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6
機器人
日本老齡化危機愈加嚴峻,機器人產業發展持續提速
導語:
在老齡化危機日趨嚴峻,經濟發展陷於疲軟的不利狀況下,對於機器人的需求不斷提升。因此,日本機器人產業近年來不斷加速擴張,不僅滿足勞動力空缺,而且也拉動了日本經濟的發展。
日本從1970年進入老齡化社會,24年後轉型為老齡社會,目前已經成為超老齡社會。伴隨人口老齡化的不斷發展,人力資源和護工人員日趨短缺、捉襟見肘,日本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遭遇了重大挑戰,老無所依問題相當突出。勞動力短缺越來越成為日本經濟增長的“瓶頸”,也加劇了日本經濟結構的不均衡和脆弱性。
為了應對愈發嚴峻的老齡化危機,日本開始重視提高女性在就業中的比例,以挖掘勞動人口潛力,一定程度上緩解缺乏勞動力的巨大壓力。
日本麥當勞就推出了專門針對女性的招聘活動。在其網站上上,麥當勞向潛在的女性員工解釋她們的靈活工作時間、工作福利、成長可能等內容。不僅如此,麥當勞還專門推出了半小時的工作體驗機會。女性可以在麥當勞網站上登記,選擇想要體驗的門店和時間,去門店裏用30分鍾試一下自己適不適合在麥當勞工作。
除了挖掘女性勞動力潛能外,日本發達的機器人產業更為其提供了多樣化選擇。其實,日本機器人產業之所以能在全球居於領先地位,其背後的重要推動力就與人口的極端老齡化所帶來的剛需有關。
作為發展人型機器人的先驅之一,日本不斷製作出不同類型的機器人,從工業機器人到家用機器人,不但能夠協助日常生活,還能為人類提供娛樂服務。
日本生產的各式服務機器人可以幫助人類吃飯、喝水、取東西,甚至可以精細到修眼睫毛,給生活帶來很多方便,使老年人、殘疾人生活能夠實現一定程度的自理;日本開發的智能機器人具備感知和情感功能,可以對語言和肢體動作作出回應;未來,日本還將研發會講故事的機器人、能唱歌跳舞的的機器人、銷售員機器人等。
為了擴大機器人在公共場所的應用,進一步推動機器人的社會化使用,日本經濟產業省在2017年度“機器人引入實驗項目”中選定了京都旅遊景區的55個項目作為試點,支援這些旅遊相關機構引進夏普公司製造的機器人“RoBoHoN”。
此外,為解決國內的兒童托兒所勞動力短缺問題,日本一家位於東京的新創企業正在測試一項新服務,利用機器人以及傳感器來分擔托兒所老師們的工作。日本兒童照護公司Global Bridge Holdings正與群馬大學的學者合作,欲開發一套能減輕托兒所老師負擔的係統。在全國人力短缺的情況下,許多托兒所老師工作過度而勞累不堪。
這項合作計劃推出一台名為Vevo的熊型機器人,會認得兒童、打招唿,以及用體溫計幫兒童量體溫。在午睡時,內建在幼兒床的傳感器可以監測心率以及身體動作,以確定孩童仍有唿吸。若偵測到異常情況,警報係統會直接通知老師。
如今,世界四大機器人製造商就有兩家是日本企業。在安川與發那科兩大巨頭的帶領下,日本在全球產業機器人市場中所占份額已經超過50%。
可見,機器人在日本的作用正愈發重要,不僅成為日本應對老齡化社會趨勢、緩解勞動力危機的主要手段,更成為日本經濟維持發展態勢、立足國際科技競爭的核心產業。未來,日本在機器人領域的領先優勢還將繼續保持,難以被輕易超越。而對於中國來說,日本的現狀與發展經驗都值得我們參考,以更好地應對老齡化問題,並推動我國機器人產業的加速發展。
文章來源:中國智能製造網
最後更新:2017-10-08 08:4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