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678 返回首页    go 人物


支付宝如何与微信支付贴身肉搏?这篇文章终于讲清楚了!

本文字数:3543|预计5分钟读完

移动支付正进入下半场,面对竞争对手高频社交的压力,支付宝如何稳住市场占有率?在接受《21CBR》采访时,蚂蚁金服副总裁袁雷鸣向我们揭晓了支付宝的攻防战术。

10月24日,蚂蚁金服在杭州宣布面向小商家提供“多收多赚”系列服务:在小商家收钱码基础上,提供包括多收多免,多收多赊、多收多贷、多收多得、多收多保等服务。

“收钱码”是蚂蚁金服在今年2月,针对小微商家推出的账单管理、顾客管理系统及多维服务(包括但不限于金融)的平台,简单来说,小微商家使用的收钱码的交易笔数越多,经营越稳定,所获得蚂蚁金服相关服务的贷款授信额度可能越高。

目前,收钱码全国用户达到3300万。这群难以被传统金融经准确的人群通过“支付”多了一条享受金融普惠的途经,同时也可能成为消费者(他们的顾客)使用支付宝支付的巨大推力。

微信以高频社交带动线下支付的策略,曾给支付宝较大压力。2016年,支付宝做了诸多提高用户打开、使用频次的尝试,包括构建关系链,上线生活圈,但这些尝试效果甚微,甚至有所争议。

来源:微信支付官博

蚂蚁金服在2017年1月的战略梳理后确定:要回归到集团扶持小微商家的本职。支付只是小微商家做生意的一环,他们需要的是在外部资源的帮扶下,有效运营与成长。

其实支付宝没必要在单维高频的层面与对手厮杀,利用集团内部资源协同与多维服务,给用户提供支付增值才是竞争根本。

因此,“多收多赚”计划的发布一方面是集团服务小微商家的延续,也宣告了支付宝在线下支付的新引擎。

在“多收多赚”计划发布之前,蚂蚁金服副总裁袁雷鸣接受《21CBR》访问,详解蚂蚁金服如何把支付与服务深度结合。

以下为访谈概要:

多维驱动力

去年,应该说是线下移动支付大面积普及的元年,连去煎饼摊买个煎饼都能扫码支付了——这个市场发展多快,已经有目共睹。整个行业在线下支付层面的发展,应该说也超过了我们的预计,甚至让我们有焦虑感。

那时,我们内部看到,一个应用的低频高频是相对而言的,比如你很难说用户打开支付宝的频率低,但相比几乎随时开着的社交工具,确实就不够高频了。

今年1月份,蚂蚁金服重新思考,我们重点讨论了线下移动支付的下一步,到底应该怎么走。

我自己的感受是,一个公司像一个人,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劣势。一个人成年后,尤其到了一个比较成熟的时候后,要改变自己,真得很困难。

相比取长补短,扬长避短,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去赢得客户是最重要的,而不是看到别人做的好地方,单纯的模仿和学习。

所以我们重新梳理了支付宝的核心优势,总结下来,其实就是背靠蚂蚁金服的多维服务能力。

单纯面对消费者层面,我觉得我们有两个地方做的不错:第一是个人理财服务余额宝,如今有超过3亿的客户群体;第二就是个人消费信贷产品花呗,花呗的用户数量也超过了1亿。

很多消费者能够感知并且使用余额宝进行支付,或者在线下使用花呗消费,用户喜欢这些服务,也在接受服务过程中积累了自己的信用。

如是,通过类似核心优势产品的有机结合,来促进消费者使用支付宝完成线下移动支付,应该是更有效的普及方式。

如果说在移动支付的普及阶段,可以通过补贴、优惠这些来推动消费者使用的话,那么在C端教育完成,市场增量已经有限后,再拼补贴、拼优惠就不可持续了,必须找到新的市场和服务切入点。

除了消费场景,在很多公共服务领域,移动支付的普及也非常快。比如在武汉,通过与相关政府部门的合作,在长江过江做轮渡时,能直接使用支付宝内置的电子车票功能。

在当今消费者出门很可能身上不爱带现金的时代,这种免除找零麻烦的服务确实极大地方便了他们。

总体而言,如果说我们确立了什么新的方法论,就是在放弃了在单一服务维度,进行频次发力的路径,转变为通过多维度的服务,特别是阿里生态、蚂蚁生态更擅长、更好服务客户的地方,把这些服务串联起来,让消费者一次刷码消费。其实后台已经经历了多重复服务的流转,对他自己是有增值的,这对消费者来说,可能比“习惯”更有驱动力。

转账的痛由账单解决

对很多人来说,提现的手续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对另外一部分人来说,网络提现手续费可能就是他们最在意的地方。

我们在梳理战略的时候,问了自己一个问题:移动支付发展这么快,有没有一部分群体,他们仍然有诸多痛点没得到解决?或者他们的需求没得到关注?

