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3
機器人
阿爾法狗擊碎的信心 在AI×學習世代可以重拾
學習是陪伴人們一生的事物,所以才會有“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至理名言。
從踏入職場開始,我們身邊關於學習的話題每隔幾年就會出現一個爆點,例如2000年左右的E-Learning,2008年後出現的MOOC,再到去年火爆的AI。尤其是兩周前AlphaGo zero擊敗舊版阿法狗,其“自我強化學習”能力隨之曝光,更是讓AI與學習能力成為業界熱議的焦點。
“對於AlphaGo的自我進步來講,人類太多餘了……”,從柯潔對此發出的感歎裏,我們是否隻聽到了沮喪?
其實大可不必。AlphaGo zero從不知曉圍棋到完勝“前輩”,是通過神經網絡與強大的搜索算法結合,將一張“白紙”轉變為棋聖。雖然人類不具備AI如此強大的算法能力,但是AI在幫我們學習掌握知識、激發自身潛能上或許有更大的價值。
因為有了E-Learning、MOOC這些“在線學習”場景的成功例證,我們有理由相信AI在職場充電、打造學習型企業方麵將給業界帶來更大的震撼。
AI的本質是一種工具,它不應該隻讓人感到差距和沮喪,而是應該賦能所有個體的求知欲,賦能更多企業的學習係統,讓個人和企業在更短的時間內儲備潛能、提高效能。而在前不久和百度大學執行副校長伍暉女士的交流與分享中,我們對這個話題的內涵又有了更深理解。
百度大學執行副校長伍暉女士
學習尤其是職場中的學習,有哪些痛點是繼續獲取知識的絆腳石?AI時代企業打造學習型組織會變有什麼新形態?AI技術能否幫助我們克服常見的職場學習痛點,激活在線學習活力?
伍暉開始分享前,這些問題已經引發了很多人的共鳴。在談到百度大學AI×Learning基礎架構時,她強調了AI×Learning未來的目標:通過涵蓋七大功能的AI技術支撐層,賦能企業學習係統。“通過係統能力層的完善,我們希望進一步優化平台服務場景,最終通過解決企業在線學習中的痛點、難點,讓員工、培訓部門和企業在一種創新模式下獲得收益。”
賦能,是近來談及信息技術促進企業和行業進步時的高頻詞。但賦能的具體表現,往往要從應用場景落地的細節中體會。
回到職場學習的痛點問題,包括了個性化(講師和學員之間深度了解)、簡單化(溝通交流高效快捷)、便利性(通過技術手段輔助培訓效果)、愉悅感(避免刻板無趣的交流)以及趣味性(生動且引發好奇心的方式)。如果AI融入企業培訓流程,能夠一改麵授或在線學習中千人一麵、填鴨灌輸、收獲不大、敷衍了事的問題,才是真正為個人和企業的發展賦能。
如果AI×Learning能讓我們感受到如同一對一教學般的人性化體驗,就要在五識方麵有著更好的能力,那麼它在看、聽、說、觸、交互、理解這些方麵將如何著手?
先從“看”開始了解,比如教學視頻中最尷尬的“沒字幕”。
隻聽講師說的內容,可能會因為口音、俚語、中英文混用而產生理解上的歧義。避免這種尷尬,最好的方式是能夠有帶字幕的視頻課程。不過,據說這個活很苦很累,尤其是在一幀一幀扒字幕的時候。
伍暉介紹了百度大學利用AI技術開發的內部“靈聽”平台,隻需將任意一段視頻上傳至平台,靈聽就能基於語音識別技術,自動給視頻標注出字幕,之後隻需對個別識別不精準的地方稍加修改,就能產出一段添加好字幕的視頻了。
也就是說,以後一個人在很短時間就可完成以前數人、數天的工作量。這個痛點的解決,對講師和學員雙方都是大有裨益。
百度“靈聽”平台界麵和應用展示
再來了解一下“說”和“聽”,讓我們得以暢快地交流。
在未來,學習平台的第一入口將會是語音搜索。伍暉通過一段視頻演示,展示了更加自然的人機交互方式——語言交流。這裏麵,語音識別和語音搜索是關鍵點。
“靈聽”不僅能從視頻中自動識別語音並轉化成字幕,還能利用語音合成技術把文字轉化成音頻。無論是正常交流,還是悄悄話或是一段歌聲,百度中文語音識別的字準率都令人驚訝,包括標點符號的添加都準確無誤。
而在未來的學習中,學習平台的第一入口將是語音搜索。伍暉強調,通過百度內搜平台,學員可以像和真人老師那樣對話交流,係統通過語音搜索能力,可以幫助學員搜索到相關的知識內容,甚至是那些隱形的、碎片化的知識,也可以通過底層的知識圖譜等AI技術被鏈接、被激活。
更有趣的是,如果我們對“講師”的聲線音調有個性化需求,這個平台還自帶聲音的“美顏”功能,可以修飾和美化聲音。或許,你可以在學習中順便練習一下如何成為一位“聲優”……
僅僅聽說看讀不夠,關鍵還要“理解”。
自然語言語義分析無疑將會解放“導師”的雙手,讓講師能夠更快地了解學生的意圖。
企業培訓講師常常需要進行學員調研以收集課程反饋,或輔助課程開發。傳統的調研題目往往是選擇題為主,原因是便於統計。但是借助自然語言語義分析技術,這類調研完全可以打破題型的限製,將培訓者的時間和雙手從整理問卷的工作中解放出來。
在百度大學一次學員調研中,針對某個開放性問題,總計收集到22萬字的文本。一個人僅僅是以正常的速度閱讀完這22萬字可能至少需要5個小時,但借助技術,隻需要5秒鍾,就獲得了如下的結果,清晰地顯示出了學員都某個問題正向和負向的評價。
由於自然語言語義分析技術的存在,今後在調研中,學員完全可以用更自由的文字形式將自己的想法寫下來,甚至不需要太有邏輯和章法。所有文字內容經過技術處理,完全能夠提煉出核心觀點。
除了這些,五識還有一個觸識可以體驗嗎?
