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05 返回首頁    go 人物


特斯拉回應落地傳言,國內供應商情況最新梳理

天風證券-風馳電車

團隊成員

楊 藻/首席分析師

工學學士,經濟學碩士,2010~2011年間就職於深圳發改委新能源汽車辦,隨後先後就職於凱基證券和浙商證券,2016年8月加入天風證券,擔任新能源與電力設備組首席分析師。

李恩國/分析師

天津大學工學學士、管理學碩士,獲2016年水晶球分析師公用事業行業公募榜單第三名。七年國家電網公司跨區電網設備采購及設備質量管理經驗,2014年加入國海證券,2016年12月加入天風證券,覆蓋電力設備板塊,並覆蓋部分新能源標的。

李丹丹/助理研究員

上海社會科學院產業經濟學碩士。2016年7月加入天風證券,現為天風電力設備與新能源行業助理分析師,覆蓋光伏、新能源汽車充換電設備板塊。

楊星宇/助理研究員

英國杜倫大學碩士。2017年2月加入天風證券,曾任職於浙商證券。

正文

特斯拉中國回應上海建廠傳聞

據中國證券網報道,特斯拉(Tesla)中國23日表示,為更好服務中國市場,特斯拉正在與上海市政府探討在上海地區建設工廠的可能性。特斯拉中國還表示,到今年年底,特斯拉的國產化計劃將會更加清晰。

特斯拉落地時點正在逼近

實際上,最近兩年關於特斯拉落地的傳言一直不斷,此次特斯拉正麵回應確認傳言的真實性,提出年底會有更清晰的規劃,顯示特斯拉明顯加快了在內地市場的布局,我們推測落地時點將近。因為Model3已經開始進入產量爬坡階段,在最大電動車市場建廠事宜必須在此時提上日程。

最為利好本地動力電池供應鏈

根據我們在之前特斯拉專題報告中的測算,2018年特斯拉目標產量50萬輛,對應鋰電池需求將超過30GWh。2020年目標產量100萬輛,對應動力電池需求量將超過60GWh。如果屆時中國市場全球占比達到40%的話(目前占比15%以上),則動力電池需求量將超過20GWh,出於供應鏈安全和成本的考慮,我們相信特斯拉未來電池材料將基本實現本地化,對於電池材料供應商來說將有明顯增量。

投資建議

盡管主流車企明顯加大對電動汽車的資源投入,但我們認為特斯拉在電動汽車上的領先優勢仍將維持,無論是電池技術、設計理念、行駛數據等方麵的積累都難以被快速超越。特斯拉落地中國後,產業鏈上公司將獲得更大訂單空間。根據上市公司公告等公開消息,以及我們對於特斯拉產業鏈最深度最全麵的研究,我們篩選出以下特斯拉產業鏈標的(包含我們認為技術水平符合全球供應要求,有潛在進入可能的優質公司):

電池係統:貝特瑞(負極材料已批量供貨,NCA正極材料技術實力過硬有望供貨,子公司芳源環保公告與鬆下簽訂NCA前驅體訂單)、科達利(電池結構件,進入鬆下供應鏈),以及潛在進入者上海恩捷(創新股份,化工覆蓋)、杉杉股份(正負極龍頭)。

其它零部件:三花智控(家電覆蓋,特斯拉熱管理供應商)、宏發股份(有望為特斯拉供應繼電器)、旭升股份(汽車覆蓋)、銀輪股份(汽車覆蓋,潛在進入)

鋰電設備:先導智能(進入鬆下供應鏈)、萬好萬家(科恒股份,已進入鬆下供應鏈)

風險提示

特斯拉銷量、產能爬坡不及預期,產業政策出現調整。

風馳電車:唯一能夠Tesla產業前沿驗證、唯一一個總覽全球新能源汽車數據的英雄聯盟。天風電新/機械/海外策略。

評級說明

股票投資評級:自報告日後的6個月內,預期股價相對於同期基準指數收益20%以上為“買入”、10%~20%為“增持”、-10%~10%為“持有”、-10%以下為“賣出”。

行業投資評級:自報告日後的6個月內,預期行業指數相對於同期基準指數,漲幅5%以上為“強於大市”、-5%~5%為“中性”、-5%以下為“弱於大市”。

火眼財經轉自:天風證券電力設備新能源研究團隊;

火眼財經:中國領先的財經科技服務提供商,在這裏讓賺錢變得更簡單

最後更新:2017-10-24 19:55:43

  上一篇:go 福克斯曾經銷量不輸朗逸,如今優惠3萬,10萬能落地!
  下一篇:go 帶T回歸、配置升級,比亞迪元新增車型上市,能否挽回銷量頹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