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99 返回首頁    go 機器人


人工智能走向何方——讀李彥宏《智能革命》

人工智能走向何方

——讀李彥宏《智能革命》

好書推薦

思考和獲得知識的能力成就了今天的人類,而當前,全世界都在為人工智能的到來感到振奮或不安,振奮是相信人工智能的到來能夠大大加快解放人類的進程,人類可以在更高、更寬、更便捷的平台上實現生產方式的極大飛躍,不斷便利和改善我們的生活。不安的是對人工智能發展不確定性的擔心,擔心超出人類能力的人工智能是否會將人類拖入機器奴役的黑暗時代。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先生結合自身的學習工作經曆以及百度大腦的研發實踐,以“迎接人工智能時代的社會、經濟與文化變革”為主題,對智能革命進行了較為詳細的闡述,這必將會對關注人工智能發展的研究和實踐的人群帶來一些啟迪和思考。

一般來講,人工智能發軔於圖靈測試,由人工智能之父阿蘭·麥席森·圖靈1950年在《計算機器與智能》一文中設計出這個測試,其內容是:如果電腦能在5分鍾內回答由人類測試者提出的一係列問題,且其超過30%的回答讓測試者誤認為是人類所答,則電腦通過測試,可認定為人工智能。該測試於2014年被智能軟件尤金·古斯特曼測試通過,該事件已經成為人工智能發展新的裏程碑。《智能革命》一書認為,當前,移動互聯網如末梢神經般進入人類生活的方方麵麵,不僅產生出海量的大數據,而且催生了雲計算方法,把千萬台服務器的計算能力匯總,使得“機器學習”在互聯網領域大行其道,而人工智能正從互聯網中汲取力量,在推薦購物、閱讀信息、網絡翻譯、語音識別、無人駕駛領域愈來愈顯出其強大的能力,正在醞釀一場堪比肩人類曆史上曆次技術革命的大變革。

《智能革命》一書並未給人工智能下一個準確的定義,但概括了它的特點:一個具有智能特性的人造係統,它產生、輸出的內部的運算過程是人類智能所無法解析的。換句話說,隻有我們不知道機器在想什麼、怎麼想時,才認為它有智能。這樣的特性不禁要使我們去探究人工智能與人類的關係?是機器奴役人類黑暗時代的到來?還是人工智能與人類競爭的開始?是人工智能帶來倫理的巨大變化?還是人工智能給人類創造出更美好的未來?這是每個關心人工智能人的共同疑問。在本書中,李彥宏先生表達了他樂觀的情緒,他認為未來,機器可以無限接近人類,但是永遠無法超越人類的能力。當然,他認為這種能力是綜合的能力,尤其是含有情感、創造性等機器無法超越的能力,而不是記憶力、計算等單項能力。人工智能的曆史使命是讓人類知道更多、做的更多、體驗更多。

《人工智能》認為,人工智能不等同於自動化,人工智能的背後是專業知識與數學、生物學等基礎學科的極大相關性。今天的人工智能是變思維規則問題為數據問題和策略問題。過去人類總想為計算機設計出完美的邏輯,不斷把人類的種種邏輯規則抽象成函數之後輸入計算機,而現在人工智能主要基於大數據基礎和算法的進步。有兩種類型的計算係統可以被人類叫做人工智能。第一種,本質上相當於“智能計算係統”的子係統框架。它將數據作為輸入,從數據中提取模型,將我們關心的某些現象轉化為知識。第二種,指具有類似人類的認知能力,能感知(聽、看、感覺),它們可以用感覺移動控製運動,是具有感知、推理、規劃和感覺運動控製能力的機器。傳統的人工智能是需要科學家輸入規則,導致它隻有在解決一些規則比較清晰的問題時才有效;而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使用計算機神經網絡係統,不需要人類提前告知規則,它會從海量的基礎數據了解識別模式(規則)。如穀歌公司的圍棋機器人阿爾法GO,是通過深度學習,運用大數據和邏輯判斷,進行圍棋競技的。

