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1
机器人
人工智能发展迅速 围棋比赛规则修改:不得带手机和上网
围棋自古被认为是君子雅戏
围棋自古被认为是君子雅戏,规则方面常有依赖于约定俗成,即便是当湖十局之类的“大比赛”也并无细化严苛的规则。
到了近现代,日本围棋成为主流力量,御城棋(日文:御城碁)具有极为激烈的竞赛性质,不过其规则多与当时的文化背景、技术水平和社会氛围相适应,至20世纪30年代后,逐渐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代围棋的规则主体脱胎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日韩三国围棋界经过有意或无意的交流,最终汲取彼此棋规中的养分,形成了如今中日韩三国不同的三套规则,以及应氏规则。
※
如果棋友们以前经常阅读po主写的评论和讲解,那么应该对po主关于中国棋院现行的比赛规则的看法不陌生。
现行的这套比赛规则,你要说它不严谨吧,它连拍棋钟用哪只手都管,你要说它严谨吧,里面有太多的模糊空间了:
比如说,时间包干制的比赛,时间当然是有价值的,其中一方前面耗时太多,局面虽优,但恐怕下不完了,另一位尽管局面不利,可时间充裕,那么,优势却时间不足的一方有没有权利要求另一方“大方认输”呢,对方就要用完规定的时间,可不可以(围棋比赛中,所谓的“包干制”,就是给棋手一个限定的时间,从第一手棋,到完全赢下来,都得在这个时间内完成。高考中,考生如果对监考老师说,这些题我都会,但时间不够了,来不及把答案从草稿中填图到答题卡上了,能不能把草稿纸交上去,算我都答了?大家下棋,起始时间是相同的,为什么对手有时间,你却没时间了?你的时间都在前面用来思考了?那你后面不够用了,耗不过对方,你赖谁?对弈如交战,对方剩下3万兵,你还有30万,但你耗不过对方,军粮不够了,可以要求对方投降吗?)除非你有规定,一方时间不够用了,而另一方形势不好,就必须得认输,否则就不是君子,可这又不是“包干制”了;
围棋比赛中,时间既是规则,也是利益
搅局和搅棋的差别是什么,在棋盘上搅局到什么程度算“恶意扰乱比赛秩序”,亦或是,只要不是禁招点,都是可以下的;
“填子”和“打将”的差别在哪里,全靠裁判的临场判断,缺乏一个量化、清晰的尺度,这就容易在执行规则判罚时引来不必要的口水战,不能你说是就是了,或者你感觉是就是了,我们需要一个判定依据;
当两位棋手的比赛结束后,两个人一商量,就可以呈报比赛结果,可一旦一方签字时突然反悔了,而棋盘已经被打乱,则裁判无从知道比赛的进程和终局盘面到底是什么样的,唯有靠两位棋手的“君子复盘”,而这又会产生不一致的争议,听谁的呢,难道不应该在任何一盘棋结束的时候,都必须先邀请裁判过来判定胜负,再挪动盘面终局时的棋子,两人复盘吗;
在棋局没有结束的时候,是否可以允许其他棋手(不管与比赛棋手是否为男女朋友或队友亲属)在旁边观看呢,怎么保证他们的表情、叹气或其他隐蔽动作不会给比赛棋手提示呢,更进一步说,比赛中,与一盘对局无关的棋手能不能接近比赛的双方呢,你是比赛棋手,你就可以去其他对局旁“巡场”吗,还有一种特殊情况,万一两盘对局的某个局部有类似的棋形,会不会给“巡场”棋手某种提示呢;
围乙赛场经常看到巡场的身影(资料图)
从第一手棋开始,到比赛结果尘埃落定,这期间,棋手能否与外人、外界谈论或交流任何与棋局相关的内容,尤其是两个棋手若在这期间有过对话,其时又无裁判在场监督,怎么保证他们不是在讨论当前进行的棋局、并对比赛结果产生影响呢;
某一棋院所属的棋手因行程安排不当而不能及时赶到比赛现场,且在规定的罚时阶段仍不能到场,这种情况在比赛开始前已经可以判断出必然会发生,那么,该棋院有无权利要求或变相要求另一棋院所属的棋手配合推迟比赛呢,即便前者是比赛的主办方;
等等。相比于拍棋钟用哪只手的小细节,上述的这些问题难道不是更要紧的吗?
