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
機器人
攜程梁建章北大演講:人工智能無法取代人類進行創新
全天候科技是華爾街見聞發起的原創科技新媒體,悅讀更多請登錄我們的網站www.awtmt.com,或關注我們的公眾號“全天候科技(iawtmt)”、“新金融見聞(AWFintech)”。
近日,攜程聯合創始人、執行董事會主席梁建章出席了在北大斯坦福中心舉辦的“CEO北京創業主題派對”,並發表了題為《人工智能如何影響創新》的演講。
梁建章認為,在可預見的未來,人工智能可以加速計算和驗證,輔助人類進行選擇參考,但無法觸及創新的本質——主動提出問題,因此無法取代人類進行創新。
會上,梁建章不僅分析了創新的本質、人工智能改變創新的方式,更否認了人工智能將帶來失業危機。
創新的本質是嚐試不同組合
在梁建章看來,創新就是嚐試不同組合。這個組合可以是微觀上不同原子的組合、新材料乃至研製新產品,而宏觀層麵則涉及到不同流程、組織形式和商業模式的組合。
他將創新的過程分為四個步驟:
一、提出問題;
二、解決方案搜索空間;
三、啟發式搜索算法;
四、測試和找到解決方案。
人工智能改變創新的方式
梁建章認為,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更適合幫助人類完成一部分創新步驟。
例如創新的第四步——測試和找到解決方案,一旦要測試的材料確定了,機器人可以代替人,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地來做實驗來提高效率;第三步啟發性算法也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來加快研究進度。例如將不同材料的發光屬性分析和組合,說不定就能比愛迪生更快地發明電燈。
但是,更前置的創新步驟對人工智能而言就非常困難了。在與人類的需求密切相關的前提下,AI也很難準確理解需求並代替人類做出選擇;如果要讓人工智能提出問題,就需要AI理解人的生理和社會的需求。梁建章認為,至少在可預見的未來,人工智能很難取代人類提出問題。
人工智能不會帶來失業危機
梁建章認為要從需求和供給兩方麵看創新。從需求方麵看,微觀的創新效率在提升,因此,創新需求仍然會很旺盛。但從供給方麵看,宏觀和應用類創新仍需要大量人力資源投入。所以,人工智能不會帶來失業危機。
梁建章說:“創新實際上需要越來越多的知識,需要越來越跨界,但是好在我們有更好的工具,就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不能完全取代宏觀的、跨界的人類知識的作用,但是它在微觀的、在搜索、在測試方麵,它可以大幅度提高人類創新的效率。”
最後更新:2017-08-28 15:4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