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40 返回首頁    go 人物


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全球經濟治理應以開放為導向

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28日在北京表示,推動全球經濟治理改革,必須牢牢把握發展這個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應以開放為導向,在開放中分享機會和利益,防止治理機製封閉化和規則碎片化,遏製逆全球化和內顧傾向抬頭。

他是在當天財政部國際財經中心舉辦的“國際經濟治理改革:機遇與挑戰”國際研討會上做出這一表述。

史耀斌強調,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最大的發展中經濟體,中國一方麵積極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唿籲國際社會攜手並肩,相向而行;另一方麵,我們也不斷加大對多邊國際治理的支持和投入力度,在財政上承擔起了與我們能力相對應的責任。

“隨著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整體力量的上升和全球影響力的增強,發達經濟體和發展中經濟體應進一步加強溝通和協調,來攜手推動國際經濟治理體係的改革和完善。”史耀斌說。

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經濟增長緩慢且不均衡,潛在風險和不確定性明顯上升,傳統的增長動能消退殆盡,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尚在孕育。隨著經濟增速放緩和貧富差異拉大,保護主義和民粹主義抬頭,國際貿易和投資陷入低迷,多邊貿易體製發展麵臨瓶頸,一些經貿規則碎片化嚴重。在很多地區,地緣政治因素錯綜複雜,政治安全衝突和政局動蕩、難民危機、氣候變化、恐怖主義等新老挑戰此起彼伏。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席今年年初的達沃斯論壇時指出,上述種種亂象的根源,是經濟領域一些突出矛盾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其中之一,就是全球經濟治理滯後,難以適應世界經濟形勢的新變化。

史耀斌表示,我們不是要否定現行全球經濟治理體係在戰後數十年間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但是更要看到,布雷頓森林體係、多邊貿易製度安排等機製在促進全球經濟增長、減少全球發展失衡、維護全球金融穩定、推動多邊貿易進程等方麵,盡管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隨著經濟的變化,還存在這樣和那樣的缺陷,G20等新的宏觀經濟協調平台的效力和效率仍有待優化和增強。

對此,就未來進一步推動全球經濟治理體係改革,史耀斌提出三點建議。首先,對當前全球經濟治理體係進行創造性地改革和完善。中國長期致力於推動全球經濟治理改革,改革不是推倒重來,不是另起爐灶,而是要對其中不合理、不適應的部分進行調整、完善和創新,使之更能反映當今的國際經濟現實,更好服務於全球的穩定和發展,在更加公正合理的前提下,不斷提高效率與效力。

“無論世界形勢如何變化,無論中國發展到哪個階段,中國始終是全球經濟治理的積極參與者和建設性的貢獻者,這一點是永遠不會變的。”史耀斌說。

第二,牢牢把握發展這個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現在有逆全球化和民粹主義思潮,多邊主義規則和包容性增長模式必然受到挑戰。在這一背景下,我們談推動全球經濟治理改革,必須牢牢把握發展這個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以改革促發展,向改革要動力,以推動全球經濟增長和人民生活改善為目標,不斷改善全球經濟治理的代表性、公平性和包容性。

第三,積極倡導平等、開放、合作、共享的國際治理觀,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全球經濟治理改革要以規則為基礎,各個經濟體不分大小、強弱、貧富,都應平等參與,共商規則,共建機製,共迎挑戰,不搞零和博弈,更不能以鄰為壑,損人利己。

史耀斌強調,全球經濟治理應該以開放為導向,堅持理念、政策、機製開放,在開放中分享機會和利益,防止治理機製封閉化和規則碎片化,遏製逆全球化和內顧傾向抬頭。全球經濟治理應該以共享為目標,讓發展更加平衡,讓發展機會更加均等,讓發展成果得到共享。

最後更新:2017-10-30 14:33:38

  上一篇:go 吉林省水泥熟料、磚瓦、石膏板等建材行業將停產半年
  下一篇:go 太原支持房企從單一開發銷售向租售並舉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