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77 返回首頁    go 人物


釣魚不是靠打窩取勝,這幾種魚情下窩料一定要嚴格控製

釣魚第一步:投下誘餌,把四麵八方的魚聚集到某個地方

釣魚第二步:掛上釣餌,將聚集過來的魚一條條的釣上來

這樣的釣法從古延續至今,雖然形式上不斷發生改變(比如誘釣結合),但目的都是一樣的,誘魚這一階段至關重要

點擊播放 GIF/468K

但不打窩行不行?當然也可以,但在廣袤的江河中,魚的密度小之又小,要想不打窩僅靠鉤子上拇指大小的兩顆餌料去釣魚,那也確實需要不少運氣

話又說回來,任何事情都有兩麵性,物極必反大家也都知道,窩料自然也不是打的越多越好。

接下來小飛就和大家聊聊哪些情況下必須控製窩料

一:在自然水域中短時間做釣少打窩

一般來說自然水域的魚不可能像魚塘的魚密度那麼高,所以打窩是肯定需要的,尤其是針對大個體魚種

但小飛在之前的文章中也反複提到過,魚餌進窩的時間和投餌量之間的關係像是一個拋物線。也就是過了某一個點之後,你的投喂量越大魚兒進窩越慢

如果你在野河湖庫中釣魚隻玩幾個小時,建議不要打太大的窩,否則受益的隻會是下一個釣友;像釣大體型魚必須要投大窩的,建議提早幾天至一周做窩

二:麵對滑魚、老魚少打窩

老滑魚不單出現在競技池,黑坑和江河中也是存在的,麵對這種身經百戰的家夥,如果投放過多的餌料,會造成隻吃窩料不咬鉤的現象,或者直接導致魚兒受驚不進窩

三:天氣寒冷,魚兒活性差,多找點少打窩

冬天氣溫低,魚兒為了減少體力的消耗一般都躲在深水不動,此時你在近岸打多少窩也無濟於事。而且冬天的魚胃口本來就小,好不容易等他進窩了,窩料太多也會導致不咬鉤

夏天魚找人,冬天則是人找魚。通常我們都會選擇三到五個釣點,分別打上少量的酒米、麥粒,然後不停的換窩子垂釣

四:窩子裏魚的數量決定了續窩量

補窩也是在日常垂釣中經常會接觸的一個詞,意思是在垂釣的中後期往窩子裏繼續投放適量的餌料達到繼續留魚誘魚的目的,一般續窩的量肯定要比第一次打窩的量要少

除此之外,我們續窩也得根據魚情來看,大家一定要遵循兩個原則:

1、續不續窩、續多少窩都是根據釣點的魚來決定,魚越多後期補窩量一定要跟上,反過來若釣點隻有三三兩兩的幾條魚就不必再投放窩料了

2、不要等到魚散了再想起補窩這事。有的人在魚口好的時候隻顧著體驗連杆的激情,而鉤子上的那點餌料根本滿足不了底下成群魚兒的胃口,一部分魚兒便會慢慢離開,等另一部分也被釣的差不多了,再補窩就晚了

五:窩料的種類也決定了投放量

窩料按狀態分為三種:粉質、顆粒以及玉米、螺螄等硬質餌

粉餌主要是霧化、散落兩種,這種東西入水之後便會隨著水流散開,魚兒根本吃不飽,所以大量投放也不見得會死窩

顆粒雖然不像粉餌那樣入水就飄,但一般在水中也就持續三五分鍾而已,除非是不停地投放。所以打顆粒也不必擔心死窩

最後的螺螄和玉米大家就要小心了,因為這類硬質餌並不會隨著時間、水流而消失,隻有等魚兒把他吃掉。所以打太多極容易導致魚兒進窩慢,有可能三五天有可能一兩周

今天就先說這些,感謝各位的收看,我是釣魚閣小編

如果你有任何關於釣魚的問題,都可在下方留言哦

最後更新:2017-10-14 18:34:47

  上一篇:go 職業釣手經驗傳授,釣羅非魚,技巧!
  下一篇:go 掌握這3點,釣魚從此再也不散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