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5
機器人
人工智能未來將去何方,消費級視頻會成為大趨勢麼?
2017年屬於人工智能的時代已經開啟,無論是在技術領域的突破,還是商業層麵上的“成功”。無數人都在猜測,人工智能的未來將去何方?
AI、智能作為技術進步的必然結果和商業世界中一個新的元素,已經從構建基礎到初步成型,國內外人工智能技術在諸多方麵都有了突破性進展,已經開始在越來越多的行業引發越來越多的「化學反應」。距離“人工智能”這個名詞的誕生已經有60年,並且在上個世紀60年代和80年代相繼迎來了兩個紅利期。按照這個說法,2017年前後很可能是人工智能的第三個紅利期,更重要的是,資本對人工智能表現出了從未有過的青睞。
CB Insights在最新發布的《人工智能全局報告》中提到,在過去5年,人工智能初創企業收到的融資,保持了持續增長,融資總額超過149億美元,總交易量達到2250筆,並且有越來越多的巨頭參與了AI人工智能領域競賽,如2017年5月,蘋果以2億美元價格收購了Lattice Data公司;Facebook最近收購的2家公司分別來自白俄羅斯和瑞士;微軟最近則收購了一家人工智能個人助手公司和一家交談AI公司。科技巨頭上演的AI智能競賽已經非常激烈。無論是依靠自身力量建立人工智能團隊,還是通過收購、並購的方式獲得相應的研發能力,越早重視人工智能,越早擁有人工智能技術力量,就越容易掌握未來競爭。
人工智能整個行業的春天已經來到,這是不爭的事實。根據騰訊研究院近日發布的報告《中美兩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全麵解讀》,中國人工智能企業數量為592家,競爭的激烈程度可見一斑。新零售、新造車、認知智能、自動駕駛...... 越來越多的領域和AI的融合已經開始,人工智能已逐步滲透進每個人的生活。
而我們今天要討論的卻是對於許多人還非常陌生的領域——消費級視頻。消費級視頻屬於計算機視覺領域,如若把人工智能具象化為“人體的延伸”,構造“眼耳鼻舌身意”則是邁向人工智能的係統性工程。在人類的各種感官中,視覺負責接受80%左右的信息。所以計算機視覺也成為人工智能研究的重要方向。
那麼不同於金融、安防等計算機視覺領域已經相對飽和,消費級視頻應用開發還遠遠未盡,AI+消費級視頻會是怎樣的化學反應?
根據艾瑞谘詢統計的在線視頻市場規模數據顯示,到2018年,中國在線視頻市場規模將達到千億級,但是市場的增長速度卻從100%慢慢逐漸降到了30%、40%。流量規模增長的如此之快,但視頻市場卻開始逐漸飽和,成為了目前網絡視頻行業的又一明顯特征,視頻商業化將麵臨著更多的挑戰。
首先是視頻廣告與視頻內容如何匹配,視頻網站應該怎樣根據內容來投放視頻廣告? 如何判斷該廣告能夠結合視頻內容場景? 其次視頻營銷如何做到可視性高,與用戶互動性強呢?
由金證濟蒼創建的 Video++ 率先實現了 AI 在視頻領域的應用,在8月5日極客公園奇點創新峰會上,他在現場為我們展示AI 賦予視頻行業的全新商業價值。對於Video++來說,一個90分鍾的視頻中,除了貼片廣告外,視頻本身是一片廣告的藍海,這裏麵有很多商業變現方式,在不打擾用戶體驗的同時,加入一些娛樂互動方式,可以讓用戶在參與中完成了一種電商或廣告商業價值轉化。
對於視頻來說內容層是最特別的,在內容上,AI 可以讓機器擁有人的思維,將視頻傳到機器上進行識別分析時,可以識別出明星、物體、品牌、手機、場景等等,使機器像人類一樣理解視頻的內容,並發現其中有趣的點。到了邏輯層和應用層,可以用核心組件和視頻應用將這些點進行商業化的變現,將機器識別出的結構化數據作為投放點,應用到廣告和電商的場景中。
Video++通過VideoAi智能算法,對海量視頻進行數據結構化處理,可以讓視頻廣告呈現更多的玩法,解決以上的棘手問題。可以在視頻中完成視頻中品牌曝光、商品介紹、一鍵購買的功能,讓傳統扁平化的廣告形式變得立體豐富多維度滿足用戶,品牌可以根據自身傳播需求設置不同廣告形態植入到視頻內容本身,為視頻內容營銷提供完成優質的解決方案,真正完成品牌與內容的無縫對接。挖掘視頻中最具商業價值的視頻信息,通過建立品牌廣告、視頻內容、用戶情感之間的關聯性進而優化廣告投放邏輯,大大提升品牌產品的使用場景聯想,提升品牌好感度與用戶記憶,並為流量平台、廣告主、內容提供方創造新型廣告位和庫存增量。
當視頻行業進入3.0時代,新型智能的原生互動視頻廣告在逐漸替代貼片廣告的市場。互動視頻信息流廣告技術的發展,令內容變現成為可能。這樣的操作模式創造了三贏局麵:對廣告主而言,隻有被觀看的廣告才需付費,可以降低無效的廣告預算;對觀眾而言,擁有完全的選擇權,觀賞體驗不會被打攪;對內容製作者而言,可提升內容品質、降低觀眾反感,又可以拓展更多形式的廣告收入。
目前,主流市場已經采用了20多個Video++的廣告和電商產品,包括內容電商係統、紅包、抽獎、投票、智能中插等,例如在鬥魚上大量投放紅包,用戶在拿到紅包以後可以直接進行產品的購買,在這一方麵真實的數據是每個1元的紅包轉化成了76.4元的銷售,極大地提高了電商的轉化率。金證濟蒼認為,對於未來,把這20類升級到商業價值和用戶體驗足夠好的情況下,能夠產生新的商業模式。
在這一波人工智能的淘金熱中,關於未來趨勢預測、商業化場景落地等等,無論是巨頭還是創業公司都是躍躍欲試,AI與消費級視頻能夠創造出怎樣的未來,值得期待!
最後更新:2017-08-25 0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