人工智能是如何影響和改變我們的世界呢?《智能革命》一書以“百度大腦”的建設實踐進行了係統的分析。百度人工智能係統是從硬件、軟件、認知思維能力三個層麵構成了基礎架構。第一,百度人工智能業務最基礎的“物料層”,是基於GPU/FPGA的雲計算平台、深度學習代碼平台和大數據儲備,這一層提供了進化的環境和工具。第二,百度人工智能的內容和數據,這好比是人類的記憶,它構成了人工智能的軟件,百度搜索十多年來積累下的全網Web數據、搜索數據、以及百億級數量的圖像、視頻、定位數據都是百度大腦不斷學習、快速成長的養料。第三,除大腦結構和記憶內容之外,百度大腦還要有認知思維能力,係統通過深度學習來模擬人類大腦的神經元,即通過億萬級的參數、千億級的樣本、千億級的特征訓練,來模擬人腦的工作機製。這也是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深度神經網絡。通過硬件、數據、算法的聯合滋養,人工智能的能力會滾雪球式的增長,越來越善於處理數據、提取知識、了解使用者、善於解決問題並獲取更多的知識,實現“數據-知識-用戶體驗-新的數據”的正循環。通過對語音識別和語音合成技術的研發,使計算機具有了“聽與說”大腦的基本能力;通過圖像識別技術的開發,教會計算機去“看”。這些基礎研究的成果可以使更多的企業受益,大家在包括語音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的理解、多語種的翻譯、無人駕駛汽車、無人駕駛飛機、智能製造方麵的機器人都可以在這個平台上進行各種創新的實踐,帶動中國從勤勞革命到智能革命的飛躍。

“每個企業都需要一位首席人工智能官”,《智能革命》一書用這樣的題目為當代人類的學習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李彥宏認為,數據、算法與個人生活、社會治理、經濟結構交相輝映的新文明唿之欲出,無論是技術性企業還是傳統企業的發展都需要可靠的人工智能人才支撐。2015年發布的《中國製造2025》中提出“各國都在加大科技創新的力度,推動三維(3D)打印、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取得新突破。基於信息物理係統的智能裝備、智能工廠等智能製造正在引領製造方式變革;網絡眾包、協同設計、大規模個性化定製、精裝供應鏈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電子商務等正在重塑產業價值鏈體係;可穿戴智能產品、智能家電、智能汽車等智能終端產品不斷拓展製造業新領域。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迎來重大機遇”。智能革命一定會發端於領先學科和領先企業的,因此,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提出,每個企業都需要一位CAO(Chief AI Officer,首席人工智能官),他們擔負著探索的責任,將人工智能的數據轉換為價值。在未來,沒有人工智能官的企業將被看作舊企業。首席人工智能官做什麼?《智能革命》一書認為,他們要在第一層,有能力從紛繁的數據中嗅到可能有的關聯;第二層,在數據上,CAO及其夥伴需要有場景感知的能力,懂得場景計算。人工智能官應該成為一個布道者和指引者,讓整個企業具備一種的人工智能的興趣和品格。

在書的最後,李彥宏以“美麗新世界、嚴肅新問題”作為全書的結束語,回答了眾多如我本人一樣非信息技術專業人士及社會各界關注的問題。智能革命或將麵臨數字鴻溝的巨大挑戰,或將麵臨現實的數字法律問題,或將麵臨數字權力的重新分配,以及機器人的無用之用和人工智能的二十三條軍規等問題,為我們描述了以年輕人作為人類社會最寶貴財富的新世代、新未來,讓我們對未來世界充滿期待,當然也會產生對智能革命所帶來倫理變化的深深憂思。

注:授權發布,轉載須統一注明來自長安街讀書會公眾平台:changanjie-read。

本期責編:李舒泓

長安街讀書會是在中央老同誌的鼓勵支持下發起成立,旨在繼承總理遺誌,踐行全民閱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學習、養才、報國。現有千餘位成員主要來自長安街附近中直機關及各部委中青年幹部、中共中央黨校學員、國家行政學院學員、全國黨代表、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等喜文好書之士以及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國家高端智庫負責人專家和中央各主要出版機構的資深出版人學者等,書友以書相聚,以學養才。

在第22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之前,經民政部、文化部等相關主管主辦單位報備批複,長安街讀書會牽頭發起成立“全民閱讀促進委員會”,作為全國性的人民團體,該機構將通過開發利用全國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大中院校的全民閱讀文化資源,促進全民閱讀活動深入開展。並以黨建為先導,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支撐,努力繼承周恩來總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遺誌,深入“研讀經典”,讓“全民閱讀”形成人人參與的氛圍,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 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 ·

最後更新:2017-10-19 23:59:03

  上一篇:go 人工智能再迎利好!備受投資領域關注的AI行業需要重新認識!
  下一篇:go 人工智能股首選騰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