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325 返回首页    go 机器人


人工智能电视到底值不值得买?都有什么缺点?

自从“阿尔法狗”的出现,人工智能俨然成为一个热词,从去年开始已经渗透到智能电视领域,特别是今年上半年人工智能电视迎来了一个大爆发,越来越多的电视都打上了“人工智能”的标签,仿佛一夜之间离开了人工智能的电视,都是上不了台面的,然而从现实来看,人工智能只不过是又一个被过度消费的概念。

前段时间在北京举办的2017人工智能电视行业高峰论坛上,《2017人工智能电视白皮书》给人工智能一个完整定义,“通过传感器接收用户指令,依靠基础应用和基础数据平台识别并理解用户目的,做出反馈和处理。同时依托完善的技术逻辑和大数据运营,结合深度学习算法,分析用户使用习惯,掌握用户偏好和行为逻辑,以实现更精准的交互及个性化内容推荐”。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人工智能电视需要的算法、硬件、技术等都需要时间的积累,这么短的时间出现这么多的人工智能电视肯定有不少问题。

一:单纯的停留在语音层面

纵观大部分人工智能电视,语音功能都是必备的,然而人工智能电视接收指令并非只能依靠语音识别,还有体感识别、面部识别、情感识别等更为深入的交互方式,而目前大部分人工智能电视只是具备了语音识别能力,对于智能电视来说,这并不是一个新鲜的功能。

二:语音功能比较鸡肋

虽然各家都在积极丰富语音功能,然而语音加入后对电视操控体验最明显的提升只是在搜索方面,过去用遥控器在电视上输入很繁琐,现在直接说出想看的内容就可以了,至于其它大多都是可有可无的功能,看上去很美好,实际基本都用不到。

三:语音识别准确率低

就目前市场上的一些人工智能电视来说,语音识别能力其实拉不开明显的差距,准确率至少能达到90%以上,说的话电视基本都能听懂,可在现实使用场景中不可控因素有很多,比如方言、环境噪音、语速快慢等,都会对准确率造成一定的影响。

四:语义理解能力有待提高

对着电视说出一部具体的电影或者电视剧的全名,电视在识别后会自动展开搜索甚至开始播放,可如果问的是“林更新演的电视剧”、“去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等,这时考验的就是电视的语义理解能力,需要精准分析和深入理解才能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技术要求较高,还有很多探索空间。

五:语音操控局限性大

受制于内容平台的单一性,智能电视在内容上总会有局限,不得不安装第三方应用来扩展内容,然而语音功能对它们并不起作用,基于内容的搜索最终指向的只是电视内置视频平台的内容,进入第三方应用后所有的操作仍需要通过遥控器按键来操作。

六:“千人千面”的私人订制很那做到

相比拥有个人属性的手机,电视是全家人共享,而作为具有交互能力的人工智能电视,结合文章开头的定义,它需要“分析用户使用习惯,掌握用户偏好和行为逻辑,以实现更精准的交互及个性化内容推荐”,然而不同家庭成员的观看习惯不同,电视根据捕捉到的观看习惯进行内容推荐肯定不够精准,或许要靠声纹识别等技术才能实现全家人的“千人千面”。

七:内容存在短板

现在没有一家电视能囊括所有平台的视频、音乐等内容。比如搜索某部电影恰好它是××视频独播,电视的智能化程度再高也无能为力,最终感受到的人工智能体验也将大打折扣。所以对于电视行业来说,在人工智能不断推进的同时,丰富内容资源很有必要,但是智能电视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安装诸如沙发管家之类的第三方软件来拓展更多内容资源。

八:很难成为智能家居入口

随着智慧家庭的深入发展,拥有超大屏幕的电视天然具有智能家居入口的优势,电视可以与家里的其它智能设备互联互通,比如用电视控制空调、冰箱、热水器等,然而这需要统一控制协议的支持,从目前发展情况来看,各大家电厂商各自为战,能够接入的设备非常有限,在智能家居入口争夺中的优势并不明显。

智能电视/盒子资讯可关注智能电视资讯网沙发管家(https://www.shafa.com/),全国极具影响力的电视盒子及智能电视网站,提供电视盒子、智能电视、智能电视软件等方面的资讯、交流、答疑。

最后更新:2017-08-23 11:23:31

  上一篇:go 外卖小哥要失业,机器人送披萨或致快餐业变革
  下一篇:go 人工智能利好频出 科大讯飞等5只中小创成长股股价创年内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