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58 返回首頁    go 機器人


首顆人工智能神經網絡平台芯片落地成都,人工智能產業進入新階段

文 | 獵雲網(ilieyun)周麗梅

2417字,約6分鍾閱讀

日前,iPhone X的亮相,憑借人臉識別功能可謂賺足了眼球。據悉,iPhone X除了通過原深感攝像頭進行麵容識別外,其所搭載的雙核心A11仿生電子芯片是關鍵。這幾年,蘋果,微軟、高通、IBM等全球巨頭IT企業都在AI芯片領域有所布局,芯片的人工智能能力正在逐漸凸顯。

六年磨一劍:深耕人工智能芯片

隨著人工智能成為風口,入局者越來越多,熱炒氛圍一路高漲。據了解,市場上90%的企業都紛紛選擇涉足軟件、算法或者人臉識別、語音識別等領域,但獵雲網最近接觸到的成都市深思創芯科技有限公司CEO俞德軍博士卻認為,算法、人臉識別等應用最終都需要硬件作為載體支持,傳統芯片在人工智能應用中速度、功耗、體積等方麵有明顯的缺陷。而當前很多人工智能領域的公司卻始終停留在軟件和算法的創新上,難以突破瓶頸,改變根本。實際上,人工智能與硬件相結合後“進化”出的神經網絡芯片,在未來必將會有更大的想象空間。

深思創芯團隊這一想法和判斷並非毫無根據的憑空幻想。作為全球為數不多的有能力開發硬件人工智能芯片的高科技公司,深思創芯的核心研發團隊一直在專注於人工智能神經網絡芯片的設計、研發。這支由40%博士+60%碩士組成的核心研發團隊,從底層技術做起,將核心技術應用於硬件人工智能領域。

CEO俞德軍是電子科技大學大規模集成電路與係統方向博士,擁有10年以上集成電路產品開發經驗和集成電路企業管理運營經驗。而公司研發團隊背後又有以電子科技大學劉洋教授為首席科學家的強大技術支持,劉洋教授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微電子學博士,新加坡千禧基金學者,電子科技大學人才計劃引進教授,博士生導師。

CEO俞德軍

這樣一支年輕而又實力強勁的研發隊伍在芯片級人工智能領域精心耕耘已經有六年時間,更是於2015在全球最頂級的科技期刊《Nature Ccommunications》上發表了人工神經網絡研究的最新進展。目前,深思創芯團隊已經成功研發了一顆人工智能神經網絡平台芯片,這顆芯片麵積隻有9平方毫米,芯片內置多個核心,每個單核心可實現三層神經網絡,每層神經網絡均可複用,從而實現深度遞歸神經網絡,這一拓撲結構可映射幾乎所有類型的人工神經網絡,具有速度快、低功耗、麵積小等特點,為人工智能提供強大的底層硬件支持。

“進階版”人工智能:類人腦芯片模擬人類大腦

在采訪的過程中,俞德軍也給獵雲網拿之前頗受關注的人機大戰來解釋:“將深思創芯研發的芯片植入智能手機、家電等設備後,人們隻需帶著裝載有人工智能神經網絡芯片的手機,就可以挑戰圍棋高手,不再需要一屋子的電腦了。”

隨著第一代芯片的研發成功,最前沿的理論和拓撲都得以實現可靠驗證。芯片中內置全連接神經元和神經突觸,在200MHz頻率下已經可以實現每秒50億次以上的16位運算能力。“我們的技術和產品迭代也早已經開始,相信不需要很久,深思創芯開發的類人腦芯片的技術指標將會以百倍的速度實現提升”。俞德軍說。

如此一來,將芯片植入其他載體後,這種“進階版”人工智能所擁有“學習”能力,實際上能夠把人工智能帶到一個新台階,我們值得期待,“深思創芯”是否能給當前人工智能領域帶來突破性的改變。

應用場景廣:加強芯片的學習和訓練

這一顆小小的芯片,其所承載的功能以及能夠應用的場景卻不少,可驗證各種智能專用功能,如智能分類、非線性函數逼近、金融產品預測、智能家居等。

而據獵雲網了解,這顆芯片實際上是一顆平台型芯片,能夠適用於眾多的領域。據悉,深思創芯正在積極通過與專注於雲識別、人臉識別、智能控製、機器人等公司進行合作,實現芯片的應用。俞德軍說:“公司的價值不局限於簡單的硬件芯片銷售,而是希望能夠和更多的第三方企業合作,讓這一係列AI芯片能夠在不同場景的應用中,創造更大的價值。”

據悉,公司已經陸續和一些第三方企業建立了合作。比如,現階段已經和第三方企業在“安檢係統”場景上建立了合作。芯片經過學習後,會自動識別出過檢行李中是否具有槍支、炸藥等危險品,一旦發現有危險品後,會自動報警並提醒人工介入處理,以此來提升工作的效率,降低人力成本,保障公共場所的安全。

除了安檢係統的合作案例外,還會在其它的領域繼續探索合作的可能,比如金融、工業和家電等領域。俞德軍也透露,AI芯片可以分為很多的類型,隨著公司第一顆芯片的麵世,之後也會快速迭代,麵向不同的領域推出不同類型的AI芯片,開拓更大的市場。

而在此過程中,芯片也會不斷的在線學習和訓練,根據用戶的使用數據進行數據優化,以此來不斷貼合用戶的習慣。俞德軍說:“經過學習和訓練以後,冷冰冰的芯片未來可以懂得‘噓寒問暖’,甚至‘未卜先知’,這才是人工智能神經網絡芯片價值所在。”

目前,IBM、穀歌這樣的巨頭公司,已經在人工智能和硬件領域投入了大量資金進行研發,但作為公司首席科學家的劉洋教授似乎並不擔心,反而信心滿滿。在他看來,目前團隊研發的芯片實際上並不是和這些巨頭企業正麵競爭,而是在更垂直的領域做專業化的嚐試,也同樣具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此外,據獵雲網了解,深思創芯所研究的“人工智能神經網絡芯片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已列為成都市高新區“2016創智項目”之一,得到了成都高新區的高度重視。同時,該項目也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四川省科技廳等的支持。目前,基於這一領域的係列研究成果,公司同時在進行20餘項發明專利,十餘項實用新型專利,以及多項集成電路版圖布局保護的申請。據悉,深思創芯已經獲得了清華啟迪基金和電子科技大學校友求實基金的投資,這將更大程度的助力深思創芯在該領域的快速發展和崛起,獵雲網也將持續關注深思創芯的發展。

產品:人工智能神經網絡平台芯片

公司:成都市深思創芯科技有限公司

END

最後更新:2017-10-08 06:33:14

  上一篇:go 人工智能 隱藏電池 集體增持 巨大投資機會,不可多得翻倍機會
  下一篇:go 智慧社區發展新趨勢:互聯網 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