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
機器人
機器人咖啡師、隻賣黑咖啡!這樣的咖啡店想擴張到底有多難?
在之前,機器人隻存在於科研室之中。而現在機器人已經出現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適合老人的陪伴型機器人、適合小孩的學習型機器人、適合餐廳的削麵機器人……而現在,上海的一家咖啡館裏也迎來了機器人咖啡師。
這家咖啡館叫“Fish Eye”,也就是魚眼咖啡,是由蘋果在中國的第一家直營店的啟動人孫瑜創辦的。實際上,它還有一個前身,叫“魚眼兒咖啡”。在最火的時候,“魚眼兒咖啡”有5家門店,但都由於租金暴漲,而有限的客源又無法支撐這樣的高成本而關門。
現在,“魚眼咖啡”在上海滿血複活,並引進了一個新鮮玩意兒:機器人咖啡師。這個機器人咖啡師叫做“Poursteady”,由前NASA團隊設計,是孫瑜花了十多萬元買回來的。而這個機器人除了是一個吸引消費者的“賣點”之外,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人工咖啡師的工作量及工作疲勞。
相比於人工手衝咖啡,Poursteady的製作更高效、且質量更穩定。據數據統計,如果是人工手衝咖啡的話,一杯咖啡的等待時間達到15分鍾;而在衝煮路徑被計算好之後,Poursteady可以將這個時間縮減到原來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在銷量較高的時候,Poursteady的優勢就更加明顯了:它一次可以同時衝泡5杯咖啡,一個小時最多可以做出60杯。而且,人是會累的,但機器則可以持續不停的工作。
看到這裏,你或許覺得,如果每個咖啡店裏都有一個Poursteady就太好了,可以最大程度的節省成本。但實際上,以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Poursteady尚且不能達到完全的自動化,還是需要一定程度的人工幹預,如磨粉、把咖啡粉放到濾紙上等等,才能完成咖啡的衝泡工作。因此,在魚眼咖啡20平方的空間裏,還是需要有2至3名咖啡師同時存在。
這樣看來,如果銷量達不到一定量級的話,Poursteady的優勢就蕩然無存,甚至會成為一種負擔。因為,十幾萬的購買成本,並不是每個咖啡店都能負擔的起的。在這樣的情況下,魚眼咖啡就需要在“提高銷量”上下功夫了,但實際上,其銷量在短時期內也很難實現暴漲。
與其他咖啡館還推出茶飲、果汁、甜點等其它品類,以提高客單價的做法不同,在魚眼咖啡裏,不售賣任何的其他食品。而且,其店鋪相對較小,因此咖啡基本上都屬於外帶。而其即將在靜安嘉裏中心開業的第二家店也隻賣黑咖啡。品類太少,必然會降低客單價,這就需要通過提高消費頻次來彌補。但是,在中國咖啡館最多、競爭最激烈的上海(2016年底就達到5567家),想要提高消費頻次並不容易!
總之,銷量太少的話,機器人咖啡師Poursteady的優勢就無法體現出來;而品類太少又在一定程度上限製了客單價,這就需要通過提高消費頻次來彌補;但是,消費頻次又不能完全得到保證。所以,魚眼咖啡就像是陷入了一個“死循環”!這樣的話,想要擴張還是很難的!
最後更新:2017-10-27 18:4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