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0 返回首頁    go 機器人


人工智能電視新演繹 長虹再做領路人

自第一台電視誕生以來,電視行業開始了長達80年的探索,電視產品也在不斷進行著升級。特別是最近十幾年,彩電行業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期,量子點、OLED、激光等新技術不斷湧現,而隨著人工智能“阿法狗”(AlphaGo)戰勝世界頂尖棋手之後,人工智能技術也開始為業界所關注,人工智能電視更是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根據IDC報告預測,到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係統將為家電企業帶來收入超過470億美元,成為產業發展的下一個風口。然而在當下的市場中,人工智能電視卻遭遇“叫好不叫座”的窘境。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語音交互,人工智能電視的痛

據《2017人工智能電視白皮書》指出,人工智能電視代表人工智能技術在消費領域的應用也取得了階段性的進展,多家電視製造企業均推出了以人工智能為賣點的彩電產品。目前,不少人工智能電視產品已經可以通過圖像識別、語音識別、圖文識別等功能,讓用戶在使用電視時更加便捷,但在人工智能電視最重要的人機互動方案——語音交互解決方案方麵,還無法完全體現“人工智能”的本質。由於人工智能電視產業發展仍處於起步階段,定義不明、界定不清晰,並非所有打著“人工智能”標簽的電視都是人工智能電視,有的僅僅能實現簡單的語音交互,缺乏人工智能特有的“認知-判斷-決策”能力。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許多廠商在電視產品中加入“人工智能”,僅僅是把它當做吸引消費者的噱頭,而用戶在拿到這些產品之後,本來懷著躍躍欲試的心情去感受人工智能,但卻逐漸發現語言交互的實用性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或者不能夠實現自己所需的功能,產品體驗也大打折扣。此前,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曾為“人工智能電視”作出初步定義,其核心是電視要能懂用戶,做到真正意義的交互,而非用戶單向的操控電視,不能做到這點的就是偽人工智能。在麵對混雜著偽人工智能的市場,消費者們自然會選擇用腳投票,而語言交互功能,也成為人工電視產品繞不開的痛。

重新演繹人工智能,長虹敢為天下先

然而,在近日舉辦的“聽聲識我,開口即播”品鑒會上,長虹發布的CHiQ電視Q5K卻顛覆了人們的看法。作為長虹的最新人工智能電視力作,同時也是全球首款聲紋識別人工智能電視,Q5K電視應用國際前沿的I-vector技術為聲紋建模,能夠識別家庭裏每位成員的聲音,麵對不同人的指令,做出正確的回應,讓每個人都擁有自己專屬個性推薦。清華大學經管虛擬現實及人工智能產業研究院主任研究員文鈞雷表示,通過聲紋識別技術將推動人機交互更加便捷、更加安全的保障家庭用戶信息,這也賦予人工智能電視在物聯網時代的新定位。

不僅如此,Q5K還可在全球首個人工智能電視技術係統的幫助下,進一步實現強交互、可成長、可思考、可廣泛協同其他智能設備,為用戶提供越來越聰明、越來越便捷的個性化產品與服務。特別是隨著用戶的使用時間增加,Q5K還能通過數據積累,自動更新聲紋識別模型,識別率越來越高,檢索係統也越來越精準,可分辨不同用戶的聲音和喜好,得以實現“千人千麵”的個性化視頻內容推薦,對當下人工智能電視技術進行了更進一步的完善和優化。

對此有行業專家認為,長虹推出的Q5K電視,對整個電視行業都有著深遠的意義:去年,長虹曾推出全球首款人工智能電視,推動全球電視行業進入人工智能時代;而現在,長虹推出全球首款聲紋識別人工智能電視Q5K,將重新定義“人工智能電視”概念,刷新行業和消費者的認知,為行業樹立技術新標杆,並引領全球電視行業進入人工智能電視3.0時代。隨著Q5K電視的推出,彩電市場還將有可能麵臨新一輪的洗牌,一些不符合標準的偽人工智能電視產品或將遭到淘汰,而能夠實現真正意義的人機自由交互的Q5K電視,將在人工智能電視3.0時代中更具優勢。

最後更新:2017-10-16 11:33:35

  上一篇:go 機器人都結婚了,單身狗你還在幹嘛?
  下一篇:go 人工智能公司遭遇“潛規則” 不從就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