这些问题如果细说起来,分析分析规则的漏洞,讲讲这些年比赛中出现的各种钻空子、惹争议的轶事,可以写成一本书了。限于篇幅,就不展开了。
※
要说中国棋院执行的现行比赛规则中,漏洞最大、也最急需修改的问题,就是关于通讯设备和午间封盘休息的事宜。这一问题po主在2016年人机大战之后,在文章和讲解中提过没有三十次也有二十次了。前两天还说过这个问题。
为什么不厌其烦地提这件事呢?
因为人工智能发展太迅速了,不仅是AlphaGo发展到人类顶尖棋手也无法企及的高度(保守估计差2-3子,这还得是下慢棋),其他若干围棋人工智能在AlphaGo论文的启发下,也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略超越或接近人类一线高手的水平,包括但不限于腾讯开发的绝艺(刑天、骊龙都是它的马甲,实力也都很强)、日本的DeepZenGo、台北交通大学的CGI。
围棋人工智能的水平已经很高了
这些都是发生在近1年多的事情,可以预期,未来几年内,将有更多的围棋AI达到或超过人类一线棋手,而且所需的运算资源和搭载平台将越来越低端和普及化。也就是说,手机上下载个App就等于随身带了个《棋魂》中的Sai(佐为)一样的高手当技术指导,这个日子并不遥远了。
甚至不用等很久,已经发售的DeepZenGo的单机版叫做Zen 7,相信大多数围棋爱好者对它的前期版本Zen 4至Zen 6等版本都不陌生,可能很多棋友都用过或正在使用。Zen 6使用了AlphaGo Lee(即与李世石对战版)的部分技术,放在高配置的PC上运行,水平可达职业低段水准,部分情况的胜率和建议招法有职业高段水平。这次的新版Zen 7使用了更加成熟的深度学习技术并修复了一些bug,水平可以达到分先战胜日本非一线九段的高度,形势判断和建议招法有职业中段甚至高段的水平。它可以安装在我们的家用电脑上,通过互联网技术,能够轻松作为对局的远程助手。
此外,最近绝艺在野狐平台上经常出马参与解说职业比赛。绝艺的水平是怎样的?它在半年前就能十几连胜柯洁九段,最后柯洁不得不使出模仿棋才扳回一局。目前即便是世界冠军级的棋手对上TA也是负多胜极少,能赢一局得是TA出现某些bug,等于是撞大运。绝艺的招法和形势判断比当今超一流棋手还要高一筹。而这样一个“大高手”现在会实时参与讲解职业比赛,给出胜率判断和建议招法。
那么问题就来了——
现在手机也能影响围棋比赛的结果了
棋手午间封盘的时候看手机怎么办?中途去卫生间看手机怎么办?
柯洁九段在人机大战二十二连胜过程中,曾有一局对阵申旻埈,午间休息时,就用手机浏览了某直播讲解网站,还留了言说自己“领先二十目”,暗讽该网站的直播讲解讲错了。从实战结果看,可能真是讲错了。但棋手在午间休息时,可以用手机上网看直播平台的讲解吗?柯洁九段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这种行为的不妥。这也不能完全怪他,相当一批年轻棋手们午间休息时玩玩手机,似乎成了某种习惯行为,大家都这么做,有时就不觉得怎么样了,反正规则没有禁止。
就算是没有人工智能来临,这也是不妥当的。要知道,各大直播平台基本上都会在重要比赛时请一些职业棋手来讲解,而世界大赛的决赛可能还会邀请世界冠军级的棋手进行讲解,比如说,去年百灵杯决赛就曾邀请唐韦星九段讲解。
棋手如果能够在午休或者比赛的其他间歇期有机会使用手机登陆这些直播平台,那么必然能看到这些颇具参考价值的信息。谁能保证这些信息不会以某种形式影响比赛结果呢?唐韦星九段摆出的一些参考图,难道对柯洁九段、陈耀烨九段就没有参考价值吗?绝对不可能覆盖到他们的某些思维盲区吗?
哪怕是一些名气并不大的棋手,或者一些非一线棋手,他们的水平也与顶尖棋手查得有限,更何况他们是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可以借助工具研讨棋局,得出的结论、给出的建议未必不是比实战更佳的选择,对某个尚未进行的局部的死活或目数分析未必比比赛棋手差。若是他们的讲解被棋手们看去了,怎么保证比赛是公平的?
