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01 返回首頁    go 機器人


人工智能走到後麵,或將依靠用戶的愛來實現深度體驗

因為是做內容的,那今天就從內容角度來給大家聊一下目前的智能音箱。當然,其他方麵不談,也不能不懂裝懂?好了,直接進入主題,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以前有一款軟件叫小黃雞,它的體驗跟現在的智能音箱挺像,雖然隻能聊天。

個現在的智能音箱通過語音識別、輸出文字,然後根據文字再進行反饋。小黃雞隻能讓用戶打字跟它交流,但是說實話,對話體驗上都沒啥區別,甚至當前智能音箱的體驗還不如小黃雞。隻是,這個小黃雞一開始也是個智障APP,後來經過無數的網友一起調教,後麵變成了一個黃段子雞。

我們可以回憶一下微軟小冰在臉書上一天變法西斯的情況,中國的小黃雞隻是變成了一個黃段子大師,這充分說明了中國網民的可愛。要黃段子,不要戰爭。

毫無疑問,從這些現象可以看到智能音箱一旦麵向公眾,它就會失去控製,從而變成一個被隨意蹂躪的人設。由於我最近在用小米AI音箱(米粉習慣喚作小愛同學),在實際操作中小愛同學有一個調教的功能,可以訓練輸入一些對話,所以我做了一些奇怪的對話。

那麼,就拿我個人做一個例子。我就為自己的AI音箱附加了自己的個性,而這些東西會經過核審之後放到所有人的小米AI音箱上麵,當小米AI音箱最後正式售賣的時候,它就是一個由很多人調教出來的作品。

姑且把它看做一個IP的話,小米AI音箱即是一個集體創作的IP;同時,它的成長不僅僅是工程師的事情,也不僅僅是數據量大了之後識別率優化的問題,相反則是小米AI音箱成為了一個人心血的結晶。

這些調教不一定每個都有結果,需要核審才能加入數據庫,但都可以留在本地數據庫裏麵。大家可以想象一個人,對於自己調教了一整年的人工智能會有什麼樣的情況。人類自己生孩子教他說話也不過如此了吧。

所以,我覺得人工智能的體驗走到最後,靠的是用戶充滿愛的調教來走向最後;甚至可以猜想,到時候人工智能會有各種各樣的人設體驗來提高用戶的代入感,廠商們也會根據大數據對用戶進行分類,經過短時間的使用就可以獲得更好的體驗。

進一步來說,從智能音箱開始,用戶不再是公司說啥是啥的消費者了,而是產品的一部分,並深度參與產品的研發。因此個人認為,人工智能走到後麵,深度體驗靠的是其用戶的愛。

(文/知乎@學寫作的喪失,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最後更新:2017-08-30 04:35:58

  上一篇:go 以後,機器人給你做骨折手術!傷筋動骨3天就能下地走!
  下一篇:go 人工智能時代來臨,人類會全麵失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