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
机器人
机器人服务员“中看不中用”?那淘宝无人超市呢
最近,阿里巴巴的淘宝无人零售超市在上海试点,在这种购物模式中,消费者全程无需任何导购员、收银员,一切自助完成。当购物这样的环节被自动化、无人化,身处互联网浪潮中的我们,再一次体会到了科技带来的便利和变革。但事实真的如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么吗?是否像有些业内人士宣称的那样,一大批底层工作将面临人机交替的洗牌?
先说另一个自动化服务的例子,那就是机器人服务员。今日,巴基斯坦某餐厅引入机器人女服务员,一时生意火爆。而在国内,餐厅里的自动化机器人,总体应用的还是比较少。典型的例子就是在2016年广州有两家餐厅引入机器人服务员用于给顾客上菜,看起来很新潮,没错,最后他们全都倒闭了。原因很简单,目前这类“服务员机器人”连最基本的端茶送水都做不好,不仅不能平稳的把菜品送至客户的就餐位置,而且还经常死机,更别说表情单一、肢体动作僵硬、不问不答这些问题了,技术上的智能性和稳定性是导致其无法真正应用于商业实践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机器人服务员在前几年刚刚被尝鲜的时候,也是一样有很多人士认为服务行业的就业人员面临下岗风险,但最后,至少到目前为止,就这个类似于餐厅机器人服务员,不但没有兴起,反倒成为自动化服务的诟病。
回过头来说阿里巴巴的淘宝无人零售超市,全程自动化购物的体验,刷二维码进店、随拿随走、自动结算,一切都是那么智能得让人惊叹。但凡事都有但是,这种全程无服务员参与的购物,真的如你预期的那样好吗?试想一下这样的场景,某个深夜,你走进这样一家无人超市,空无一人,你全程不语不发,默默的拿起几样商品,转身就离开了(款项已经从你的支付账号自动扣款)。随后你发现漏买了一样东西,于是又走进另一家无人超市,还是一样一语不发。如果你恰好还是一个人住,那么某些情况下,除工作日外你的一天几乎可以不跟任何人说话。不是说未来这这样的无人购物不好,而是会渐渐让我们忘却作为人最基本的社交属性,而渐渐会变成形同机器零件般在这个社会中运转着。也许这有点杞人忧天,但不可否认的是,越来越多的智能化技术正在推进这个进程。
机器人服务员与阿里巴巴的无人零售超市,虽然都有取代部分低效工作的优势和便利,但终究取代不了人。在激烈的商业化竞争能脱引而出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打造更加人性化、人文化的综合购物体验,因为这样对消费者而言,更加能感觉受到作为一个真实的人的舒适和尊重。因此,在科技的推动下,未来的商业活动,更加会注重以人为核心的交流体验,而底层的体力劳动、繁琐低效的工作则会交由人工智能机器来完成,这期间会衍生出很多新的“人类工作”,不仅不会造成所谓大规模底层人员失业,而是更能促进相关从业人员往更高水平、更精细化工作内容的转型。
最后更新:2017-10-07 23:18:27
上一篇:
人工智能界的泥石流:自动喂奶神器
下一篇:
人工智能所危及到的几大高危产业都有什么
可穿戴技术+人工智能:上海十院打造急性心梗信息化救治平台
机器人只会干粗活?看完这个,我觉得我离下岗不远了
季卫东: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兼顾法治的技术理性与人文情怀?
热点城市房贷“价升量跌”料延续;“钢铁侠”警告:人工智能比核武器更危险;涉黄APP:20秒“小黄片”做幌子,日入百万
今日Nature:人工智能从0到1,无师自通完爆阿法狗100-0
人工智能存钱罐,估计是智能存,不能取吧!这比放银行都安全啊
徕卡双摄+人工智能,华为Mate 10不再被魅蓝讽为耻辱
中秋到,福利来!机器人大赛门票最后免费送送送!
马云规划中的“智慧医疗”长啥样;神州优车也将站在AI前沿;Zero,人工智能史上的又“一小步”
2017CES前瞻:自动驾驶、人工智能、VR将成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