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59 返回首頁    go 機器人


人工智能 檢察工作,會碰出怎樣的奇妙火花?

人工智能的加速發展,已經深刻改變人類社會生活。今年3月,人工智能還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將人工智能融入檢察工作,已成為必然趨勢。

那麼,“人工智能+檢察工作”,究竟會碰出怎樣的奇妙火花?快跟著小編到全國檢察機關智慧檢務工作會議上一探究竟吧!

探索“人工智能+司法辦案”

助推提升司法辦案質量和效率

探索典型:江蘇、上海、貴州等地積極運用人工智能,研發智能輔助辦案係統;新疆、西藏等地部署雙語平台和維漢、藏漢翻譯技術試點應用。

探索方式:

重視挖掘人工智能輔助辦案的巨大潛能,推動司法辦案向人機結合模式轉變,實現全業務智慧辦案。

著力探索將證據標準、法律文書、量刑建議、庭審應對等轉化為數據模型或智能平台,為偵監、公訴等司法辦案提供實用有效的輔助支持。

探索逮捕必要性審查、未成年人犯罪風險評估預警、刑事執行監督、民行監督等領域人工智能應用。

加快智能語音建設應用步伐,特別是要加快推進藏漢、維漢、蒙漢雙語智能語音建設,盡快將雙語翻譯APP和手持翻譯終端等應用於司法辦案第一線。

探索“人工智能+監督製約”

促進檢察人員依法規範履職

探索典型:江蘇“案管機器人”;山東省院案件質量智能識別係統。

探索方式:

進一步探索智能監督方式,依靠人工智能開展機械性、流程化、數據型的監督,不斷強化內部監督的精準度。

以優化統一業務應用係統為抓手,強化案件質量、時效等方麵的智能識別功能,對辦案流程進行統一規範設計,對法律適用、辦理期限、業務流程等進行自動評查,提升智能化監督效能。

依托統一業務應用係統,研發智能化的流程監控係統,對辦案環節形成全業務、全流程、全方位的實時動態監管。

依托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研發統一的案件質量評查係統,對辦結的案件重點從多方麵進行全麵、科學、標準、動態的分析評價,深入推進司法規範化建設。

探索“人工智能+司法為民”

拓展司法為民新領域、新渠道、新形式

探索典型:貴州檢察12309網上網下一體化服務平台;江西“檢察為民服務雲平台”。

探索方式:

善於運用人工智能,更好落實便民利民要求,不斷滿足人民群眾零距離溝通、即時性互動、無障礙共享等新需求。

建設統一的檢察為民服務大廳,升級改造智能化檢察為民綜合服務平台,提供更為便捷的信息發布和更加個性化的檢察服務。

積極整合“信、訪、網、電”,升級視頻接訪係統,為當事人提供信訪流程、相關法律規定及可能結果預判等服務,引導當事人形成理性預期。

探索構建“網上檢察院、掌上檢察院、實體檢察院”三位一體的新模式,通過人工智能將司法為民的好經驗好做法集成在智能平台上,通過數字再造,實現更加精準的需求分析和定製化的內容推送。

試點建設網上閱卷中心和遠程聽取律師意見平台,優化辯護人在檢察環節的業務網上辦理功能,智能分析律師需求變化和趨勢,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探索“人工智能+檢察政務”

提升檢察政務管理的科學化現代化水平

探索典型:江蘇“蘇檢掌上通”等。

探索方式:

以電子檢務工程建設為基礎,開發運用智能會議係統、智能崗位素能標準對照分析等項目,打造集“智慧辦公”“智慧隊建”“智慧保障”“智慧決策”等於一體的檢察智慧管理體係。

完善檢察網絡教育培訓平台,推進智慧教育培訓,實現課程智能匹配、素能智能評估,提高教育培訓針對性和實效性。

看完檢察機關對“人工智能+檢察工作”新模式的探索,您是不是也像小編一樣既興奮又期待呢?為人工智能+檢察工作,大大點個讚!

更多本次會議精彩資訊,請關注檢察日報後續報道。

檢察日報全媒體中心出品

策劃丨魏星 魏春華 王治國 張伯晉

文字丨李春薇

攝影丨程丁

編輯丨陳俊丞

最後更新:2017-10-08 07:09:42

  上一篇:go 全國人大代表、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作“人工智能助力智慧檢務”專題報告
  下一篇:go 收購三年之後,穀歌助手將總管Nest智能家居,人工智能競爭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