我们把这个群体锁定在小微商家。

今年8月,欧阳靖和T.T.为支付宝创作出了一首《无束缚》MV品牌广告

去年年底,我们有听到一些用户的抱怨,说在线下很多地方不能用支付宝支付。

数据显示,在一些大商户,比如麦当劳,肯德基,包括一些连锁便利店,商超,支付宝的普及率还不错,那为什么用户还抱怨用不了支付宝呢?

调查显示,他们抱怨的地方其实在那些小微商家,甚至是没有固定地点的流动商贩,比如买个煎饼。

这些商贩一般来说年纪比较大,不会主动用支付宝,线下收款的源头大多从先安装了社交软件和家人联系开始,另一方面,说明我们工作还是不到位。

有心的消费者可能会注意到,支付宝里“收钱”功能是在今年2月底改版前才在首屏上的一级菜单有露出,过去要在加号里找。

原因是我们以前确实不够重视,把它作为“转账”功能而不是支付功能对待。大商户有专门用来收款的设备与系统,但对这些“不正规”的商家来说,零门槛“转账”才是对他们而言最方便的功能,这在过去,是我们的盲区,我们没有服务好他们。

反过来看,在我们如今拼抢消费者的时代,如果抓住这些商家,推动他们使用支付宝,继而带动消费者使用,是不是事半功倍呢?

我们新产品和服务的思路就从这些小微商家的痛点开始:普通消费者可能意识不到,对商家来说,“转账”功能是有痛点的,比如个人资金和生意资金都在一个账户流动,每一笔生意如果不单独记账,那最后统计起来会非常麻烦。

对大商家来说,除了记账外,还要求便于管理,要了解用户数据,甚至琢磨如何维护客户,把客户导流到自己的线上店。简单来说,支付其实只是店家与客户发生联系的一环,他们的基础需求其实是围绕支付的客户管理及运营。

以此思路,我们设计了收钱码。

收钱码是一个籍由商家申请而生产的二维码,由收钱码产生的交易会在用户的支付宝里,拥有一个独立的账单和数据分析系统:每一笔生意,商家可以一目了然,甚至可以借助我们的数据分析系统,了解自己的客户构成与消费习惯。

重要的是,不论收钱码生成还是交易金额体现,都完全免费。

高举低打

收钱码最一目了然的功能是账单和客户管理,但如前述,我们要提供多维服务,那么其必然是一个连接各种服务的平台。

对小商家来说,除了交易和客户管理:供应链、供应链金融、信贷、资金流动与储蓄其实都是过去没有得到很好关注的需求。

比如这些小微商家的进货渠道很有限,我们通过收钱码给他开通了同阿里集团1688(阿里的线上批发市场)的对接。

对小微商家最有价值的部分其实不是进货渠道的拓展,而是“赊销”,这功能相当于商家的“花呗”,先进货,一个月后再还款。除赊销外,小微商家还可以通过收钱码的运营获得信贷额度,得到蚂蚁金服的信贷服务。

针对小微商家的信用和风险评估一直都是业界的难题,因为传统的资产抵押方式根本行不通,我们便做了一个“多收多贷”的创新,即把商家客户——C端的数据纳入到风控模型中。

简单来说,如果活跃用户越多,质量越好,商家的经营就越有持续性。

原本个人在支付宝里的沉淀资金可以放到余额宝中,还能直接对接消费,十分方便。但小微商家的资金流动要求很高,额度也大,所以我们又针对商家设计了余利宝,除了不能对接支付外,可以理解为商家版的功能增强型余额宝。

到目前为止我们大概建立了有100多个风险模型,去专为线下商家场景去建设,其中涉及到的风险阀值大概有3000多个指标。

所以说这个是一套在原有基础上,为商家线下场景特定的授信模型,我们这样做的一个最终的结果是通过数据去还原真实的线下商家的一个真实行为,给他们提供更好的信贷服务。

“收钱码”看上去简单,背后其实已经牵涉到整个蚂蚁金服的资源,已经属于集团战略,为此,我们在战略会后,成立了专门的事业部来做这件事情,为了最大限度保证集团内部资源的协同,部门和其他部门联动。

在集团内部,服务小微商家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而在实际执行中,我们也必须沉得下去。

比如在短时间内,让那些四五十岁的小商家安装支付宝,绑卡认证根本不现实。

所以设计这个产品时,我们就确定了真正零门槛的思路:甚至都不需要用户安装支付宝APP,用客服电话或者询问我们的服务商,我们就能帮助他们生产一张二维码,并免费给他们邮寄过去。

小商家提现免费服务的截止期本来是2018年3月,但我们决定延期至2021年3月31日,对于小商家服务和移动支付推广,都将是一项长期战略。

本期编辑:邱月烨、李惠琳

本文版权归21CBR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以任何形式使用。

最后更新:2017-10-24 19:50:00

  上一篇:go 支付宝,免费帮你设计海报?
  下一篇:go 防盗防骗!打开手机这个隐藏功能,你的微信、支付宝再也不会被盗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