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2
機器人
李飛飛:人工智能的發展應以人為核心,並代表全人類的價值觀
在斯坦福大學和穀歌,李飛飛正在領導著人工智能的發展,並致力於人工智能向多元化方向發展。
作為斯坦福大學的人工智能實驗室主任兼穀歌雲的首席科學家,李飛飛正在幫助推動人工智能革命。但是,這場革命需要更廣泛的人群參與。
最近,在接受《麻省理工科技評論》采訪時,她認為,重視人工智能技術人性化方麵的發展將會使所有人從中獲益,並給出了相應的理由。
以下為采訪全文:
問:你為什麼加入穀歌?
李飛飛:研究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總是一件令人振奮的、有價值的工作。但是我們目前僅處在這個偉大曆史時刻的開端,人工智能的發展才初現曙光。對我而言,思考人工智能對世界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任務,普及這項令人振奮的技術是我最重要的使命之一。而穀歌雲是一個極其強大的計算工具,它能夠為每個行業提供計算服務。
問:目前,你如何看待人工智能的發展?
李飛飛:我們更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如果你想問人工智能目前的發展水平,我認為目前是模式識別的偉大勝利。它是以任務為導向的,它缺乏語境意識,不具備人類靈活學習的能力。我們也想擁有使我們的生活更美好,使我們的世界更安全,使我們的生產力更高的科技。但是,要實現這些目標,需要更多積極交流與合作。
問:要使人工智能更加人性化,我們應該怎樣做?
李飛飛:20世紀70年代,人們對人工智能的認識還很局限。當時認為人工智能是一個能夠完美地下國際象棋的機器,即使放置該機器的房間著了火。在新一代的人工智能研究浪潮中,如果我們需要創造出更加有用的機器,我們必須給機器賦予語境理解,知識抽象和推理能力——它們是創造更強大的人工智能機器的最重要因素。
問:在斯坦福大學,你創建了兼顧機器視覺和機器語言的數據集Visual Genome,這對於人工智能實現一次大的飛躍是必須的?
李飛飛:當然。視覺是智能的基礎,語言也是智能的基礎。自然進化使人類天資聰慧,獨一無二。自然進化賦予了我們人類難以置信的、最複雜的視覺係統、運動係統、語言係統,它們都能協同工作。Visual Genome正是這樣一個項目,它旨在推動機器語言理解和視覺理解的發展邊界。最終,我們也要與機器人世界進行交互。
越來越多的工作將會與人工智能有關,所以我們需要付出更多的勞動,打下更加全麵的基礎,這是經濟學觀點。還有大量研究表明,不同團隊的人協同工作,會找到更具創新性、創造性的解決方案。這會推動創新,但是這也會引發一些道德和倫理問題。
當一項技術很普遍並且對人類很重要時,我們希望這項技術能夠代表整個人類的價值觀並為全人類服務。如果某項技術的開發者不能代表各行各業的利益,這項技術很可能是一種帶有偏見的技術。我以一名技術專家、一名研究人員、一位母親的身份來闡述這個問題。我們現在需要清楚地、大膽地表明這樣的觀點。
最後更新:2017-10-10 11:2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