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53 返回首頁    go 機器人


人工智能依然是上風口 成都麵臨機遇

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培育若幹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群。

在我國產業逐步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進程中,定位為全球電子信息先進製造基地和世界軟件名城,成都有自己的“擔當”——到2022年,成都電子信息產業主營收入將達到12000億元,其中智能終端、物聯網等人工智能領域是重要方向。

成都的人工智能產業基礎如何?未來有哪些期待?昨日,“人工智能 通向人類未來之路——2017天府軟件園年度高峰論壇暨第十一屆四川互聯網大會”在成都舉行,國內外頂尖行業專家及本土互聯網從業者匯聚一堂,積極為成都人工智能建言獻策。

新加坡工程院院士、電子科技大學機器人研究中心主任、首批“千人計劃”特聘教授葛樹誌:

人工智能剛剛開始 現在還是上風口

“就像人類剛開始遇到火一樣,開始是害怕,後來控製了火,火就被利用起來了。”人工智能是不是“太熱了”?在葛樹誌看來,人工智能現在剛剛開始,“不要害怕它,一定要擁抱它,還要學會控製它。”

此前,很多人關注AI是不是會取代人類?葛樹誌認為,人工智能應用範圍非常廣闊,包括模式識別、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自然語言、數據挖掘等,但機器人並不能取代人類思考,電腦計算速度比人類快,但它是在計算和學習而已,根本談不上創造和思考,“比如說財會及一些重複性工作,可以統統讓電腦處理,人工智能可以把人從繁重的腦力勞動裏解放出來。比如阿爾法狗,機器人可以下棋,因為這裏麵有一個規則的問題,隻要是有規則的東西,機器肯定比人好,但是能思考的東西,人一定比機器好。”

在葛樹誌看來,人工智能可以進入醫療、教育、服務等行業,但並非取代,人與機器可以“共贏”——人應該學習如何更好利用這些科技技術,來創造附加值,不要做低端東西,“人應該解決怎樣生活,去做一些機器做不了的事情。”

葛樹誌舉例,比如娛樂與教育機器人出現,人需要監督機器人在教孩子什麼,“我在做社會機器人,有一個問題很嚴重,就是孩子如果不跟你互動,跟機器人互動,他學機器人走路,學機器人說話,過五年再見到他就會很可怕。”

葛樹誌表示,人工智能依然是上風口,成都麵臨機遇。成都人工智能基礎非常好,擁有眾多高校、研究所,產業基礎良好,人力與智能都在,“具備引領作用,有人有電腦,就可以創業共享。”

瑞典機器人研究領軍科學家、歐洲“五年製機器人學碩士學位”創辦人拉爾斯·阿斯普倫德:

人工智能產業需要集中前沿 與成都三家企業達成合作意向

“中國、成都的機會非常大,儀器設備等市場都非常大。”拉爾斯·阿斯普倫德看好成都人工智能產業,此次來蓉,他帶來自己的項目與技術,想要跟成都合作。“昨天我們跟幾家公司見麵,主要是VR、醫療等領域,其中三家公司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同時,拉爾斯·阿斯普倫德為成都人工智能發展建言,他表示,技術並非最重要的,集中前沿最關鍵。

拉爾斯·阿斯普倫德認為,人工智能在中國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尤其在醫療、汽車及金融服務行業有巨大的潛在價值。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最近這60多年時間裏,每年的發展都是非常快。其中,機器人行動是最難突破的領域,“中國有很豐富的稀土資源,因為這些稀土資源的使用,機器人今天的行動比以前強大了很多。”

“機器人就像小孩一樣,還在學習,也會犯錯誤,犯錯越多學習越快。”拉爾斯·阿斯普倫德以大數據和醫療診斷為例,在他看來,未來30~50家大數據公司會統治世界,數據分析會更了解人性,更了解社會發展趨勢,然後利用這樣的數據。比如說微信,能夠通過社交網絡數據分析興趣在什麼地方,進而推銷相應的商品,而且根據性格不同來說服不同人購買不同商品。“大數據跟人工智能也有很大關係,需要深度學習。現在癌症患者越來越多了,我們怎麼樣能夠精確診斷癌症,盡早診斷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可以通過AI做到這一點,包括宮頸癌等。”

美國醫學生物工程院院士、電子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成都腦科學研究院)院長堯德中:

成都醫療、遊戲產業基礎雄厚 腦機對話已在腦癱兒童康複治療中應用

在國內,堯德中是最早研究腦機交互的專家之一。他介紹,美國上世紀70年代就提出腦機交互,目前全球分為兩種模式,一種是無創,另一種是有創。中國目前在無創領域跟國外水平差不多。

