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46 返回首頁    go 機器人


人工智能教育或迎爆發 AI人才缺口有望加快填補

麵對人工智能人才缺口不斷擴大的現實,國家及時出台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支持人工智能教育的加速發展。如今,不僅有大學開始招收人工智能專業研究生,部分企業也開始和院校合作,助力人工智能人才培養。

近年來,人工智能領域發展持續爆發。根據麥肯錫一份調研報告顯示,到2025年,人工智能這一顛覆性技術將給全世界帶來14萬億至33萬億美元的經濟效益。而隨著人工智能與各個領域的深入融合,其對於職場的影響也加速顯現。

如今,諸多行業都存在大量AI人才缺口,僅中國人工智能人才缺口就超過500萬人。據領英發布的《全球AI領域人才報告》顯示,過去三年間,通過領英平台發布的AI職位數量從2014年的5萬飆升至2016年的44萬,增長近8倍,而至今年第一季度,領英上的全球AI領域技術人才僅190萬,遠遠無法滿足企業發展的迫切需求。

此前,由於人工智能屬於深入研究的方向,需要一定的基礎,所以很多大學本科並沒有專門、深入的AI、ML專業。盡管本科沒有人工智能專業,但國內眾多高校很早就開始研究人工智能了。

據悉,國內以C9高校,即國家首批985重點建設的9所一流大學,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複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共9所高校和中科院研究所為代表,目前人工智能研究都做得比較好。

不過,雖然人工智能研究快速發展為行業提供了重要支持,但是通過普及教育解決AI人才缺乏問題顯然更具長遠意義。今年7月,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了麵向2030年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指導思想、戰略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對人工智能教育發展與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做出了詳細指導,為我國人工智能教育產業的騰飛提供了關鍵動力。

隨著《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公布,我國的人工智能教育發展陡然提速,據悉,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軟件學院已經招手了首批人工智能專業方向研究生。

據了解,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建設人工智能專業方向目標是培養人工智能領域卓越工程人才。今年首次招生,共計122人,學生主要來自軟件工程、計算機、自動化、材料、經管等專業,其中超過一半來自非軟件或計算機專業,在招生時會重點考查算法、編程、程序設計、工程實踐等相關知識和能力。

除了高等院校招生以外,通過校企聯合辦學的方式來培養人工智能人才也豐富了人工智能教育的形式,並推動人工智能教育得以加速發展。

近日,遵義師範學院與人工智能企業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創辦的校企聯合培養班—“訊飛英才班”在遵義師範學院舉行2017第一屆開班儀式。“訊飛英才班”是科大訊飛與遵義市政府合作打造遵義智慧城市項目的組成部分,也是西南地區首個本科層次培養大數據+人工智能專業人才的校企聯合培養班。

未來,隨著我國人工智能教育與人才培養政策的進一步完善,相關體係的建設不斷優化,相信會有更多的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以及優秀企業會加入到人工智能教育的發展道路上來,加快解決我國AI人才緊缺問題,推動我國人工智能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最後更新:2017-10-08 09:09:39

  上一篇:go 機器人即將“上崗”?
  下一篇:go 人工智能新龍頭從79元暴跌至4元,遭機構怒砸89億舉牌,十月有望為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