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6
機器人
人工智能+互聯網後,醫療行業竟成最大受益者
無論是新聞界還是創投界,亦或是投資圈,風口是一個人們時常掛在嘴邊的詞,而最近比較受人關注的風口,恐怕非共享經濟莫屬了,隨著共享單車的火爆,各類共享產品層出不窮,大家都想趁此機會蹭一下“共享”熱度。不過市場上風口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在某個行業或領域形成一定的規模與格局後,它也就失去了“風口屬性”,人們又會開始尋找下一個風口。縱觀市場,如今的醫療領域大有成為下一風口之勢,與此同時,人工智能的火爆程度也絲毫不落下風,恰巧二者能夠完美融合,那麼“人工智能+醫療”是否能夠成為又一藍海市場呢?
近段時間以來,各大互聯網巨頭紛紛開始大舉進軍醫療領域。自2015年推出醫療雲後,阿裏便開始針對互聯網醫療健康這個細分市場,著手布局線上互聯網醫療。而就在今年10月13日的雲棲大會上,阿裏健康先是與浙大附一院聯合,揭牌成立了醫學人工智能浙江省工程實驗室,之後又攜手浙大附二院共建“醫學人才智能培訓平台”,最後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探索“智慧醫院”新樣板。一係列的合作都顯示出了阿裏對醫療領域的看重。相較於阿裏的親自上陣,騰訊則是通過投資手段布局醫療領域。自2014年起,騰訊在3年時間裏先後投資了微醫、丁香園、卓健、醫聯、好大夫五家醫療相關公司,累計的投資金額超過了5億美金,形成了對醫療行為主體、就醫流程的全麵覆蓋。
值得注意的是,兩大互聯網巨頭進軍醫療行業,均扛起了人工智能的大旗。而之所以騰訊、阿裏都選擇“人工智能+醫療”的模式,原因之一是醫療對於互聯網公司來說是一個陌生的領域,隔行如隔山,想要完美的融入醫療需要一個良好的介質,而互聯網公司對技術具有天生的敏感性,所以人工智能技術成為了最好的選擇。另一個原因就是人工智能技術能夠與醫療完美融合,且能夠有效降低原本高額的醫療成本。根據相關研究調查發現,人工智能的運用可以將在編護士的生產力提高40%到50%,不但可以使醫院節約一半的人力成本,同時還能顯著減少病人的等待時間。正是人工智能這種利用數據來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從業者們越來越看好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的發展。
雖然目前在整改醫療行業中,信息高度分散,諸如電子醫療記錄、醫生記錄、醫保材料等數據難以協調,致使人工智能深入滲透醫療仍麵臨一定的困難,但隨著技術的不斷更新進步、人們對健康重視程度日漸提高、醫療服務的市場需求持續增加,未來“人工智能+醫療”定能成為下一個經濟藍海。
最後更新:2017-10-20 17: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