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
机器人
“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专刊
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主管
点击播放
GIF/64K
以学术为底色 以思想为旗帜
新刊上架
"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专刊
2017.10
封面
本期人物
封底
目录
圆桌会议
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趋势·风险·挑战
陈 钟
从人工智能本质看未来的发展
段伟文
控制的危机与人工智能的未来情境
吴冠军
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三个反思
熊红凯
人工智能技术下对真理和生命的可解释性
杨 力
人工智能对认知、思维和行为方式的改变
江晓原
人工智能:威胁人类文明的科技之火
王家范
科技创造必须以人为本
本刊特稿
专题一 人工智能与未来大趋势
王飞跃
新IT与新轴心时代:未来的起源和目标
何怀宏
何以为人 人将何为
——人工智能的未来挑战
成素梅
智能化社会的十大哲学挑战
高奇琦
中国在人工智能时代的特殊使命
学术争鸣
专题二 人工智能的多维面向
顾 骏
天问:二元智能时代的一元未来
徐英瑾
人工智能将使未来战争更具伦理关怀
——对马斯克先生的回应
张旭昆
大数据时代的计划乌托邦
——兼与马云先生商榷
时事观察
专题三 人工智能与司法实践
郑 戈
人工智能与法律的未来
黄京平
刑事司法人工智能的负面清单
白建军
法律大数据时代裁判预测的可能与限度
潘庸鲁
人工智能介入司法领域的价值与定位
专题四 人工智能与日常生活
何云峰
挑战与机遇:人工智能对劳动的影响
赵 牧
性爱机器人:日常生活焦虑的显影
黄鸣奋
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国外科幻电影创意与中国形象
史海钩沉
宗教改革500年专题(二)
瞿旭彤
“返本开新”:为什么和如何纪念宗教改革500周年
崇 明
宗教改革与现代政治的兴起
青年论坛
第二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获奖征文
王 衡
当我们谈论民主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转型期中国公众民主观念的类型学分析
杜春林
分权、治理效率与西汉政权兴衰
——兼谈行政发包制理论
文化视野
李小玲
反本溯源:对中国民间文学概念及理论的反思
龚海燕
作为文化记忆的中国现代出版
——以前期商务印书馆为个案
END
人文社科学者的平台
《探索与争鸣》
唯一官方微信平台
版权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媒体转载请联系授权
最后更新:2017-10-12 13: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