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35 返回首頁    go 機器人


終將有一天,人工智能會取代時尚設計師

像很多個陽光燦爛的下午一樣,時裝設計師Romi懶散的坐在新天地湖濱大道的星巴克,觀察著往來穿梭的人群。她選擇二樓沿著外牆的小桌子,這裏安靜,光線柔和,人流密集。整整3個小時,她的咖啡沒有喝過一滴,卻在ipad畫下了近百頁記錄。她有些憔悴,直到一個穿著深藍色小禮服、跨著Michael Kors肩包的女士匆匆走過,她才長長的舒了一口氣,在ipad上劃了一個大大的勾。

“It proves. 數據分析今年春夏會流行這個色彩,基本得到驗證。”Romi是中法混血兒,2015年從法國回來從事時裝設計行業,有自己的工作室。把一下午的觀察發給了同事,Romi收起電腦,說了一句隻有時尚界才能領會的玩笑,“It’s actually cerulean。”

和別的設計師不同的是,Romi的專業是人工智能領域。但是在時尚之都巴黎,時尚和科技也是緊緊結合在一起的。Romi和她的團隊,通過采集各種數據,指導設計團隊,甚至預測流行。

近年來,Romi明顯的感到了來自美國、日本甚至國內團隊的競爭,因此把工作室搬到了上海。

五年前,國內服裝行業對大數據就有一些應用。馬雲最崇拜的人,優衣庫創始人柳井正,幾年前就是中國企業家們學習的偶像。優衣庫通過數據洞察,管理庫存和動銷,把優衣庫推向了服裝行業的巔峰。國內的品牌韓都衣舍,利用淘寶數據天然的優勢,穩坐行業第一把交椅。

然而,無論是優衣庫還是韓都衣舍,時尚界並不認為他們是時尚。一直以來,時尚是小眾的,創意的,藝術的。

“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謬誤,是我們擔心的地方,但也是機會。”Romi解釋她剛才關於藍色的時尚界的經典老梗,It’s actually cerulean,出自電影《穿普拉達的女魔頭》,這段對白很好的詮釋了時尚是如何流行的。

劇中,時尚雜誌主編米蘭達看到實習生安迪隨意穿的藍色毛衣後說,“它其實是深藍色。時尚大牌Oscar de la Renta 推出一係列深藍禮服,接著聖羅蘭設計了深藍外套係列,隨後藍色很快風靡百貨公司專櫃,然後往下延伸到休閑服專櫃,最後,你在時尚的潛移默化下,選擇了這個色彩。”

時尚雖然藝術,但是絕對是有邏輯可循,有數據可追蹤的。在大數據被多個行業驗證、人工智能日新月異的時代,時尚科技,變成了一個非常前衛的概念。

成立於2011年的矽穀時尚電商公司Stitch Fix,已經銷售額突破50億人民幣,並且連續三年盈利。這家時尚電商公司,靠的是75名數據科學家,分析用戶的消費行為,預測他們的喜好,給他們預先郵寄品牌、奢侈品服裝,用戶收到後,不想買、不滿意可以退貨。雖然退貨率可想而知高於其他電商,但是實現50億銷售並且盈利,充分說明了數據分析在時尚行業的價值。

另外一家更早期的美國公司,Taste Analytics,是時尚行業的純數據公司。他們利用強大的非結構化數據分析能力,比如對社交媒體的文本的分析,來預測某款產品、或者某個品類的趨勢。這一服務能夠幫助時尚行業快速反應,並且指導產品設計思路。在InnoBrand 2016華麗集品牌創新大賽上, Taste Analytics 突出重圍,成為了決賽圈唯一一個純科技品牌。

國內的數據公司也在時尚科技方麵有所突破。北京中關村向來和時尚毫無關聯,但是村裏的IT男張宇發現大數據在時尚方麵的應用前途無量。張宇是一個大數據公司博曉通的核心技術骨幹,2015年開始主導公司在時尚流行趨勢方麵的產品研發。張宇發現,時裝設計師或企業通常通過翻看大量的流行時尚內容和專業的時尚預測報告,比如時尚雜誌、時尚新聞、時尚活動、T台秀場、頒獎慶典等內容,來設計下一季的時尚產品,發現最新的流行熱點和時尚元素,而這些內容在互聯網上大多數有跡可循。

因此他帶領公司的程序員為時尚界開發了一款大數據分析產品和解決方案,結合中國的特色,這個方案可以追蹤影視作品爆款類文章和明星時尚博主穿搭類文章,然後進行分析統計,來預測可能成為“爆款”的明星產品。“說不定還能和時尚公司聯誼,幫助程序員解決個人問題。”張宇對自己的方案非常得樂觀。

當下時尚科技的發展,時尚和大數據、人工智能的結合,證驗證了Romi幾年前的擔憂。時尚雖是藝術,但是並非沒有邏輯可言;至少,正如10年前的電影《穿普拉達的女魔頭》中的對白所言,一個顏色的流行,完全是有軌跡的,那麼在我們這個互聯網時代,這意味著可以被追蹤,可以被預測。

在紐約,時尚技術孵化器New York Fashion Tech Lab已經做到了第四期,孵化器由眾多時尚零售商和技術創業者聯合創辦於 2013年,坐落在高大上的曼哈頓聯合辦公空間 Spring Place。孵化器的資金來自紐約時尚大腕們,包括J. Crew ,梅西百貨,Bloomingdale百貨, Kohl百貨和時代公司,意在尋找能改變時尚行業的科技。孵化的科技集中在數據分析和預測、可視化營銷、虛擬購物等多個方麵。

日本前不久,甚至出現了以時尚科技為主題的峰會。參會的包括了很多時尚界的名人。

日本一家時尚APP公司的創始人金山裕樹指出,時尚設計師與機器合作共事的時代或將在不久後實現。無獨有偶,他的觀點與美國《WIRED》雜誌創始人 Kevin Kelly 的觀點一致。

常年混跡於上海新天地、北京星光天地的Romi,最近開始往中關村、後場路這樣的地方奔波,為的是和張宇這樣的IT男聊一聊。“可委屈本仙女了,哈哈哈哈,”Romi笑著說,“但是我可不想失業呀。”

歡迎加微信joeycidic與作者交流

最後更新:2017-08-23 10:31:14

  上一篇:go 人工智能對於傳統產業是替代還是互補?
  下一篇:go 人工智能停車場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