腦機交互有哪些應用場景?堯德中從原理上說明,腦機交互是大腦與外界交互的一種補充,如何應用,則要考慮哪些情況下需要補充?比如醫學康複就是一個很重要的領域,也可能是最先應用的領域。成都已經有技術應用於腦癱兒童治療,已經在一家康複醫院試驗了近一年,很快將發布一批康複指標數據。

堯德中表示,腦機交互也就是腦機對話,“我現在在這兒說話是用我的嘴巴,我的動作是用我的手,我走是用我的腿,這是傳統的大腦跟外界交互的方式。腦機交互說的是這些東西都不用,我直接從這個大腦取出信號來控製外界,核心步驟是特征提取和模式分類,而這個工作就可以讓深度學習來做。”

人工智能+腦科學也將在遊戲產業大放異彩,這是一種通過腦信號來控製的遊戲。此外,在航空航天領域,也將有人工智能+腦科學的身影——失重情況下,大腦來控製係統。

堯德中表示,發展人工智能+腦科學,成都優勢很多。遊戲領域,成都遊戲產業基礎雄厚,擁有眾多創新能力極強的企業;醫學領域,四川醫療體係發達,信息技術產業成熟,機器人製造能力也很強,為融合發展製造基礎。

發展人工智能+腦科學有哪些想象空間?堯德中舉了另一個例子——關於腫瘤識別。“這個全球都在做,但我們這個腫瘤識別是像素級的腫瘤識別,屬於全球最領先的。”

成都博恩思醫學機器人公司創始人、CEO李耀:

20年後機器人手術成為日常 醫學領域5%以上將由機器人操作

李耀曾是美國斯坦福大學人工智能機器人實驗室訪問科學家,2016年回蓉創辦博恩思,這是一家從事醫學機器人開發的企業。

“作為高端醫療裝備製造領域的創業企業,我們感受到了政府在發展規劃方麵的前瞻性設計思路,對機器人、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相關產業的扶持,以及高層次人才引進的鼓勵等。”在李耀看來,成都人工智能創業氛圍良好,目前公司已經與北美、印度等國家和地區展開國際合作。

昨日他也帶來了自己的合作夥伴——人工智能虛擬現實醫學(VR Medicine)奠基人凱斯·科薩瓦達思、全球VR數據手部3D運動捕捉領軍企業CyberGlove Systems首席執行官費薩爾·雅紮迪。他們將共同把美國虛擬現實、機器人仿生係統等技術帶到成都,也將把“成都造”醫學機器人帶到全球。

目前,團隊的醫學機器人正進入研發測試和應用階段,很快將與醫院等機構合作,預計2019年推向市場。

在他們看來,人工智能將廣泛應用於教育、醫療等領域,比如醫療健康、老年人陪護、簡單手術等,甚至放射科和影像科醫生都將被取代。“就像20年前不能想象今天的無人駕駛技術一樣,20年後,機器人手術將成為日常。”

醫學機器人市場有多大?李耀團隊認為,未來20年,醫學領域5%以上將由機器人操作,神經外科、骨科等領域將被廣泛應用,需要約3萬~4萬台機器人。

The LAB矽穀加速器共同創始人兼CEO劉中:

何時是最佳投資時機?最好是企業的技術被市場驗證

在投資界,人工智能泡沫被反複提及,劉中坦承這種泡沫,“在目前的階段,人工智能不管是在矽穀還是在國內,都屬於需要理性對待的行業。”

在他看來,對初創公司而言,最初對他們的印象,和這個初創團隊最初想到的商業模式,往往是有誤差的,或者說這個模式往往是不固定的,大家都在摸索的階段,所以千萬不要以你對這個公司和團隊的第一印象來做決定。

劉中表示,初創人工智能企業依然是看好的領域。“從投資角度來說,初創公司尤其是高科技領域越來越受到關注,就像我原來是從事一個傳統行業的私募行業,不太關心這種小公司,最近兩三年也嚐試做一些初創的風險投資,主要是看到這種科技對傳統行業的顛覆,這是不可逆轉的。”劉中表示,從2001年開始,傳統行業巨頭逐漸不被投資者認可,一直到2016年,在美國股市上的巨頭,前五家完全被科技公司所代替,包括蘋果、穀歌、微軟、亞馬遜、Facebook等,這也說明科技的進步和創新的發展對傳統行業的衝擊有多麼大。“從投資的角度來說,我覺得我們的機會,是看在傳統行業的轉型中有哪些領域能夠快速被這些科技的技術取代。”

何時是最佳投資時機?劉中表示,最好是看到企業的技術被市場驗證。目前,劉中正在成都嚐試跨境投資,比如與卡內基梅隆大學合作,在成都智慧基礎設施技術和係統研究、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麵展開合作。

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 葉燕

攝影 王效

最後更新:2017-10-29 09:34:54

  上一篇:go 史上首次,沙特授予“女性”機器人公民身份
  下一篇:go 機器人也有戶口了,沙特第一個承認機器人為合法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