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
人物
比特幣作為貨幣的過渡形態
[華夏時報網]
冉學東
中國政府對比特幣交易痛下殺手,三家最大的交易所已經承諾限期關閉境內業務,比特幣價格在境內出現過山車行情,比特幣在大幅下跌後,上周五又開始止跌反漲,以美元計價的比特幣半日反彈800美元,人民幣計價的比特幣重新回到20000元大關,比當日最低價格上漲約32%。與此同時,比特幣在境內外的交易價格出現巨大的價差,以美元和歐元計價的比特幣,較人民幣計價的比特幣溢價至少500到700美元,國內對比特幣的嚴厲政策,讓國內投資界對比特幣的信心發生動搖。
境內外高層對比特幣的負麵言論也多了起來。9月13日,摩根大通CEO Jamie Dimon稱數字貨幣的騙局,“比鬱金香泡沫更糟糕”,並稱這不會有好結果,終將破滅。他表示,任何交易比特幣的交易員應該因為愚蠢而被解雇。第二天,摩根大通發布研報,再次對比特幣提出質疑。其認為,加密貨幣市場與欺詐性“金字塔騙局”有點相似。必須大量發展“下線”才能賺錢,每一層必須比起上一層大,傭金則大部分歸入上層。
摩根大通的言論跟其實際行動不符,事實上,摩根大通沒有停止其在歐洲交易所買比特幣ETF。納斯達克斯德哥爾摩證券交易所可以交易比特幣ETN(交易所交易債券),過去幾天以美元計價的比特幣價格暴跌,但ETN卻出來大量資金流入,目前已經較淨資產價值出現了約20%的溢價。公開資料顯示,摩根大通證券是第四大買家。
近日,前社科院金融所所長李揚就認為,比特幣就是不服務實體經濟的金融創新。“比特幣的交易,就是打著高新科技的旗號,自認可以擺脫央行、擺脫黃金,給社會一個新的定價標準和新的支付手段,促進宏觀經濟穩定發展。但事實上產生的並不是這個效果。”
他還說,比特幣不是貨幣,真正的貨幣必須幣值穩定,它的供應能夠隨著經濟增長而穩定地增長。但是比特幣不具備貨幣所必須的條件,這就危及了金融穩定,進而危及了宏觀經濟的穩定。這是中國金融高層對比特幣的一個權威表態。
比特幣市場的表現、相關權威人士的表態等,必須引起金融界的嚴肅思考,由此形成正確的監管思路。
貨幣本質是信用,貨幣是信用的載體,實物貨幣時代,比如黃金和白銀,以其實用性、裝飾性、稀有性、穩定性、便於分割等成為其信用的載體,紙幣作為信用載體是主權國家以其經濟實力和強製手段賦予的。
更早一些時候,貝殼、布、牛羊甚至香煙都可以成為貨幣,說明貨幣跟實物沒有關係,貨幣的發展曆史表明,隨著人類科技水平的增強,貨幣在逐漸擺脫實物的束縛,體現信用的特點,到了比特幣時代,就更為完美地體現了貨幣的特質,隻不過它的信用是基於技術所形成的大眾的共同信任。
但是筆者認為,比特幣絕對不是未來貨幣的終極形勢,甚至作為過渡形態也可能很短暫,僅僅被犯罪分子拿來作為洗錢通道這一項就讓它很難長期生存。但是未來人類貨幣的選擇肯定也不是目前的主權信用貨幣,比特幣作為一個必要的過渡,必然會進化到更加高級的形態。
這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當今世界央行對於貨幣紀律的破壞,把發行貨幣作為對內創造貨幣刺激經濟,對外壓低幣值,從而刺激出口的唯一法寶,這樣的模式必然不可持續,這導致比特幣這樣的貨幣過渡形態在交易市場上大幅動蕩,主權信用貨幣發行過多才導致了比特幣價格的震蕩,而並非僅僅比特幣本身。
從這一點來說,中國央行成立數字貨幣研究機構,加大對數字貨幣研究的投入不可謂是較有遠見的舉措。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冉學東
查看更多華夏時報文章,參與華夏時報微信互動,公眾號:chinatimes
最後更新:2017-10-08 03:39:40
上一篇:
知情人透露:比特幣平台負責人暫時不得離京 配合調查
下一篇:
再遭警告!國際清算銀行:比特幣恐威脅金融係統穩定性
矽穀大佬:比特幣既像黃金又安全 被低估巨大潛力
比特幣價格衝擊6000美元後轉跌 5700美元或成價格支撐
巴菲特:比特幣是真正的泡沫,它無法創造價值
比特幣場外交易監測報告:場外交易份額從5%上升至20%
國家互金專委會發布《比特幣場外交易監測報告:三家場外平台兩周交易額達6.8億元》
共享晚報:巴菲特狠批比特幣,稱其為真正泡沫;PayPal聯合創始人:比特幣像一種儲備貨幣;穆迪報告:區塊鏈和加密貨幣威脅遙遠可期
比特幣買房成為現實,紐約、迪拜等5大城市開創先河
比特幣逆勢上揚後,騙子偽裝成銀行想空手套白狼!
比特幣價格不像鬱金香狂熱的5個原因
眾多“專家”看空比特幣,比特幣真的是“泡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