不能保证!全凭自觉,——然而仅凭自觉,这就不是比赛规则了,也是无法确信的。
我们得承认,棋手中绝大部分都很自觉自律,但有一些棋手的自觉性不够、自律性不强。我们是知道一些事例的。
我们可以类比一下,例如:如今基本上比较正规的考场,都不允许带手机。每个高考生都知道,谁要是带了手机进考场,不管你看没看,零分、走人!事实上你也带不进去,门口检查时就发现了。考驾照也是,谁考科目一时能把手机带进去?不行的。原因何在?大家都懂。
考场早就禁止带手机入内了
围棋比赛为什么迟迟不出台类似的规定呢?
一来,围棋这个项目的规则,一直不够严谨,有不少“靠自觉”的成分,规定太严了,反而有种不相信棋手的感觉,多得罪人啊;二来,职业高手们觉得,我怎么可能听信那些嘛,看不看,我都下自己的棋;三来,职业高手们认为,(早年的)围棋软件和其他比不了赛只能去讲解的人水平低,给不了自己有用的建议。
现在,我们认真想想,上述三条,任何一条都靠不住。
其实不只是观看直播平台的信息,还有不少棋手竟然在比赛间歇期登陆社交软件,发朋友圈之类的,什么“唉,下得真不好”、“已经输飞了”、“状态简直神奇”云云。据说,在中午吃饭时,还有棋手当面交流只言片语,“怎么样?”“不太好!”或摇摇头,叹口气。
看似不是太严重的信息泄露,但这样做对吗?午休期间竟然可以讨论本场比赛的棋?小口子一开,谁能说就不会有意无意地打擦边球开个大口子?
※
棋手们在休息(资料图)
中午封盘,给棋手吃饭和休息的机会,当然挺人性化的,可是不可控的因素太多。比较重要的职业棋战,一盘对局的价值可能是几万到一百万。赏金之下,什么事都可能发生。
韩国举办的三星杯和LG杯在数年前已取消了午间用餐和休息,改为在赛场旁边提供小餐点,可以随时取用。这样一来,除了去卫生间,棋手几乎在比赛全程都处于裁判可视、可监督的区域内活动。这样的改制颇有先见之明。
日本三大冠重头戏七番棋的两日制比赛最难控制,晚上,棋手回了房间,你怎么监督?真的只能靠自觉,拼人品了。
不过,中日韩在人机大战前,都没有严格禁止携带手机进场比赛的规定。换句话说,棋手哪怕是午休期间不看,比赛时借着去卫生间,也有机会看。这种事在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界都出现过。围棋选手就比中国象棋或国际象棋选手自律性强?恐怕谁都不敢这么说。
自2016年第一次AlphaGo参与的围棋人机大战之后,韩国棋院受到的震撼最大,感受最直接。他们意识到,手机这种通讯和上网终端将会在不久以后成为围棋比赛的一个巨大漏洞。他们很快出台了禁止带手机参赛的规定。
日本棋院在2016年年末举办了DeepZenGo与赵治勋九段的人机大战,那时的DeepZenGo还不成熟,但也赢了赵九段一盘。于是日本棋院也在年初正式出台了比赛期间禁止携带和使用手机等信息交互类电子设备的规定。
日本棋院2017年初禁止棋手比赛期间携带手机等电子设备进入赛场
2017年10月的最后一天,中国棋院终于也颁布了新规——比赛期间(含午休封盘),手机不准带,也不准用了。
具体的规则更加细致,也覆盖了以前比赛规则中的其他漏洞,包括:
(1)比赛期间,棋手禁止携带、观看手机及其他电子设备,一经发现立即判负。比赛期间指从对局开始到对局结束,包括中间休息的全部时间。
(2)午休时间由以前的1小时减少为30分钟,不过还是保留了这个午休封盘的设置,没有跟随韩国棋院的步子。
(3)下棋时就不必说了,即使是午休时间,棋手也不得回房间。如因特殊情况必须返回房间的,须有当值裁判陪同。也就是说,棋手必须全程处在可被监督的区域内活动。
(4)团体赛中,如发现棋手所在队领队、教练及其他相关人员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影响对局进程,一经查实,全队当轮成绩取消。
这还是比较温柔的,如果情节严重,应考虑直接取消该队伍的比赛资格,给与相关人员罚金或禁赛处罚,情节特别严重且反复违规的人员,处罚力度可至取消职业棋手资格或终身禁赛,因为这是对围棋项目的巨大伤害。
(5)赛前,棋手可将手机等电子设备交至裁判长处保管。
从2017年11月1日的名人战中,这个新规已经开始执行了。2018年,中国棋院会颁布更细致的规则。
这是中国围棋比赛的一次自我严谨化的提升,颇具积极意义。
中国棋院
最后更新:2017-11-02 10: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