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機器人
AI時代來臨!人工智能已寫入十九大報告
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人工智能作為科技領域最具代表性的技術,在中國取得了重大的進展,被寫進十九大報告中。
2015年7月,國務院發布《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將“互聯網+人工智能”列為其中11項重點行動之一;2016年3月,“人工智能”一詞寫入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2016年5月,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中央網信辦4部委聯合發布《“互聯網+”人工智能3年行動實施方案》;2017年3月的全國“兩會”上,“人工智能”第一次正式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
2016年是AI60年,中國人工智能學會聯合近30家學會共同發起了AI60年係列活動,當年AlphaGo擊敗李世石,AI正式崛起;2017年則更成為了AI的爆發年。在這一年間,眾多AI技術湧現,給人們帶來了認知上的衝擊。人們對於人工智能的認識,不再局限於高深莫測的描述,而是被更為具象化的實物和可體驗的應用所取代,各類人工智能交互媒介已經開始走進千家萬戶。
全球AI已經勢不可擋,中國人工智能的腳步也未曾停歇。在今年6月的夏季達沃斯上,人工智能就已經成為會上被反複討論的一個世界級熱門話題。有專家預測,2030年中國或成人工智能最大受益者。在深入分析2016--2030年人工智能將帶來的各經濟增長數據中,大於50%的增長將歸功於勞動生產力的提升,其他主要來自人工智能激發的消費需求的增長。這也正代表了中國人工智能的發展正在惠及全球。
今年7月,國務院頒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通知》,引爆了中國AI圈,“規劃”不但提出了3 大戰略目標、4 大重點任務,還給予了再資源配置、保障措施以及組織實施上的指導意見,為在中國發展的所有產學研機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力度支持。
今年10月,人工智能再一次被寫進十九大報告。具有“新時代,新思想,新目標,新征程”意義的報告中提及了四十個新提法新舉措。其中一項講到:“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現代化經濟體係,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係質量作為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瞄準國際標準提高水平,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培育若幹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群。”
自2015年開始至今,人工智能一次次的被國家重大活動及重要綱領報告提及 ,人工智能正在登上中國乃至世界的舞台。人們已經真正的意識到“誰能引領人工智能,誰就掌握人類的未來”這一趨勢。全麵智能化的未來已不再是一種虛構,AI人才也正在成為未來時代人才的爭奪焦點。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毅曾表示:人工智能技術是潤物無聲進入人類社會的,它不像以前蒸汽機原子能那麼驚天動地,給一點東西就不得了。所以說,人工智能什麼時候改變社會?我可以說,現在已經在變化了。
在人工智能經曆過三次起起落落的60年間,中國人工智能在現階段可謂真正趕上了利好時代。對於中國而言,現在正是把握機遇,在彎道上超車的新契機。而對於以華工啟明星為代表的少兒科創教育品牌而言,也正是我們發力輔助中國人工智能奮進的新契機。為祖國的科學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華工啟明星歡迎各位交流合作
2017 華工啟明星 保留所有權利
最後更新:2017-10-25 15:4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