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
機器人
用竹子瓦片做材料、機器人蓋房,中國設計師作品點亮世界建築展
認識大神之前,咱們先來過過眼癮
點擊播放
GIF/1746K
機器人縫紉板材
點擊播放
GIF/1379K
機器人砌牆
點擊播放
GIF/60K
他還在《101次求婚》給林誌玲造了一個家
最近,他帶著作品亮相芝加哥建築雙年展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城市建設發展的速度堪稱世界之最,在這樣的大建設浪潮中,中國建築業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基於這樣的時代大背景之下,大型紀錄片《匠·新》通過講述大家所熟悉的知名建築背後的人文故事,也逐一展開當代建築大師的人物群像。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位正是本紀錄片即將要播出的建築大師之一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建築係教授,創盟國際(Archi-Union)創始人,袁烽。
最近,他受邀攜近年作品參加芝加哥建築雙年展,開幕當天即被美國當代設計雜誌SURFACE評為140多家參展單位中TOP11的必看亮點。
芝加哥建築雙年展是北美最大的建築盛會之一。
這個展會來源於1977年建築師StanleyTigerman在芝加哥組織的一次曆史性會議,他邀請到美國頂尖設計師來此探討設計領域的當前狀態。
芝加哥雙年展的宗旨是力求在建築設計領域內,突破性實踐如何解決當今社會的熱點問題。
今年展會邀請了來自全世界20多個國家140多家建築公司和藝術家參展,其中有3家單位來自中國,袁烽創辦的創盟國際(Archi-Union)就是其中一家。
他用竹子、瓦片、木頭和青磚做材料的參展作品
池社,位於上海市徐匯區龍騰大道2555號。
該建築的使用單位是一家藝術團體,原訴求是:在破敗不堪的老建築的基礎上實現空間最大利用率、協調整體環境、同時實現一種與其所承載的藝術使命相匹配的表達形式。
該建築作品提供了一處精致且豐富的複合藝術空間,在緊湊的建築內疊合了展示收藏、創作討論、休息交流等多重藝術活動場所。在上海徐匯西岸文化藝術示範區內,它以特有的空間重生的藝術表達代表了一種現實主義的態度。
FAB-UNION 藝術空間,同樣位於上海徐匯濱江西岸文化藝術區。
這是一棟隻有300 多平方米的小建築,設計之初為了減少整體投入,提高空間利用率,建築在橫向上劃分成兩個長向空間。支撐點除了兩側牆體,樓梯則成為了整個建築唯一的中部支撐點。通過豎向交通空間的巧妙布局,將重力進行引導,使得樓梯空間成為交通和結構的雙重建築元素的結合體。
不僅如此,樓梯在視覺上的變化,實際上也是重力的傳導。
空間和形體互相製約且彼此平衡,同時也為空間的使用提供了更多選擇。
正向視角上,建築界麵相對透明,這樣使得建築結構在外部也能得以表現。
竹裏,是2017年初在四川崇州道明鎮完成的一個鄉村建設項目。
竹裏的功能是鄉村社區文化中心,整個片區的建築功能包括展示、展覽、會議、民宿,以及餐飲、娛樂等多項功能。
設計上試圖自然地融入原有場地、周圍村落以及自然生態資源,探索城市與新型鄉村建設的互動,實踐新的建造技術與當地手工藝的緊密結合,以及將傳統建造技藝與預製工業化建造技術等不同層麵的問題,實現更好的融合。
認識袁烽和創盟國際Archi-Union
創盟國際在這次參展主題為:機器人工藝 – 用傳統材料創造新曆史 / Robotic Craftsmanship—MakingNew History with Traditional Materials
通過三個近年來完成的實踐項目(池社、FAB-UNION 藝術空間、竹裏鄉村社區文化展示交流中心)來展示建築數字化設計方法與傳統中國文化的結合,圍繞“參數化建構”、“機器人建造”以及“綠色建築產業化”等目標,實踐自然、城市與建築的共生關係。
其中在“竹裏”的建造上,是一次裝配式建築的試水。設計圖紙和各項建築材料的技術參數確定後,“竹裏”的建築構件全部在建材工廠“打印”完成。各個建築構件運抵現場後,1000多平方米的建築,52天的時間就“組裝”完工,又一次代表了中國速度。
後記
長久以來,中國人都普遍缺乏文化自信。無論是技術、產品、服務,還是人才,都相信國外的好。我有一次看到一位設計師朋友做企業網頁的banner,設計畫麵上都是外國人。我就問他,為什麼要展示那麼多外國人在中國的網站上。他的回答居然是,在中國人眼裏外國代表著先進,我用外國人代言作為這方麵的心裏暗示,該公司的產品和技術自然就與先進關聯起來了。他的回答讓我非常震驚,除了對他洞悉用戶心理的專業之外,更是驚歎國人文化不自信的中毒之深。
因此,我也更加支持《匠·新》或者類似的宣傳題材,因為我們將會通過這種方式讓更多的中國人知道,中國從來不缺乏匠心精神和頂級大師,中國也可以做到世界先進,也能創造歪果仁們到達不了的奇跡。歡迎持續關注《匠·新》紀錄片,為中國文化自信加油,為中國加油!
圖為袁烽正在向外國記者講解作品
講述建築背後的人文故事
展現當代建築藝術大家的人文畫卷
四十集大型紀錄片—《匠·新》正在熱播
關注公眾號:建築匠新查看往期播放看
最後更新:2017-10-08 06:3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