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359 返回首页    go 机器人


用”人工智能“救命,麻醉治失眠……这些新锐青年医生有高招!

从2013年开始,连续五年,我们从未失约,用一份“金口碑十强好医生”的榜单,为全城献上一份就医指南。

今年,历经近三个月的评选,第五届“妙手仁心.金口碑好医生”评选活动,不仅带来一份“金口碑十强好医生”,也带来一份“新锐青年医生推荐榜”。

医学需要传承。我们从12000多名医生中,选出10位青年医生,从多个维度展现新一代青年医生的价值观,也展现医疗发展的未来。

他们可能不是医疗界中的顶级专家,也不是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名字。但这10位青年的群像,展现出青年医生跨界的眼界、创新的勇气、以及传承医疗人文关怀的力量,从而满足患者的多元化需求。

标签:跨界,不止是医生

曾国军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血管外科兼华西医院院长助理

新锐说:智慧医疗,关爱健康零距离

智慧医疗

让老百姓看病更方便快捷

在医院的全力支持下,曾国军创建“华西创客联盟”,与魏武然、邹炳文、刘畅等华西200多名志同道合的医护人员一起,运用“华医通”、“华西微家“等智慧医疗平台,探索信息化时代的健康之路。

通过手机在线挂号、缴费、图文、语音、视频等一系列互联网手段,与医生进行在线诊疗和咨询,看名医再也不用跑远路、排长队了!

秦朗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生殖中心

新锐说:做一个有人文情怀的医生

THE DOOR创始人

汇聚青年精英打造公益科普平台

秦朗,一直致力于向社会进行(医学公益科普)事业的推动和发展。他于2014创建The Door时代青年公益科普平台,该平台特别针对向社会进行医学公益科普宣传,尤其关注于妇女儿童健康。

THE DOOR时代青年已经成为成都最好的大型知识服务公益平台。秦朗既是医生,也心怀将THE DOOR打造成文化公益大IP的愿景,结合公益事业,真正实现医疗为民,服务于民。

江华

四川省人民医院

急救中心

新锐说:医疗人工智能,让病人在合理的开支内获得更好的医疗效果

医生科学家

用“人工智能”救命

江华,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与灾难医学研究所副所长。他虽然是一名外科医生,却一直致力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研究,用精准大数据让病人的“生命选择题”变成一道数学题:危重创伤病人是保守治疗,还是进行手术,通过江华研发的数据分析系统,可以精确算出患者开展手术的时间以及患者生还几率。

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代替手术刀,他用跨界方式来救人性命。他基于代谢组学和人工智能研究出脑代谢优化亚低温治疗方案,最终让开颅手术的重症患者转危为安。作为国内医疗人工智能的知名专家,江华称,他将继续推动人工智能在未来医疗的运用,帮助医生提高诊疗精确性,也让病人享受更个体化的医疗,并在合理开支内获得更好医疗效果。

标签:创新,医学发展的推动力

易明亮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麻醉科、疼痛门诊

新锐说:精医术,诚医德!

麻醉医生的“微创新”

创造失眠新疗法

易明亮是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麻醉科医生,也是华西医院麻醉科主任刘进的学生。他在麻醉领域中思考和钻研,让麻醉成为一种手段,运用到其他疾病的治疗中,开展“麻醉+医疗”的探索。

易明亮有个新观点,原来我们是为手术保驾护航,而现在我们更关注的是老百姓的生命质量。

于是,易明亮将麻醉用于失眠疾病的治疗,来了一次“微创新”——有30%的人失眠,大多数人都在服用安定类药物,这样容易造成依赖性。易明亮通过超声波,将微量的缓解神经药物,引导至相应位置,缓解病患烦躁情绪,调节人的生理系统,达到治疗失眠的目的。

同时,易明亮医师将麻醉运用到疼痛治疗方面,特别是腰背四肢疼痛。易明亮总结道:“将如同手术般的精准、安全治疗,带到寻常百姓身边,去解决他们最寻常的需求。”

李宇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

正畸科

新锐说:通过自己的知识、经验、智慧完成技术创新,带给行业改变,造福更多患者

掌握数与力的美学

开展技术创新

专业领域的创新创造是李宇的探索追求,他有 “三个首创”:

首创“3E正畸”理念,提出高效、舒适、美观是“理想矫治器”三个标准。

首创“IMSAS”隐形矫治攻略,系统全面归纳隐形矫治正畸设计套路,促进技术推广。

首创“门形辅弓”并获得国家专利。

小发明,大改变,李宇称,作为一名医生,最大的成就感莫过于通过自己的知识、经验、智慧完成技术创新,带给行业改变,造福更多患者。

吕家华

四川省肿瘤医院

放疗科

新锐说: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延长生命

更要保证生命质量

“提高肿瘤细胞放疗敏感性,减少放疗副反应,改善营养状况,是我研究的主要方向。”吕家华称,对于肿瘤患者,一方面要提高放疗精确度和敏感性,另一方面更要重视患者营养状况以保证治疗顺利完成。

