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993 返回首页    go 机器人


危机逼近!人工智能时代,只有一种人能够生存!

人工智能越来越咄咄逼人了!

首先,在这里,每个人都先给自己做个检讨:

1、海外劳工是否比我更便宜?

2、计算机是否比我更快?

如果你两个都回答:是。

那么你麻烦大了。今天光是糊口,都须具备海外知识工作者无法以低薪提供、计算机无法更快完成的工作能力。

更不用说,你还是拥有伟大的志向。

OK,唯一的解决办法:

从现在开始,你必须培养“高感性”和“高体会”的工作能力。

高感性——指的是观察趋势和机会,以创造优美或感动人心的作品,编织引人入胜的故事,以及结合看似不相干的概念,转化为新事物的能力。

高体会——则是体察他人情感,熟悉人与人之间微妙互动,懂得为自己与他人寻找喜乐,以及在繁琐俗务间发掘意义与目的的能力。

如果你觉得太抽象,就请来看三个例子:

1

以医学院来说,长期以来都是成绩最好、分数最高、分析能力最强者汇聚的大本营。但如今美国的医学院课程,却正经历二三十年来的最大变革。哥伦比亚大学和其他学校的医学院学生需要上所谓的“叙事医学”,因为研究显示虽然计算机也具诊断能力,但正确诊断很重要的一部分,却是聆听病患对病情的描述。在耶鲁大学医学院,学生必须到耶鲁英国艺术中心培养观察能力,因为懂画画的学生通常也擅于辨认病情的微妙细节。在此同时,全美有超过五十所医学院在课程内加入了性灵科目。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安排了一套住院体验课程,让二年级学生模拟生病,在医院里过夜。为何要让学生演戏?“是为了让医学院学生体会病人的感受”,校方表示。费城的杰佛逊医学院甚至增设了一项医生评比指标──同理指数。

2

日本从二次大战废墟中重新站起,靠的是大力鼓吹左向思考,但如今连日本人也开始重新检讨他们的国力根本。虽然日本学生数理成绩领先全球,但许多日本人怀疑过度强调教科书的教育方式可能已经不合时宜。因此日本当局正在重新改造过去自豪的教育体系,以培养学生发挥创意、艺术品味和趣味性。也难怪,因为近些年来日本最赚钱的出口项目不是汽车,也非电子产品,而是流行文化。另一方面,有鉴于年轻学子面对巨大的课业压力,日本文部省也鼓励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目标。

3

还有一个大型跨国企业通用汽车的例子。几年前,通用找了一位叫罗勃·鲁兹的人来担任高层主管。鲁兹不是那种跟着感觉走、满口艺术品位的人。他满头白发、满脸风霜,年纪七十好几,美国三大车厂的主管他都做过。他看起来像个陆战队军人,事实上也真的是陆战队出身。他喜欢抽雪茄,自己开飞机,更深信全球暖化是环保人士编的鬼话。可是当鲁兹接下通用的职位,《纽约时报》请教他将采取何种新的经营方针时,他竟这么回答:“我强调右脑…我认为我们属于艺术产业。我们的产品是艺术、娱乐、行动雕塑。只是凑巧也是交通工具罢了”。

好好想想这句话。通用汽车代表的还不只是信息时代,而是更古早的工业时代,这样一家企业的主管,竟然自称是艺术产业。

而且这位带领通用进军右脑世界的人,竟是年逾七旬、浑身阳刚味的前任陆战队员。

回头看信息时代的职场明星——计算机程序设计师。随着公式化的软件编写工作外移,具备高感性的软件工程师将变得分外抢手。低阶工程师接手程序写作、维护、测试和改版作业同时,感性时代的软件人员将着重在创新和产品差异性。这些产品也需要被推销和包装给客户,经历市场竞争,凡此均非一纸规格单所能解决,而必须仰赖创意、个人魅力和直觉,比如下面这把壶:

未来,最重要的是关怀、照护、鼓舞他人的能力,所谓的“关怀职种”——包括咨商、看护、第一线医疗服务——目前正是急需人才。

这个世界原本属于一群高喊知识就是力量、重视理性分析的特定族群——会写程序的计算机工程师、专搞诉状的律师和玩弄数字的MBA。但现在,世界将属于具有高感性能力的另一族群——有创造力、具同理心、能观察趋势,以及为事物赋予意义的人。未来社会最需要的不是分析而是综合——综观大趋势、跨越藩篱、结合独立元素成为新好产品的能力。

我们正从一个讲求逻辑与计算器效能的信息时代,转化为一个重视创新、同理心,与整合力的感性时代。

不错,人工智能虽然日益逼近,但是高感性人群却可以长存,而且他们将驾驭人工智能,成为下一个时代的统治者!

最后更新:2017-11-01 04:28:21

  上一篇:go 人工智能时代来了,线下媒体真的out了吗?
  下一篇:go 人工智能助力领先,华为Mate 10有秘密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