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
人物
掌握這3點,釣魚從此再也不散窩!
費盡心機的打好一個窩點,終於看到有魚進窩了,可在你興致勃勃還沒有上幾條魚之後,突然再也沒了訊號,這種讓你頭疼不已的現象就叫做散窩,也有的地叫窩子瘦了。
散窩的主要原因有兩個
1、環境的影響。比如突然的大聲響、凶勐魚類進入窩點等;
2、人為造成。如脫鉤跑魚、移動和放置鉤餌不當造成魚窩受驚等操作失誤。
環境影響是不可抗力的,但是人為過失是可以避免的。那究竟該如何避免呢?
首先,在布窩前,應先探明水底情況,找好釣點,然後布窩定點釣魚。當然定點也是需要訣竅的。實際垂釣時鉤餌容易偏離釣點,想要轉移則移動的時候一定要輕,將鉤餌輕輕的由原地提出水麵,再重新放入釣點。
其次,一定要看清漂訊。漂動了得原因很多,確定是魚咬鉤後,還需根據力度判定鉤餌是否進入魚嘴內,如果進了就毫不猶豫地起竿。在起竿時,需把握力度,力度過大或者起竿時出現停頓,就容易引起驚魚散窩。
正確的起竿步驟
準確起竿刹魚後,握住釣竿,觀察漁線的走向,順勢將魚帶出窩區,在遠離窩區的水域進行處理。
補窩的時候,無論用打窩器或用鉤帶補窩,應從少量開始,分多次進行。
最後,為大家總結一下打窩原則,即:輕放,少動,勤補。
最後更新:2017-10-14 18:2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