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34 返回首頁    go 機器人


機器人能用機器視覺摘草莓 還能看出熟不熟

在比利時的一間溫室中,有台小型機器人,它穿過生長在支架托盤上的一排排草莓,利用機器視覺尋找成熟完好的果實,然後用3D打印的爪子把每一顆果實輕輕摘下,放在籃子裏以待出售。如果感覺果實還未到采摘的時候,這個小家夥會預估其成熟的時間,然後重新過來采摘。

這有趣的畫麵是比利時公司Octinion的一場實驗,它認為,這套係統能夠取代傳統的草莓種植和收割模式。

在加州,嚴格的移民政策加上豐富的經濟環境令移民農場工的數量不斷減少,而本地工人也不想幹這種工作,這導致草莓種植者很難找到工人來采摘水果。在英國,英國脫歐使農業工作對東歐工人的吸引力下降,而這些工作此前大多被他們承包。如今,大多數發達國家都麵臨著類似的農業勞動力短缺的挑戰。

“農業勞動力在眼下是不可持續的,因為從事這種工作的常常是外來人口,他們遠道而來,然後忙完了再回家。要麼就是一些移民,他們希望以此起步,未來再換更好的工作,”Octinion 首席執行官湯姆·科恩(Tom Coen)說道。

Octinion公司開發的這台機器人可每五秒鍾摘一顆草莓,而人類的速度要稍快,平均每三秒摘一個。

“我們要略慢一點,但在經濟上我們是有利可圖的,因為每個果實的成本是類似的,”科恩說。

Octinion基於成本約束、以及其他采摘草莓的要求開始設計這台機器人。比如,草莓的莖在采摘時不應留在果實上,因為它會在籃子裏刺破其他的草莓。當果實開始包裝時,更紅的一麵應該放在上麵,以吸引消費者。機器人的視覺係統能夠完成這項任務。

這台機器人的設計目的是為了與“桌麵”生長係統配合,即草莓生長在一排排托盤上,而不是田野裏,因為這是行業正在發展的方向。在歐洲,溫室種植草莓已經成為一種標準方式,生產的草莓大多出口到了美國。Driscolls等主要生產商已經開始轉向托盤生長係統,因為架高種植要更便於機器人或人類采摘。Driscolls一直在開發另一個草莓采摘機器人,但它總會把草莓割傷。而Octinion的機器人則會計算是否會擦傷草莓,如果會則不摘。

除了更便於采摘,托盤生長係統還更節水,因為係統隻需澆灌草莓周圍少量的土壤即可,並且單位麵積產量更高。

隨著全球城市化不斷提高,科恩相信,垂直農業係統必然會越來越多,而機器人將幫助該係統更具經濟效益。

“美國產出的草莓約80%都來自加州,這意味著你在紐約吃的草莓可能已經在卡車上運輸兩天。無論是從生態還是經濟效益方麵,這都不太劃算。”他說。

目前,Octinion公司的這台機器人已經接近完成開發,該公司正攜手比利時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er of Hoogstraten對其進行測試。到明年,Octinion將開始與草莓采摘工人合作進行試點測試,並於2019年上市銷售。此外,該公司還計劃豐富這台機器人的技能包,讓其采摘辣椒、番茄、黃瓜等其他農產品。

“我們希望,任何可以在溫室種植的作物它都能夠采摘,”科恩說。

歡迎紋身愛好者,關注:刺青微刊

最後更新:2017-10-14 13:28:13

  上一篇:go 馬雲發大招建智能加油站,“機器人”加油,車主連車都不用下
  下一篇:go 日月光這家黑科技神店要火!機器人上菜,天花板居然還會發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