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
机器人
机器人咖啡师、只卖黑咖啡!这样的咖啡店想扩张到底有多难?
在之前,机器人只存在于科研室之中。而现在机器人已经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适合老人的陪伴型机器人、适合小孩的学习型机器人、适合餐厅的削面机器人……而现在,上海的一家咖啡馆里也迎来了机器人咖啡师。
这家咖啡馆叫“Fish Eye”,也就是鱼眼咖啡,是由苹果在中国的第一家直营店的启动人孙瑜创办的。实际上,它还有一个前身,叫“鱼眼儿咖啡”。在最火的时候,“鱼眼儿咖啡”有5家门店,但都由于租金暴涨,而有限的客源又无法支撑这样的高成本而关门。
现在,“鱼眼咖啡”在上海满血复活,并引进了一个新鲜玩意儿:机器人咖啡师。这个机器人咖啡师叫做“Poursteady”,由前NASA团队设计,是孙瑜花了十多万元买回来的。而这个机器人除了是一个吸引消费者的“卖点”之外,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工咖啡师的工作量及工作疲劳。
相比于人工手冲咖啡,Poursteady的制作更高效、且质量更稳定。据数据统计,如果是人工手冲咖啡的话,一杯咖啡的等待时间达到15分钟;而在冲煮路径被计算好之后,Poursteady可以将这个时间缩减到原来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在销量较高的时候,Poursteady的优势就更加明显了:它一次可以同时冲泡5杯咖啡,一个小时最多可以做出60杯。而且,人是会累的,但机器则可以持续不停的工作。
看到这里,你或许觉得,如果每个咖啡店里都有一个Poursteady就太好了,可以最大程度的节省成本。但实际上,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Poursteady尚且不能达到完全的自动化,还是需要一定程度的人工干预,如磨粉、把咖啡粉放到滤纸上等等,才能完成咖啡的冲泡工作。因此,在鱼眼咖啡20平方的空间里,还是需要有2至3名咖啡师同时存在。
这样看来,如果销量达不到一定量级的话,Poursteady的优势就荡然无存,甚至会成为一种负担。因为,十几万的购买成本,并不是每个咖啡店都能负担的起的。在这样的情况下,鱼眼咖啡就需要在“提高销量”上下功夫了,但实际上,其销量在短时期内也很难实现暴涨。
与其他咖啡馆还推出茶饮、果汁、甜点等其它品类,以提高客单价的做法不同,在鱼眼咖啡里,不售卖任何的其他食品。而且,其店铺相对较小,因此咖啡基本上都属于外带。而其即将在静安嘉里中心开业的第二家店也只卖黑咖啡。品类太少,必然会降低客单价,这就需要通过提高消费频次来弥补。但是,在中国咖啡馆最多、竞争最激烈的上海(2016年底就达到5567家),想要提高消费频次并不容易!
总之,销量太少的话,机器人咖啡师Poursteady的优势就无法体现出来;而品类太少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客单价,这就需要通过提高消费频次来弥补;但是,消费频次又不能完全得到保证。所以,鱼眼咖啡就像是陷入了一个“死循环”!这样的话,想要扩张还是很难的!
最后更新:2017-10-27 18:4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