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為什麼又火了?
新浪微博為什麼又火了?
近一年感覺新浪微博的關注度比前兩年有高了。經常聽身邊的朋友說在微博上又看到什麼新聞,那麼新浪微博為什麼突然又火了?
2010年國內微博引來春天,微博像雨後春筍般崛起。截止2013年3月,得益於搶占先機且在整體的戰略執行上比較徹底到位,新浪微博的注冊用戶數達到5.03億,微博發展成為近一半中國網民使用的重要互聯網應用。
之後,微博的發展迎來低迷期,伴隨著微信等即時通訊的誕生,微博逐漸開始衰落。根據多方報告顯示,2013年至2015年,微博的網民使用率下降,月活躍用戶出現了增長速度放緩的跡象,微博成為了一款帶來虧損的產品。
2016年,微博發展迎來第二春,微博淨營收和活躍用戶數繼續增長,在三四線城市的滲透率進一步提升。其2016年前兩個季度淨營收入分別為1.193億美元和1.469億美元,按照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計算,淨利潤分別為1640萬美元和3550萬美元,增長率分別為491%和225%。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有以下幾點原因:
和其它互聯網產品相比,微博的媒介屬性更為明顯。不管是忠實用戶一直使用微博的理由,還是回流用戶重新使用微博的理由,占比最高的都與微博上獲取的資訊有關。而對於以微信為代表的其他互聯網產品,更多人是將其定位為交流互動的平台,即其的社交屬性較為凸顯。因此,微博的媒介屬性,和其它以微信為代表的互聯網產品相比,更為明顯。
用戶對微信、微信朋友圈存在一定的不滿體驗。因為朋友圈的功能屬性越來越明顯,微商、轉發求讚等信息越來越多,所以有的用戶會選擇回流微博,微博也重新火了起來。
至於有人說:身邊沒多少人用它,微博為何那麼賺?這是典型的目光所及就是一切,君不見QQ上十多歲的年輕人在翻山越嶺的另一邊可勁地High,騰訊因此導流各種遊戲,玩轉音樂收費,賺到盆滿缽滿?對於微博,也是同樣的道理,你不玩、你身邊人不玩,不代表沒有人玩,隻能證明你和周圍人不是它的目標人群,不然,你開個微博,吐槽下楊洋、井柏然、李易峰、TFboys試試?
其實,股價反應了自由的資本市場對一個公司現狀和未來的判斷,Twitter股價下跌,微博的股價上升,其實就是資本家們用手投票的結果,反應了雙方在商業成長力上的巨大差異。
一方麵,從目前看,Twitter主要的歐美市場用戶增長日趨飽和,暴漲已成為曆史,而且其活躍用戶基數隻有3億多,人口紅利已經消失殆盡。此外,它名揚天下的最快傳遞熱爆、紮眼谘詢的模式,也受製於一些國家和地方有技巧的管製,而不再靈光,因此在爆點事件的影響力上相比過去,真的相距甚遠。而更重要的是,Twitter在尋找商業突破上一直缺乏更有效的辦法,已經磨光了投資人的耐心。特別是在針對用戶特征做定向的推送廣告方麵,可能與用戶基數、習慣和數據挖掘方法有關,其智能化水平還不夠突出,不能像Facebook那樣更貼近用戶,並且給予商戶更高的自由選擇投放,進而令收入走向萎靡。正如美國一位的廣告公司高管所說,2016年各品牌已經更偏向於增加在Facebook的廣告預算,減少Twitter的。
相比之下,微博的勢頭則是否極泰來,之前阿裏收購,給予電商廣告上的扶持,幫其渡過,被微信搶走用戶時間的艱難期。畢竟因為用戶數量及早完成積累,即便活躍用戶數還趕不上Twitter,但積累的各類數據早已經異常豐富,這個金礦在最近兩年得以迅速開發出來,用戶各類標簽完善化,各種用戶畫像清晰化,幫助微博更好地將電商廣告係統打造得更像Facebook那樣精準且生動,更易打動人性,不斷的效果優化下,自然獲得各類廣告商的青睞,收入自然節節攀升。更值得提及的是,微博更在強化其“媒體+社交”的軸心,戰略上沒有失色於熱點事件的快速追索,同時將日常轉向更少有管製的大眾娛樂領域,帶動大量活躍的、有潛力的年輕族群,使用微博,如此,微博接了地氣,保持對用戶的卷入力、推動力,由此獲得了底層人民的超強動員能力,實現了與微信差異化的競爭模式,自然不乏未來的“市夢率”。
此外,在活躍的短視頻、直播等風口,微博不僅沒有失位,更是其中先驅者,有性感的創新概念支撐,使其一直保持年輕,無論是硬收入的增長,還是軟實力的未來,微博都遠遠勝過它的前輩Twitter,市場已經參考了所有的因素,給出了對應的報價,微博隻需努力精彩,上天自有更好的安排。
最後更新:2017-10-08 07:5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