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20 返回首頁    go 機器人


機器人真的能代替人類嗎?

自從智能機器人阿爾法以絕對優勢占勝了棋壇高手之後,世界驚唿一片。

於是,就有人得出結論:人類終會被機器人所代替,機器人終將成為地球的霸主,並就此憂心忡忡,慌恐不安。

但在藍狐看來,這是一個典型的“杞人憂天”式的顧慮。

首先,這裏涉及到一個關聯物種的順序問題。

就像我們至今仍爭論不休的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一樣,人類和機器人自然也存在著誰先誰後的問題。

如果說,雞是由低蛋白到高蛋白,再到原始的低等生物,然後進化到高等生物,最後才演化為可以下蛋的雞的話,那麼,機器人便是由人類不斷研發、不斷改造、逐步完善並不斷走向成熟的過程。

顯然,是人創造了機器人,而不是機器人創造了人類。機器人無類多麼聰明、多麼智慧,它都是人類製造出來的機器和產品,是人類勞動的結晶。

隻有智慧的人類才會創造出智慧的機器人,才會創造出世間的奇跡。所以,莎士比亞說人類是“萬物的靈長”。

其次,機器人缺乏人類特有的情感。

人類是有血有肉的生物,生命蓬勃,熱血沸騰,具有喜、怒、哀、樂、懼等獨特的自身體驗。

除過用語言表情達意之外,尚有“眉目傳情”等肢體語言。而機器人是沒有生命的機器,無論其外表做得怎樣像人類,那怕有肉質的彈性,有漂亮的頭發,有靈活的眼睛,有誘人的肌膚,它的內髒仍然是冷冰冰的金屬部件,是密密麻麻的集成電路,它的“大腦”思維完全是靠編碼程序來進行的。

即使給人類匹配上機器人“妻子”或“老公”,人類也隻能通過程序向對方發出指令,以實現人的願望和要求,而對方絕不會通過你的眼神、語氣或暗示等主動地迎合你。

第三,人類和機器人是同步演進的。

人類替代恐龍成為地球之主,這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地球上人類的出現,使其它一切生物變得黯然失色。

然而,人類的發展至今有數千萬年的曆史,而機器人的出現,隻是近幾年電子科技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兩者年歲差距過大。

人類仍在不斷的進步中,頭腦會變得越來越智慧,而機器人也在不斷地更新換代,會變得越來越前衛。

但不管怎麼說,機器人總是在人類的大腦變得聰明之後才變得“聰明”的。雖然就某一方麵看,機器人似乎比人類更聰明、更具有洞察力和辨析力,但它的“大腦”卻是人類設置的。

就說阿爾法戰勝棋手這一事吧,從表麵上看,機器人的確是太聰明、太強大了,但仔細一想,又覺得不難理解,棋格是有定數的,大數據下的各式棋路和應對招數,人腦的運算能力、預測能力豈是電腦的對手!此所謂各有所長。

如果真的有朝一日人類創造出了可以隨意支配自己的機器人,人類蜷縮為機器人的仆役,那可就熱鬧了,那個古老的關於上帝的二難推理就要重新上演了:萬能的上帝能不能創造出比他聰明的人?

說能,上帝是無能的,創造的人居然比他還聰明;說不能,上帝也是無能的,竟然連比他聰明的人也造不出來。

借用這個推理,那麼,人類究竟是聰明呢還是不聰明?

說聰明吧,連個比他聰明的機器人也造不出來;說不聰明吧,創造的機器人比他還聰明。

但估計這個二難推理是不會有了,人類永遠是人類,機器人永遠是機器。

如果喜歡別忘了在下麵點個哦,轉發親朋是最好的支持與鼓勵

最後更新:2017-10-08 02:35:15

  上一篇:go 智能手機 人工智能:隨時隨地檢測腦震蕩!
  下一篇:go 走心!你寫一個字,機器人為你的老師獻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