還真的可以,因為如今有了AR和VR的應用。在一些抽象、宏觀、微小、危險項目的學習中,通過AR/VR等虛擬手段,可以將這些不易親身體驗的場景進行複製,並逼真地展現,實現知識可視化、教學現場化。
百度大學通過AR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將枯燥抽象的知識變得形象生動,比如分子結構、磁場方向、天體運動等等,也可以讓人身臨其境般地和知識點接觸,讓不可見的知識“觸手可得”。
手機百度AR講解安培定則
所有基礎,源自能把知識“織”成一張聰明的網——知識圖譜的價值。
在伍暉的介紹中,AI×Learning的知識圖譜技術成為所有人關心的核心。在武暉看來,知識圖譜就像一張非常“聰明的網”,它涵蓋了所有企業知識,並且記錄下知識與知識之間的聯係。
而對學員來說,他們在線學習過程中可以很方便地通過站內鏈接直接獲取其他相關學習內容,這樣就大大增加了學習的深度、廣度和時長。
伍暉從兩個方麵著重介紹了知識圖譜的價值:一方麵,知識圖譜將企業知識庫中所有信息進行整合和聯係,形成底層圖譜,幫助學員更輕鬆地通過站內鏈接獲取其他相關的學習內容,大大增加了學習的深度、廣度和時長;另一方麵,它還能根據學員個人的興趣、行業、學習程度描繪出個人圖譜,根據領域大數據及所有用戶數據,歸納出領域圖譜,通過領域圖譜和個人圖譜的綜合計算,規劃出專屬於學員的學習路徑,讓學習更有針對性,更加高效。
知識圖譜底層
知識圖譜在學習平台的應用
AI進入企業培訓行業,將會改變什麼遊戲規則?
企業對於培訓教育的需求有多大?一組數字可以看出這種需求的巨大潛力。2014年國內企業培訓行業開始爆發,市場規模達到了2990億元;2015年,市場規模增長為3120億元,而到2016年則超過了4000億大關。
但是互聯網、雲計算的成熟發展,依舊沒有能夠從根本上改變這個市場的困境,很多痛點依然未能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從國內教育培訓市場整體狀況中可以“一葉知秋”。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教育機構約140萬家,其中小微型教育機構占比86%(約120萬家);中型機構占比 11%(約15萬家),中小型教育機構的總數合計占比高達 97%。有業內分析師表示,國內教育培訓市場這種極度分散的市場格局,極易產生無序發展的態勢。
百度大學提出的AI×Learning基礎架構並不是要顛覆企業培訓的形式,它依然可以滲透在企業內訓、公開課、在線學習、移動學習等方方麵麵,而且通過“黑科技”的運用,讓更多接地氣的應用場景在企業學習中體現更多的價值。
學習的動力是什麼?簡而言之就是個人獲得成長潛力,企業獲得發展動能。AI×Learning的賦能,正是希望幫助所有個體通過AI來學習更多的能力,讓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能夠儲備更多潛能。當這些個體的能力提升了,企業學習的能量也就得以有效釋放。從這個角度來看,AI對於中國企業培訓市場遊戲規則的變化,令人期待。
——————————————————————————————————
微信關注公眾號“懂懂筆記”每天第一時間為您奉上最新最熱的科技圈資訊~
多年財經媒體經曆,業內資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眾多,信息豐富,觀點獨到。
發布各大自媒體平台,覆蓋百萬讀者。
《小米生態鏈戰地筆記》、《微信思維》、《微信力量》三本暢銷書的作者。
最後更新:2017-11-06 11:3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