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02 返回首頁    go 機器人


機器人很快就有自我意識了?專家:首先具備潛意識

小明評測智能家居網訊:就目前的技術而言,尚不能製造出有意識的機器,但神經科學的研究給我們提供了一些線索,告訴我們在不太遙遠的未來,將如何實現機器的意識問題。

在發表於科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中,由法國科學院院士Stanislas Dehaene帶領的三位神經科學家,試圖精確解釋我們所提到的“意識”問題,以弄清楚機器是否能擁有意識。正如他們所說的,意識分為三種,但是迄今為止計算機隻掌握了其中的一種。

第一種是潛意識,即人類大腦中占絕大多數的巨大的處理過程。這就是我們的能力,比如說,在不知道我們該怎麼做的情況下,決定象棋的下一步動作或識別人臉的能力。研究人員稱,這與現代人工智能的處理方式大體相當,比如DeepMind的AlphaGo或Face++的人臉識別算法就是模仿大腦的這種意識進行的。

當涉及到真正的意識時,研究人員將其分為兩種不同的類型。一種是我們保持大量想法的同時,可以讓所有這些想法都可以被大腦的其他部分所接受,從而使長期計劃等能力變得可行。另一種是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例如,這使我們能夠對所犯的錯誤進行反思等。研究人員稱,後麵所提到的這兩種意識形式尚未出現在機器學習中。

但在一些研究領域,關於後兩種的意識的研究已經嶄露頭角。例如,去年DeepMind開發了一個深度學習係統,可以在它的思考過程中保存一些數據,這是實現全球信息通用性的關鍵一步。而“GANs(生成對抗網絡)之父”Ian Goodfellow所構想的敵對神經網絡,可以評估人工生成的數據是否真實,並正朝著自我意識的方向發展。

盡管這僅僅是該研究過程中的微小進展,但研究人員稱,這些過程可能會讓機器和人類一樣具有意識。另外,研究人員總結稱,如果一台機器能夠被賦予更多的功能,那麼它會表現得好像是“有意識”的:它會知道自己看到了什麼東西,會表達出對它的信心,會把它報告給其他人......甚至可能會和人類一樣產生感知與錯覺。

最後更新:2017-11-02 00:17:36

  上一篇:go 錯過了京東方A,又一“人工智能”橫空出世,十一月有望成新妖王
  下一篇:go 錯過了京東方A,又一“人工智能”逆天改命,十一月有望暴漲成新妖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