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
機器人
機器人將徹底取代人類勞動?看看曆史就知道,沒門
文 | 獵雲網(ilieyun)Kate
2535字,約6分鍾閱讀
獵雲君:本文的作者為Moshe Y. Vardi。他是傑出的計算工程教授,也是萊斯大學肯尼迪信息技術學院的主任。全球化、自動化、人工智能等的出現和發展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麵麵。這種變化使得人們對自己飯碗產生了擔憂。然而,回顧曆史,用工業革命的例子作為借鑒,變革固然會帶來變化和調整,但是機器並不會完全取代人類勞動,隻是調整的過程可能是痛苦且長時間的。
隨著自動化和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許多人開始擔心將來人工勞力會漸漸被取代。擔憂者發出質疑,如果將來成千上萬的人沒有了工作,那人們將來要做什麼?人們要如何供養家庭?到時候,整個社會為適應這種變化,要做出什麼樣的改變?
許多經濟學家表示,這完全是無謂的擔心。他們指出了過去在工作任務和勞動力市場方麵所發生的轉變,尤其是在18世紀到19世紀的工業革命期間,這些轉變也沒有造成重要的社會動蕩或者是廣泛的痛苦。這些經濟學家表示,即使科技技術對人們現在的工作造成了破壞,人們可以找尋其他的工作。正如一個經濟學家所說的那樣:
“從工業時代的黎明開始,人們就一直擔心科技技術的變革會導致大規模的失業。新古典經濟學家預測,這種情況並不會發生,因為人們會去找尋其他的工作,盡管可能在這之前會有一段長時間的痛苦調整。總的來說,這樣的預測的準確性已經得到了證實。”
他們預測的長時間的痛苦調整是完全正確的。工業革命的餘波涉及到了兩大共產主義革命。在那時,死亡人數達到了1億人。現代社會福利國家的穩定影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才出現,這大約是在18世紀初工業革命之後的200年。
如今,全球化和自動化大大提高了公司的生產力,許多工人的工資停滯不前。自動化和人工智能技術的增強意味著更多的痛苦將隨之而來。是不是這些經濟學家在預測未來的時候將曆史記錄最小化了,從而為了告訴我們不要對擔心未來,因為在一兩個世紀裏,事情會忘更好的方向發展?
達到一個轉折點
為從工業革命中吸取經驗教訓,我們必須把它放在適當的曆史背景下去研究它。工業革命是一個轉折點。在工業革命之前的數千年裏,經濟的發展幾近於零,通常是隨著人口的增長而增長。農民們種植食物,鐵匠們製作工具,但是,來自早期農業社會的美索不達米亞、埃及、中國及印度的人們已經認識到了17世紀的歐洲。
但是,在18世紀,蒸汽動力和工業機械出現了。於是,經濟活動便開始隨之騰飛。僅僅幾百年的時間,發展的規模就與之前的大不相同了。現在,我們處在一個相似的轉折點上,有些人稱之為“第四次工業革命”。過去所發生的一切與未來的生產力和盈利潛力相比也許就變得微不足道了。
預測錯誤
我們很容易就低估了全球化和自動化的影響,我之前就預估錯誤過。2000年3月,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見頂,然後崩盤,在接下來的兩年裏,市值蒸發了8萬億美元。與此同時,互聯網的全球傳播使軟件生產的離岸外包成為可能,這使得人們對信息技術工作的擔憂正在逐漸消失。
計算機機械協會擔心這些因素對計算機教育和未來就業的影響。我參與共同主持了它的研究小組,該研究小組在2006年報告說,沒有真正的理由能夠讓人相信計算機行業的工作正在從發達國家轉移出去。過去十年的時間也證明了這一結論的正確性。
然而,我們的報告承認,貿易收益可能在分布上會大有不同,這也就意味著某些個人和地區會獲益,而另外一些人和地區則會損失。而這僅僅隻是針對信息技術行業而言的。如果我們縱觀全球化和自動化對經濟所產生的更廣泛的影響的話,可能我們能看到更大的變化,甚至是當時的情況。
蔓延到製造業
不論是在工業革命期間,還是在當下,首先影響到的就是發達國家的製造業。用技術代替了人力勞動後,從1995年到2015年,美國的製造業生產率大約翻了一番。結果,雖然美國今天的製造業產出基本上處於曆史高位,但就業率在1980年時達到頂峰,自1995年開始就急速下降。
與19世紀不同,全球化和自動化的影響蔓延到了發展中國家。經濟學家Branko Milanovic的“大象曲線”顯示了世界各地的人們在1998年的收入水平,他們的收入在2008年的時候增加了。雖然極貧人口的收入處於停滯狀態,但新興經濟的收入增長使得數億人擺脫了貧困。處於收入頂端的人們也同樣獲益於全球化和自動化。
但是,來自發達國家的工人階級和中產階級的收入則停滯不前。例如,在美國,經通貨膨脹調整後,今天生產工人的收入基本處於1970年前後的水準。
現在,自動化也進入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當中。近來,國際勞工組織的一份報告稱,在東南亞的920萬紡織和製鞋工作中,超過三分之二受到了自動化的威脅。
清醒麵對問題
除了蔓延至全世界,自動化和人工智能開始遍及整個經濟。會計、律師、卡車司機甚至是建築工人等工作在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時候基本上沒有受到什麼影響,但是,如今,這些工作將發生很大的變化,即使不會完全被電腦所接管。
直到最近,全球受過教育的專業階層還沒有意識到在發達國家的工人階級和中產階級身上所發生的情況。但是現在,這些情況將發生在他們自己身上。
這產生的結果將是驚人的、具有破壞性的,並且還可能是長期的。過去一年裏政治的發展清楚地表明,共同繁榮不可忽視。現在,很明顯的是,英國的脫歐公投和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的選舉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經濟上的不滿而造成的。
我們目前的經濟和社會仍然將發生顯著改變,沒有什麼簡單的修複或適應可以用來減少影響。但是,當試圖根據過去來對經濟作出預測時,值得我們記住和實踐的是以色列著名經濟學家Ariel Rubinstein於2012年在他的書作《經濟學寓言》中所提出的警告:
“我著迷於否認任何主張經濟模型得出了真實價值的結論的解釋。”
Rubinstein的基本主張是經濟理論告訴我們的是更多關於經濟模型的東西而不是經濟現實。這一主張是一種警告。他警告我們,在對未來進行預測時,我們不應該僅僅隻聽經濟學家的一麵之詞,我們應該也聽聽曆史學家的言論。曆史學家們常常能夠從更深刻的曆史視角來作出預測。自動化將會從多方麵極大地改變人們的生活,這個過程可能是痛苦而持久的。
END
最後更新:2017-10-08 02: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