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45 返回首頁    go 機器人


央行科技司原司長陳靜:人工智能有望解決我國金融風控依然薄弱的難題

雷鋒網報道,日前,“第三屆(2017)中國普惠金融大會”在京舉行。大會通過政策解讀、趨勢探討、案例分享等方式探討“踐行普惠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這一主題。雷鋒網獲悉,國家信息化專家谘詢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原司長、金融科技創新聯盟指導委員會主任、互聯網金融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陳靜在主題演講中提出,應積極推動人工智能在金融風險中的應用。

防止發生係統性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而金融風險的防控與監管一直是世界難題,建立風險的智能預警防控體係十分及時和重要。陳靜指出,我國金融風險監管信息化雖然取得了顯著的進展,但仍然是金融信息化應用的薄弱環節,主要反映在應用水平不高,現代科技不適應金融風險尤其是係統性風險防範預警的要求。

而近年來火熱的人工智能給防範金融風險帶來了新可能。陳靜表示,“人工智能應用很有希望將金融風險預警能力提高到嶄新的水平。其中也麵臨著眾多困難,需要金融機構、監管機構以及人工智能、大數據相關的企業、科研機構等,團結奮鬥,共同努力。”

以下是陳靜演講原文,雷鋒網作了不改變原意的編輯:

金融風險監管信息化的進展與難題

我今天的題目叫作“積極推動人工智能在金融風險當中的應用”。最近有關金融發展和金融科技有兩件重大事件。第一就是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召開,國家最高領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金融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防止發生係統性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第二件大事是國務院下達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加快推進產業智能化升級,發展智能金融。建立金融大數據係統,鼓勵金融行業應用智能客服,智能監控等技術裝備,建立智能預警與防控體係。

其中提到要建立風險的智能預警防控體係十分及時和重要。黨和政府也是高度重視,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風險尤其是係統性金融風險危害巨大,金融領域風險點多麵廣隱蔽性、突發性、傳染性危害性強,一旦發生係統風險,金融體係運轉失靈,導致全社會經濟持續的混亂,甚至發生嚴重的政治危機。比如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形勢觸目驚心,不到半年時間裏邊,原油價格147美元跌到33美元。美國倒閉了1471家對衝基金,全球超過6000家對衝基金倒閉,超過三分之二。平時幾十萬億美元現金流動市場流動性嚴重不足,美國政府為拯救政府超過7萬億美元。陷入了長時間的重度衰退,因此黨和國家一直高度重視金融風險,尤其是係統性金融風險的防範。

到目前為止,金融風險的防控與監管是世界難題。為什麼發生金融危機,金融危機是否可以避免,關於這些問題,國外有專家認為,金融危機是永恒的現象。但是多數專家都認為,金融危機有周期性,達成的共識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十分負責,設計金融宏觀政策經濟體係的脆弱性,金融監管失敗,以及社會利益和國家的博弈等等。

現在信息技術在風險防控中發揮著作用,其中人民銀行完善金融監管實現貨幣政策、反洗錢監測、國家外匯管理等功能。同時其他金融機構也有很好的進展,首先是各金融監管部門建立了較完善包括市場準入、退出,非現場監管,現場檢查,風險預警等監管業務的金融監管信息係統,建立了轄區金融監管係統,采取轄區內金融機構的數據集中進行處理。金融監管工程由人民銀行牽頭,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共同參與,是國家十二金重點信息化建設項目之一。

綜上所述,金融風險監管信息化雖然取得了顯著的進展,但仍然是金融信息化應用的薄弱環節,主要反映應用水平不高,現代科技不適應金融風險尤其是係統性風險防範預警的要求。

人工智能在金融業的應用

介紹一下人工智能及應用的興起。1950年圖靈提出圖靈測試,第一次給出了檢驗計算機是否具有智能的哲學定義,1956年美國下級學術會議上有關專家提出了人工智能,作為交叉學術的名稱,標誌著人工智能誕生。人工智能就是要實現所有目前隻能借助人類智慧才能完成的結果,人類的感知、認知交互能力與人類協同工作以減低工作量,改善生活的品質,這是不斷的追求科學幻想。

回顧人工智能發展曆史,到目前為止經曆了三起兩落。第一起是1956年到1974年,第一次落是1974年到1980年;第二起是1980到1987年,第二落是1987到1993年;三起是從1993年到現在。其中包括1997年IBM深藍戰勝世界象棋冠軍,去年阿爾法狗打敗了圍棋冠軍,人類生活進入大數據驅動智能發展和認知智能階段。人工算法進入商業領域,開始展現普遍性的趨勢,走到數據挖掘、工業機器人、物流、銀行業務中去。

人工智能在金融業的發展應用現在發展比較快,首先是機器學習、神經網絡和知識圖譜。對財務進行建模,利用回歸分析進行傳統機器學習算法預測交易的處理。應用大多集中在風控和征信領域,需要將不同來源的數據結構化、分析化數據整合在一起。第二大應用領域是金融反欺詐。比如說分析信用卡的數據,識別欺詐的交易等等。

此外,AI還能應用於授信決策、智能投顧等方麵。還有機房巡檢機器人、網點機器人,以及銀行常用的網點服務機器人。

為什麼AI能在金融風控中發揮作用?

那麼,人工智能能否在金融風險的防範與監管中發揮重要作用?穀歌阿爾法狗戰勝圍棋世界冠軍,這給我們金融行業,給金融科技帶來重大的啟示。圍棋組合變化多端,舉全世界計算機之力也不可能窮局。但是事實上阿爾法狗深度學習了三千萬盤的圍棋棋譜,改進了算法,在大數據和高性能計算支持下,實踐證明他的智能推理遠遠超過了人類的領域。

這使我聯想到,原因十分複雜的金融風險問題。金融風險防控與監管仍然是公認的世界難題,人工智能協助我們解決這個世界難題嗎?我認為是大有希望的。原因有幾方麵:

第一,八百多年以來金融發展的研究發現,金融風險和金融危機的產生有標誌性的特征,有一定的規律。世界範圍內積累了浩繁的數據,而現在缺乏切實的數據分析來掌握其必然性。

第二,金融監管部門和金融機構信息化已經有了相當好的基礎,積累了大量風險的相關數據,同時擁有高性能計算能力,僅僅缺乏智能化深度學習,深度分析的能力。而業界認為,加載了高性能計算的支持的新一代人工智能,與當前金融行業麵臨的情況是高度互補的。

當前人工智能應用很有希望將金融風險預警能力提高到嶄新的水平。但是這有很大的難度,需要金融機構、監管機構以及人工智能、大數據相關的產業、企業還有相關的科研機構等等,團結奮鬥,共同努力。

在這個過程中,監管能做什麼?

最後提一點風險防範監管中的建議。第一是我們金融機構和監管部門將人工智能提到議事日程,監管部門建立和完善雲計算、大數據的環境與平台,金融機構切實加強與相關企業、研究單位、院校合作,將人工智能在金融尤其是風險防控方麵的應用納入監管範疇。最後我們要高度重視人才隊伍的建設,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最後更新:2017-10-08 09:13:52

  上一篇:go 研究:人工智能有多聰明?6歲小孩都比它聰明
  下一篇:go 中國“機器人大軍”,把老外嚇呆了!但更嚇人的還在後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