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內容即將可以修改,人人都有橡皮擦是好事嗎?
10月12日,新浪微博CEO@來去之間(王高飛)在微博上發布了一張幻燈片圖片,圖中有兩個信息點:1.微博發布內容可編輯;2.博主對評論的先審後放。第三條保密。
早在2011年,便有知乎用戶關注了這一問題。在知乎用戶看來,允許重新編輯微博內容會讓微博內容的真實性大打折扣。與知乎相比較可發現,知乎用戶對內容的調整編輯會保留完整的修改記錄,而微博如果也可以允許修改已發布的內容,則可能會讓內容的真實性大打折扣。
國外的社交產品中,Facebook、Instagram、Google+都能重新編輯內容,而國內能重新編輯內容的社交產品並不多。作為新興的資訊產品,頭條號允許用戶在發布後對內容進行修改,但在修改時係統會予以提醒,頻繁修改會影響讀者閱讀效率和推薦效果,建議編輯完善後再發表。而微信公眾號已經群發出的文章則不可修改。
主流觀點認為,微博是後博客時代出現的產品,強調簡單、及時、隨寫隨發。對於一個偏重實時性的產品,對舊博反複修改完善顯得沒那麼重要了。
此外,如果一條微博在有大量評論、轉發之後,又被修改成完全不同的意思,可能會引起先前轉發、評論此條微博用戶的反感。如已被廣泛傳播的內容被惡意修改成廣告、謠言等,所帶來的負麵影響該如何規避就有待商榷。
最後更新:2017-10-16 11:3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