800
人物
機構上周調研113家上市公司 電子等五行業受青睞
上周市場跌宕起伏,周初走出三連陽,但隨後大幅下挫,上周累計下跌0.86%。市場的大幅波動並未影響機構調研熱情,上周基金、券商、險資、陽光私募、海外機構等機構共計調研了113家上市公司。
對此,市場人士表示,機構調研是機構進行投資決策的第一步,調研公司成為其隨後布局標的的概率十分高,其調研動向值得投資者密切追蹤。
據《證券日報》記者根據數據統計發現,上周機構調研的113家公司中,11家公司機構調研家數居前,均在20家以上,幸福藍海機構調研家數居第一,為82家,金科文化機構調研家數居第二,為67家,其餘機構密集調研的9家公司分別為:華陽集團(46家)、光威複材(37家)、東尼電子(36家)、潔美科技(35家)、菲利華(31家)、大北農(30家)、久其軟件(26家)、溫氏股份(24家)和勁嘉股份(21家)。而森源電氣、深賽格、納思達、視源股份、雙匯發展、欣旺達和威華股份等公司上周機構調研家數也較為居前,均在15家及以上。
從上述113家公司行業分布來看,電子、機械設備、計算機、傳媒、化工等五大行業上周機構調研公司數量居前,均在10家及以上,分別為:16家、13家、12家、10家、10家。華陽集團作為機構調研次數最多的電子類股,近期股價超跌後,或引來反彈行情。公司是10月13日上市的次新股,從10月25日時最高價到上周五,短短一個月,累計跌幅已近30%。但公司整體基本麵尚可,主要通過控股子公司從事汽車電子、精密電子部件、精密壓鑄以及LED照明等業務,公司所屬行業的景氣度整體處於高位。
事實上,在消費電子、汽車電子、OLED、半導體、安防監控等細化領域景氣度持續高漲的背景下,機構密集調研的電子行業後市機會也受到申萬宏源、華創證券、國金證券、中信證券等多券商的看好。其中,中信證券表示,電子產業作為我國製造業升級的核心組成部分和驅動力,有望受益於技術升級、投資和消費三輪驅動,持續走強。消費電子產業鏈變革、半導體Capex加速、汽車電子化大趨勢有望繼續成為電子板塊重要驅動力,2018年是價值成長兼顧的一年,半導體等確定性風口有望成為明年電子板塊持續增長的重要驅動力。
從上述113隻個股上周市場表現來看,有38隻個股跑贏同期大盤,全誌科技(11.63%)、比亞迪(11.18%)、精測電子(10.16%)、拓日新能(8.17%)、東方網力(8.03%)、和晶科技(7.43%)、韶鋼鬆山(7.14%)、深賽格(7.04%)、立昂技術(6.72%)和中光防雷(5.44%)等個股上周累計漲幅均在5%以上。
在上述上周市場表現突出的機構調研股中,深賽格年報業績預告情況十分搶眼,或具有更高的上漲潛力。公司三季報披露,預計公司2017年淨利潤為21000萬元,同比增長95.24%。業績增長主要原因:公司於2017年一季度實施了重大資產重組工作,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的方式購買賽格集團持有的賽格創業匯100%股權、賽格康樂55%股權、賽格物業發展100%股權、賽格地產79.02%股權,2017年業績預測包含了四家標的企業的損益。
(原標題:機構上周調研113家上市公司 電子等五行業受青睞)
最後更新:2017-11-27 02:4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