吕家华所在的省肿瘤医院放疗科,顺利完成了全球第一个食管癌放疗患者肠内营养多中心研究,解决了食管癌放疗患者营养不良和治疗耐受性差的巨大难题,提高了治疗疗效。该研究2017年获全球最高水准的美国放射肿瘤学年会发言,吕家华代表研究团队赴美国做了精彩报告,并获“Best of ASTRO”及 “ASTRO Science Highlights”殊荣。

吕家华称,当今时代,医疗已走过了简单的治病救命的阶段,生命时间和生活质量对于患者同等重要。

标签:人文关怀,满足患者多元化需求

郑黎薇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

儿童口腔科

新锐说:致力儿牙科普事业,捍卫中国宝宝牙齿健康。未来,请许我们的孩子“一口”灿烂的笑

守护儿童的自信微笑

郑黎薇是孩子口中温柔亲切的“薇薇阿姨”,也是学生眼里雷厉风行的“女神老师”。

她从事的是儿童口腔的工作,治疗的疾病可一点也不“小儿科”,当一个孩子从刚就诊时的满嘴坏牙,到最后可以大声欢笑,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这是郑黎薇作为一位儿童口腔科医生最大的欣慰。

从医七年,因为她的治疗,每年有超过一千名的孩子重获健康的牙齿。

郑黎薇说,目前国内儿童口腔医学发展相对于其他的口腔医学亚专业来说处于新兴阶段,儿童患者数量庞大,却没有足够多优质的医疗资源。“我选择这个专业也是希望在这个领域能够更多的帮助和服务于儿童口腔患者。”

刘自明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胆道外科

新锐说:挥挥手,离开我们,我们最骄傲

让手术更难点

只为患者的美丽需求

刘自明是四川首个、全国第二个开展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外科医生(团队),目前已成功完成30多台这种手术。

单孔腹腔镜手术是指,只在肚脐眼的部位打一个孔,就能完成胆囊切除术,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愈合后由于脐部自然凹陷的遮盖,几乎发现不了有做过手术的痕迹。

刘自明称,“满意地离开医院,和健康地离开医院不同,需要我们医生考虑到病患的各种需求,”而刘自明不断地尝试,挑战新技术,就是为了让病患离开时,能够满意得挥挥手。

刘雁军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普外科

新锐说:不要让肥胖成为阻碍梦想的绊脚石

手术减重

别让肥胖禁锢梦想

300斤重的小丽特别渴望爱情,希望能像普通人一样谈恋爱,结婚生子;530斤重的“中国第一胖”的黄佳鑫,最大的梦想是像普通人一样能生活自理;230斤重的小谢,最大的梦想是大学毕业后能找一份工作....他们把梦想都寄托在了刘雁军博士身上。

从2011年做第1例减重手术起,到现在已经200多例,刘雁军博士用腹腔镜微创技术为很多人实现了梦想,重归正常的生活。刘雁军博士称,这些年来,他一直致力于肥胖教育,体重管理,减重手术,努力不要让肥胖禁锢梦想。

程孝顶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皮肤科

新锐说:做一位善良、温情、体贴的医生,解决患者的痛苦为从医己任!

“鞋带医生”的关爱

程孝顶走进大众媒体的视线,是源于他对病人的关爱。媒体通过这些温情的医患故事,给予了程孝顶很多不一样的称号:“鞋带医生”、 “qq群医生”等。

他常常会在病人做完治疗后,俯身为行动不便的病人穿鞋、系鞋带;也会在下班之后,通过qq群、微信群等社交方式,为病人解答皮肤疾病问题。

正因为他对于患者这份从院内延伸到院外的持续关爱,让全国的患者打飞的到成都找他看病。

在他的信念中,好医生首先要努力钻研医术,不仅仅要治疗患者的疾病,还要治疗患者的心病,经常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痛苦。

新锐医生送福利啦!

福利一:

青年医生现场义诊

福利二

线上问诊,与名医一键直达

具体咋操作?

听小康妹儿细细给你说

最强义诊“天团” 用户节现场义诊

11月25日(周六)

10位优中选优的新锐医生

将来到成都东郊记忆

成都商报全媒体用户节上

组成最强义诊“天团”

时间:11月25日(周六)成都商报第二届“全媒体用户节”线下活动日

地点:东郊记忆

如何参加:1、

点我就能线上报名

每位义诊医生提供50个预约义诊号。在义诊现场,已预约义诊号的市民优先进场,医生先看完预约号后再现场看诊。

“新锐青年医生”在线问诊

亲自来用户节现场不方便,或急着向“新锐青年医生”咨询病情?现在可以在线向他们提问了!

如何在线问诊?

1、

点我就可在线问诊

2、通过四川名医微信公众号进入在线问诊页面,点击您想咨询的医生的“线上咨询”链接,在弹出的页面写下您的问题并提交,即可在第一时间获得医生亲笔回复。

每位医生可在线回答5个问题。

本文记者:李培洋 康耕豪 毛逸 李琴(图据受访者)编辑:曾荷琳

最后更新:2017-11-07 09:18:18

  上一篇:go 机器人大讲堂走进武汉科技大学,助力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研究院成立
  下一篇:go 机器人进隔离病房当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