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79 返回首頁    go 機器人


全球首富拋出“機器人征稅”方案 到底是否可行?

全球首富拋機器人征稅說法

到底是否可行?

隨著人工智能革命的到來,就業與財富分配也會有驚人的改變。人工智能出現高速商業化發展,逐漸替代人類進行智慧勞動。但如果機器人取代了工人們的工作,那麼它們是否“一視同仁”,需要和工人一樣要征稅呢?

2017年2月,全球首富、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曾在訪問時提出,如果將來機器人取代了工人的職位,那麼他們創造的同等勞動所得也應該征稅。他提出對“機器人征稅”的原因是試圖通過強調稅收調節來遏止自動化過快的發展,從而減低自動化對一些行業的衝擊。

比爾.蓋茨提出了機器人征稅方案

向機器人征稅,這樣一個天馬行空的想法,蓋茨並不是第一個。據媒體報導,歐洲早在2017年初針對一項機器人的法案進行投票,其中就包括一項向機器人擁有者征稅的提案,用於資助工人因為機器人而失業的職業訓練。但法案在396票反對,123票讚成之下被駁回。

從票數方麵,反對人數差不多是讚成人數的三倍。反對人士認為這樣會阻礙技術創新,也有人覺得這是一種“保護主義的做法”。此外,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也強烈反對向機器人征稅,認為這樣會降低機器人行業的競爭力,不利於人工智能的發展。就連美國前財長、奧巴馬政府經濟顧問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還稱蓋茨是被“徹底誤導”了。

機器人征稅遭到各方反對,認為會阻礙科技創新

雖然許多人都擔心自己的工作會被機器人所取代,但是機器人不容小覷的生產力確實能促進全球經濟發展,讓人類變得更富有。據谘詢公司普華永道發布的報告中指出,全球經濟總量可能在2030年之前增長14%。或額外增加15.7萬億美元。

許多人擔心機器人將會取代他們的工作

此外,據報告預計,中國將會是從AI發展中受益最多的國家。到了未來2030年,AI將會使中國GDP比現有水平提升至26.1%。報告還指出,製造業對中國經濟極為重要,如果中國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去進行產品生產,那麼將會在製造業獲得巨大飛躍。但據中國稅務學會學術研究委員會副秘書長焦瑞進指出,因中國仍處於發展中國家階段,因此不適宜對機器人征稅。

中國仍處於發展中國家階段,因此不適宜對機器人征稅

名物理學家霍金曾在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GMIC)上指出,“人工智能一旦脫離束縛,人類將無法與之競爭,並且被取代,這將給我們的經濟帶來極大的破壞。”其實,即使在機器人征稅這個想法看似不切實際,但體現了AI技術的成熟非多個行業從業者帶來焦慮。

作者:劉雅文

編輯:吳雅琦

最後更新:2017-09-01 01:11:59

  上一篇:go 人工智能第一龍頭沉睡2年,中報預增300%,有望成九月新妖王
  下一篇:go 機器人分論壇頂尖“智者”交鋒,各行業齊發力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