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17 返回首頁    go 機器人


《機器人總動員》最精華的兩分鍾,你肯定沒看過

在皮克斯的眾多作品中,我認為《機器人總動員》是最為驚豔的一部。瓦力和伊娃甚至不需要太多語言,就能征服觀眾。顯而易見,這是一部兼具科技感和想象力的動畫佳作,孩子們可以通過這部電影學習到的知識非常多——比如機器人和人工智能、環境汙染和環保、宇宙飛船和星際旅行、壟斷公司和社會新形態等等。隨便哪個話題,都可以展開寫上幾篇。

不過,我們今天先不討論這些,而是欣賞一下這部電影“完美”的片尾。 啥?片尾有什麼好欣賞的?正片看完,還不快點起身走人! 你以為我是在片尾看字幕學英文或者等彩蛋嗎?森破!《機器人總動員》的片尾可不是簡單的字幕,而是用短短兩分鍾的時間,向我們展示了一幅完整的、活生生的美術史畫卷。你能認出多少呢?

是不是有點眼熟?是的,這個風格來自於著名的拉斯科洞窟岩畫——一萬五千年以前的史前藝術,被譽為人類藝術的起源。

它的原型是上麵醬嬸的,1940年在法國被幾個兒童無意中在山洞裏發現,一時引起轟動。在此之前,人類從來都沒有想到,史前的先民們竟然可以創造出如此成熟、大膽、奔放的藝術創作。

象形的水波樣符號、人物的正側麵描繪,沒錯,這是一幅典型的古埃及風格繪畫。古埃及文明可以說是人類最早的古代文明,公元前3000年就已經趨向成熟,在文字和藝術風格上都有著鮮明的特色。看看下麵的埃及法老王墓壁畫(公元前2000年左右),是不是和上麵的如出一轍呢?

紅底黑色,簡潔的裝飾花紋,合理的造型和對稱布局,這就是古希臘瓶畫的典型特征。古代希臘人喜歡在陶瓷的器皿上進行藝術創作,這一手段後來也被古羅馬所繼承。下麵這尊來自公元前5世紀的古希臘陶罐,就是典型的希臘瓶畫風格。

古希臘和古羅馬之後,就是歐洲的黑暗中世紀。這段時間,雖然繪畫藝術上沒有大的進步,但還是誕生了不少優秀的美術作品——上圖的風格就是來源自拜占庭鑲嵌畫。公元5-10世紀的時候,拜占庭人從東方學到了馬賽克這一非凡的發明(不要想歪),並且用這種風格創作了很多的教堂藝術,成為中世紀時期的典型藝術。看看這幅來自意大利拉韋納聖維塔萊教堂的作品。

隨著中世紀的結束,文藝複興時代悄然降臨。在這個巨星迭出的年代,繪畫藝術被達·芬奇、米開朗基羅等天才係統的“科學化”,誕生了諸如《蒙娜麗莎》等一係列傳世的作品。但是,真正在這個年代最為登峰造極的,是素描的技藝。

從這幅達·芬奇《最後的晚餐》素描稿(十五世紀),就可以看出同樣大方、簡潔、有力的特點,這是後來畫家們所難以企及的成就。

文藝複興之後,歐洲的藝術發展一日千裏,繪畫、雕刻、建築等藝術很快就結合起來,造就了巴洛克藝術的黃金時代——上圖中這個巨大的中央穹頂就是典型的巴洛克風格。 這個時期的繪畫藝術,偏向於宏偉、壯觀,好使用精湛的透視法,充滿了火熱的激情。比如下麵這幅,就是十七世紀的巴洛克作品。

仿佛籠罩在晨霧中的港口日出景象,是在致敬早期印象派的名作《日出·印象》(1872年)。19世紀晚期,莫奈和一群離經叛道的青年畫家在巴黎舉辦畫展,結果受到了媒體的一致挖苦。沒想到,十多年後,公眾就接受了這些年輕人的畫風,印象畫派也一躍成為美術史上的一座巔峰,被稱為現代藝術的起點。

這種看上去就是無數小點點,容易嚇壞密集恐懼症患者的風格叫點彩畫法,可以視為印象畫派的一個分支。這個畫派認為,可以用一小點一小點的色斑,來重現人眼睛對這個世界的感知——聽起來還是蠻科學的。 這個派別的著名代表作,是修拉的《大碗島上的星期日下午》(局部,1884年),看到這一模一樣的小船了嗎?

火熱的向日葵、漩渦般的天空和雲朵、飽滿的生命激情——相信機智的你已經猜到了,這是向梵高地致敬。 作為後印象畫派的代表人物,梵高的一生可以說是為藝術綻放的一生。正是因為他對待藝術的執著,才促成了他筆下一幅幅名作的誕生。將他的兩幅名作《向日葵》、《麥田與柏樹》組合起來,就成了上圖中的美妙風景。

《機器人總動員》片尾的這部“濃縮美術史”,帶著我們跨越整整一萬多年的時空,將人類對藝術的追求和進步直觀地展現在眼前。從史前到古代文明,從中世紀到文藝複興,從古典派到印象派,人類對美的追逐從未停止。雖然電影中這段美術史到了梵高就戛然而止,但事實上,此後現代藝術的發展更加蓬勃。

動畫藝術雖然看似“小孩子的玩意”,但其實也是足以與其他現代藝術形式並列的偉大創作。從米老鼠到大鬧天宮,從手繪圖片到電腦創作,每一部動畫電影的每一幅畫麵中,都凝結著創作者們的心血。

這一段小小的美術史,是向藝術前輩們的致敬,又何嚐不是繼承了前輩遺產後的自豪呢?

最後更新:2017-10-08 02:01:09

  上一篇:go 假如黑客也用上“人工智能”?
  下一篇:go 為什麼人類沒有“機器人第一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