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28 返回首頁    go 人物


資源大省三季度報告: 新舊動能轉換 資源大省轉型推力加速

目前,各地經濟三季度數據和A股上市公司三季報已經披露完畢。

21世紀經濟研究院分析師選取了山西、寧夏、遼寧、甘肅、河北、吉林、新疆和雲南8省區為樣本,對2017年前三季度資源大省的經濟表現情況進行分析。

這些地區一個共有的特點是,在工業領域煤炭、鋼鐵或有色金屬的占比較大,同時也是最近兩年“去產能、調結構”的主要實施地區。

過去,這些以煤炭、鋼鐵、有色金屬等資源型產業為主的地區,經濟增長主要依靠資源品的開采與加工。而在調結構去產能的背景下,資源大省的經濟轉型成功與否,是中國經濟能否持續向好的關鍵。我們觀察資源大省的表現,也是對於中國經濟增長方式的一次“管中窺豹”式的洞察。

七省區工業波動較大

資源型地區轉型,新舊動能轉換是關鍵。

21世紀經濟研究院分析師注意到,今年以來資源大省調結構成效進一步顯現,非煤行業開始成為工業增長的新動力,除戰略性新興產業保持穩定發展勢頭外,傳統產業中的新動能也在逐步累積增加。

就上述8省區情況看,2017年工業增加值同比增幅高於全國平均值的有三個地區,即山西、寧夏、雲南。若進一步對比2016年前三季度的情況,可以發現僅寧夏保持了高於全國的增速,而其他地區則出現了較大的波動。

與2016年相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出現上漲的地區有遼寧、寧夏、山西、新疆和雲南。其中,山西和遼寧均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表明作為傳統的資源大省,兩地正在逐步走出過去幾年的工業增速低穀。

甘肅省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出現下滑,從2016年同期的5.9%下降了-1.2%,降幅達到了7.1個百分點。

甘肅省共有6家上市公司屬於資源類企業,包括靖遠煤電酒鋼宏興等。就上市公司業績看,前三季度這些資源類企業的淨利潤平均增幅達到了472%,顯示了業績的大反轉。在這個背景下,甘肅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依然出現下滑的狀況。

21世紀經濟研究院分析師認為,長期以來,甘肅省重工業比例過大的因素,或是拖累工業經濟的主要原因。從該省工業結構看,石化、有色、冶金、機械、電力、煤炭、建材和食品等傳統產業工業增加值,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比重超過80%。

甘肅如何發展新經濟,促進工業結構調整,或是該省下一步經濟工作的重心之一。同時,從目前表現看,甘肅要完成今年7%的工業增加值增長目標,或存在較大難度。

雲南新動能持續發力

同樣是位於西部的資源類大省,雲南工業經濟表現和甘肅不同。前三季度雲南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出現大幅度上漲,從2016年同期的3.8%上漲到9.3%。

雲南省的資源類上市公司共9家,除雲煤能源外,2017年前三季度的淨利潤同比均快速增長。總體而言,9家上市公司為20.93億元,淨利潤增幅同比達到305%。其中,淨利潤同比增長最高的為鉛鋅生產企業馳宏鋅鍺(600497.SH),淨利潤同比增長1105.91%,其主要原因是受鉛鋅原材料價格上漲。

21世紀經濟研究院分析師注意到,就雲南省而言,占該省工業比重最大的行業為煙草製品業。2016年,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35.3%的煙草製品業,受消費需求減弱、禁煙控煙等因素的影響,增速同比出現下滑,從而帶動該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下滑。

2017年前三季度,雲南省煙草業的降幅較2016年同期收窄約7%,成為該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的重要原因。

此外,受資源品價格上漲影響,雲南省的有色金融、煤礦企業的業績回升,也推動了本省工業經濟的進一步複蘇。

同時,與煙草、資源類企業的業績複蘇相比,雲南省工業經濟的一個新趨勢是新動能的持續發力。在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3%的同時,雲南省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長135%,醫藥製造業增長18.8%,汽車製造業增長39.6%。這些新興產業增速均明顯高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

新興產業成重要動力

遼寧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出現大幅度反轉,從2016年同期的-11.1%縮窄到-1.8%。其中8月、9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分別為1.9%、4%,為2014年9月以來的首次轉正。

21世紀經濟研究院分析師認為,這或表明東北地區的工業經濟正在走出低穀。推動遼寧工業增加值大幅度反彈的原因是什麼?

資源類價格的上漲,是關鍵之一。前三季度,在遼寧原煤產量同比下降12.2%的情況下,其煤炭類上市公司業績出現了大幅度增長,如紅陽股份的淨利潤有255%的提高。與煤炭企業相似,鋼鐵類上市公司業績也有所增長,鞍鋼股份淨利潤同比增長236%。

根據遼寧省統計局的數據,轉型升級重點行業增長較快。前三季度,遼寧規模以上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1倍,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長69.9%。

同時,工業新產品較快增長。前三季度,遼寧光纜產量增長59.5%,太陽能電池(光伏電池)產量增長16.7%,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15.8%,作為遼寧新經濟代表之一的工業機器人,其產量增長15.2%。

煤炭大省山西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速達到7.7%,較2016年同期下降0.1%相比,出現了較大的反轉。

21世紀經濟研究院分析師注意到,在山西經濟“去煤”的背景下,其非煤產業開始成為工業增長的主動力。前三季度,山西規模以上工業中,非煤產業增加值增長8.9%,高於煤炭產業增長6.1%,兩者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64.8%和35.2%。

與此同時,前三季度山西省煤炭類上市公司的業績出現較大程度反彈。這是否意味著,山西省經濟增長依然依賴於煤炭業?

21世紀經濟研究院分析師進一步研究後發現,前三季度,在煤炭出廠價格同比上漲40.6%的背景下,山西16家煤炭類上市公司中,除永泰能源三季度淨利潤同比出現10%的降幅外,其餘公司業績均出現大幅度的增長,平均增速達到370%,顯示了2017年前三季度煤炭行業極高的景氣程度。淨利潤方麵,上述16家煤炭類上市公司的淨利潤達到了104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地區生產總值、工業增加值增速是按可比價格計算,需要扣除價格因素。因此,在扣除價格因素後,山西的煤炭工業增加值僅增長6.1%。這一數據低於山西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7.7%的增速,表明山西經濟“去煤”的成效顯著。

21世紀經濟研究院分析師發現,山西戰略性新興產業已經成為亮點。其增加值增速為8.5%,不僅高於山西煤炭工業6.1%的增速,也快於全省工業增速0.8個百分點。其中,新能源汽車產業增加值增長3.2倍,高端裝備製造業增長72.0%,新材料產業增長12.9%,生物產業增長8.9%。

(原標題:資源大省三季度報告: 新舊動能轉換,資源大省轉型推力加速)

最後更新:2017-11-15 06:34:04

  上一篇:go 年關將至保牌大戰又打響 55家*ST公司誰能涅槃重生
  下一篇:go 債市承壓機構神經緊繃:國融證券“債事”傳聞真相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