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
機器人
人工智能蓬勃發展,教育、教師的地位必將越來越重要
第一次工業革命是蒸汽機的時代,蒸汽機的發明帶來了生產效率的極大提高和交通工具的巨大變革。第二次工業革命使人類步入了電氣化時代,即使是現在,沒有電人類必將陷入癱瘓和災難。
第三工業革命以生物醫藥、航空航天、互聯網發展等為標誌,將人類帶入新的時代,尤其是互聯網的發展。比如當下的中國,沒有網絡必將寸步難行。資訊不再靠報紙廣播,電視看的越來越少;打車、外賣、購物靠手機,出門不用帶錢包,掃碼就能騎車出行等等。
互聯網的發展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無以複加的地步,人類下一步的發展方向在哪兒?3D打印、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你可以暢想未來的世界,出門有無人駕駛汽車、飛艇等,還沒下班遠程控製家裏的空調、熱水器、電飯鍋、炒菜機,到家溫度剛剛好省去了半小時的預冷預熱過程。到家就可以洗上熱水澡,飯煮好了菜炒好了,吃完飯碗筷一丟,自動洗碗機就派上用場了。家裏的衛生由智能機器人打掃,它還可以做些簡單的家務。
去工廠裏上班,整個車間很少見到人,大部分都是機器人在工作,設計、製造、維修機器人將成為新興的產業。馬路上商場裏很少見到清潔工,機器一過整潔幹淨。輸變電線路巡查由無人機完成,工地裏搬磚由機器人完成。它們還會砌牆粉刷,蓋房子就像搭積木一樣。
農業也將更加智能化,從播種到水肥控製、噴灑農藥、收割等全部由機器完成。語音輸入直接打印成文字,打字員文印員失業。同步翻譯隨著機器詞匯積累,語境學習、場景應用的深入,翻譯官必將失業。無人機、機器人運用,什麼送快遞的送外賣的必將失業。
未來的世界必將如馬雲所言,很多低端的、簡單的、重複操作的、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必將失業。怎麼辦?火車的到來馬車夫失業了,自行車汽車的發展拉黃包車的失業了。新媒體的到來傳統媒體的從業人員失業了等等。大家放心,有失必有得,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如何適應新舊的轉換和更替?未來的教育必將是終身的教育,基礎教育不再單純強調記憶和背誦,而是理解是創新,而是學會如何學習。職業教育蓬勃發展,統一、標準化的教育年限縮短。現在的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畢業時都已經21、22歲,讀個研究生博士生畢業都快30歲了。以後小學可能4年,大學可能兩三年,大學畢業也就18、9歲。
學那麼多,時間那麼長也沒用,時代是在不斷變化的,很多東西都要自學、靠悟性、靠在實踐中不斷摸索的,靠反思總結的。教育、教師的地位和作用不僅不會削弱反而會強化。
最後更新:2017-10-12 13: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