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417 返回首页    go 机器人


《机器人总动员》最精华的两分钟,你肯定没看过

在皮克斯的众多作品中,我认为《机器人总动员》是最为惊艳的一部。瓦力和伊娃甚至不需要太多语言,就能征服观众。显而易见,这是一部兼具科技感和想象力的动画佳作,孩子们可以通过这部电影学习到的知识非常多——比如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环境污染和环保、宇宙飞船和星际旅行、垄断公司和社会新形态等等。随便哪个话题,都可以展开写上几篇。

不过,我们今天先不讨论这些,而是欣赏一下这部电影“完美”的片尾。 啥?片尾有什么好欣赏的?正片看完,还不快点起身走人! 你以为我是在片尾看字幕学英文或者等彩蛋吗?森破!《机器人总动员》的片尾可不是简单的字幕,而是用短短两分钟的时间,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完整的、活生生的美术史画卷。你能认出多少呢?

是不是有点眼熟?是的,这个风格来自于着名的拉斯科洞窟岩画——一万五千年以前的史前艺术,被誉为人类艺术的起源。

它的原型是上面酱婶的,1940年在法国被几个儿童无意中在山洞里发现,一时引起轰动。在此之前,人类从来都没有想到,史前的先民们竟然可以创造出如此成熟、大胆、奔放的艺术创作。

象形的水波样符号、人物的正侧面描绘,没错,这是一幅典型的古埃及风格绘画。古埃及文明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古代文明,公元前3000年就已经趋向成熟,在文字和艺术风格上都有着鲜明的特色。看看下面的埃及法老王墓壁画(公元前2000年左右),是不是和上面的如出一辙呢?

红底黑色,简洁的装饰花纹,合理的造型和对称布局,这就是古希腊瓶画的典型特征。古代希腊人喜欢在陶瓷的器皿上进行艺术创作,这一手段后来也被古罗马所继承。下面这尊来自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陶罐,就是典型的希腊瓶画风格。

古希腊和古罗马之后,就是欧洲的黑暗中世纪。这段时间,虽然绘画艺术上没有大的进步,但还是诞生了不少优秀的美术作品——上图的风格就是来源自拜占庭镶嵌画。公元5-10世纪的时候,拜占庭人从东方学到了马赛克这一非凡的发明(不要想歪),并且用这种风格创作了很多的教堂艺术,成为中世纪时期的典型艺术。看看这幅来自意大利拉韦纳圣维塔莱教堂的作品。

随着中世纪的结束,文艺复兴时代悄然降临。在这个巨星迭出的年代,绘画艺术被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天才系统的“科学化”,诞生了诸如《蒙娜丽莎》等一系列传世的作品。但是,真正在这个年代最为登峰造极的,是素描的技艺。

从这幅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素描稿(十五世纪),就可以看出同样大方、简洁、有力的特点,这是后来画家们所难以企及的成就。

文艺复兴之后,欧洲的艺术发展一日千里,绘画、雕刻、建筑等艺术很快就结合起来,造就了巴洛克艺术的黄金时代——上图中这个巨大的中央穹顶就是典型的巴洛克风格。 这个时期的绘画艺术,偏向于宏伟、壮观,好使用精湛的透视法,充满了火热的激情。比如下面这幅,就是十七世纪的巴洛克作品。

仿佛笼罩在晨雾中的港口日出景象,是在致敬早期印象派的名作《日出·印象》(1872年)。19世纪晚期,莫奈和一群离经叛道的青年画家在巴黎举办画展,结果受到了媒体的一致挖苦。没想到,十多年后,公众就接受了这些年轻人的画风,印象画派也一跃成为美术史上的一座巅峰,被称为现代艺术的起点。

这种看上去就是无数小点点,容易吓坏密集恐惧症患者的风格叫点彩画法,可以视为印象画派的一个分支。这个画派认为,可以用一小点一小点的色斑,来重现人眼睛对这个世界的感知——听起来还是蛮科学的。 这个派别的着名代表作,是修拉的《大碗岛上的星期日下午》(局部,1884年),看到这一模一样的小船了吗?

火热的向日葵、漩涡般的天空和云朵、饱满的生命激情——相信机智的你已经猜到了,这是向梵高地致敬。 作为后印象画派的代表人物,梵高的一生可以说是为艺术绽放的一生。正是因为他对待艺术的执着,才促成了他笔下一幅幅名作的诞生。将他的两幅名作《向日葵》、《麦田与柏树》组合起来,就成了上图中的美妙风景。

《机器人总动员》片尾的这部“浓缩美术史”,带着我们跨越整整一万多年的时空,将人类对艺术的追求和进步直观地展现在眼前。从史前到古代文明,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从古典派到印象派,人类对美的追逐从未停止。虽然电影中这段美术史到了梵高就戛然而止,但事实上,此后现代艺术的发展更加蓬勃。

动画艺术虽然看似“小孩子的玩意”,但其实也是足以与其他现代艺术形式并列的伟大创作。从米老鼠到大闹天宫,从手绘图片到电脑创作,每一部动画电影的每一幅画面中,都凝结着创作者们的心血。

这一段小小的美术史,是向艺术前辈们的致敬,又何尝不是继承了前辈遗产后的自豪呢?

最后更新:2017-10-08 02:01:09

  上一篇:go 假如黑客也用上“人工智能”?
  下一篇:go 为什么人类没有“机器人第一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