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
机器人
人工智能走到后面,或将依靠用户的爱来实现深度体验
因为是做内容的,那今天就从内容角度来给大家聊一下目前的智能音箱。当然,其他方面不谈,也不能不懂装懂?好了,直接进入主题,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以前有一款软件叫小黄鸡,它的体验跟现在的智能音箱挺像,虽然只能聊天。
个现在的智能音箱通过语音识别、输出文字,然后根据文字再进行反馈。小黄鸡只能让用户打字跟它交流,但是说实话,对话体验上都没啥区别,甚至当前智能音箱的体验还不如小黄鸡。只是,这个小黄鸡一开始也是个智障APP,后来经过无数的网友一起调教,后面变成了一个黄段子鸡。
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微软小冰在脸书上一天变法西斯的情况,中国的小黄鸡只是变成了一个黄段子大师,这充分说明了中国网民的可爱。要黄段子,不要战争。
毫无疑问,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到智能音箱一旦面向公众,它就会失去控制,从而变成一个被随意蹂躏的人设。由于我最近在用小米AI音箱(米粉习惯唤作小爱同学),在实际操作中小爱同学有一个调教的功能,可以训练输入一些对话,所以我做了一些奇怪的对话。
那么,就拿我个人做一个例子。我就为自己的AI音箱附加了自己的个性,而这些东西会经过核审之后放到所有人的小米AI音箱上面,当小米AI音箱最后正式售卖的时候,它就是一个由很多人调教出来的作品。
姑且把它看做一个IP的话,小米AI音箱即是一个集体创作的IP;同时,它的成长不仅仅是工程师的事情,也不仅仅是数据量大了之后识别率优化的问题,相反则是小米AI音箱成为了一个人心血的结晶。
这些调教不一定每个都有结果,需要核审才能加入数据库,但都可以留在本地数据库里面。大家可以想象一个人,对于自己调教了一整年的人工智能会有什么样的情况。人类自己生孩子教他说话也不过如此了吧。
所以,我觉得人工智能的体验走到最后,靠的是用户充满爱的调教来走向最后;甚至可以猜想,到时候人工智能会有各种各样的人设体验来提高用户的代入感,厂商们也会根据大数据对用户进行分类,经过短时间的使用就可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进一步来说,从智能音箱开始,用户不再是公司说啥是啥的消费者了,而是产品的一部分,并深度参与产品的研发。因此个人认为,人工智能走到后面,深度体验靠的是其用户的爱。
(文/知乎@学写作的丧失,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最后更新:2017-08-30 04:3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