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版权协议引发大争论 用户斥其无耻
互联网平台的霸王条款在用户的强烈抵触面前能撑多久?
强占版权吃相太难看?
近日,网友们发现新浪微博平台的《微博服务使用协议》中,规定用户在微博上发布的信息,将不可撤销地授权微博平台作为微博内容的独家发布平台,用户所发表的微博内容仅在微博平台上予以独家展示。未经微博平台事先书面许可,用户不得自行或授权任何第三方以任何形式直接或间接使用微博内容。
说得直白一点,这个协议的意思就是,用户在微博上发布的原创内容,都归新浪微博所有。
不仅如此,微博还要用户做“选择”:要么同意我的协议,将原创内容的版权归属于我,要么就不能使用微博产品。
首先我们看看新浪微博 9 月 15 日的《微博服务使用协议》主要都说了什么,让用户们反应如此强烈:
第一,自己的东西,自己不能再另行发布、转发、授权;但是新浪微博可以。用户在微博上发布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不论微博内容是否构成着作权法意义上的可保护客体,用户同意不可撤销地授权微博平台作为微博内容的独家发布平台,用户所发表的微博内容仅在微博平台上予以独家展示。
未经微博平台事先书面许可,用户不得自行或授权任何第三方以任何形式直接或间接使用微博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自行或授权任何第三方发表、复制、转载、更改、引用、链接、下载、同步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部分或全部微博内容等。
第二,如果用户在微博发布的内容被第三方抓取了,维权所得归微博独家所有,用户得不到赔偿,还要配合微博提供证据。
原创内容到底归用户还是归平台?
此事经过微博的转发和用户之间的讨论,迅速引起了很多用户尤其是内容创作用户的关注,我们都知道,新浪微博之所以成为一个成功的社交分享平台,就是因为它上面产生了很多非常有质量的原创内容,在内容为王,消费者普遍愿意为内容付费的时代背景下,许多原创内容都为这个平台带来了不费的经济价值。众多自由创作人(比如写手、画手)的内容,同时又为这个平台维持了比较高的用户粘度。
但是在这个时候,一个看起来非常不合理的《微博服务使用协议》让一切都变得摇摇欲坠,到今天上午为止,有一些原创用户表示在该协议彻底修改之前,将只发布广告,不再发布其他原创内容。而更多的用户,包括新浪微博签约的自媒体人都纷纷发声,认为新浪微博这个版权协议简直是无耻之极。
首先它规定的权利义务严重不平等,用户只要在平台上创作,内容就全归平台所有,着作权基础上的财产权被分割,但平台却无需支付给用户半分钱的授权费用,也不用承担对用户的相关责任。从性质来说就已经违背了平等原则,普通人摸着良心都知道这么干不行。
其次这个协议即便符合了起码的公平,但着作权归属是一个强行性附属,谁创作谁所有,如果要委托创作、授权的花,需要正式签订版权协议。而新浪微博的服务协议显然是个格式合同,即便用户选择了“同意”,也不代表所有条款都具有法律效力,显失公平的合同是可撤销的,自始无效。
新浪回应:主要防竞争对手
今天(16 日)上午,新浪微博官方发出关于微博内容版权归属的说明,该说明对协议做了拟定修改。
说明中表示,1.3 1.5 两条款内容(也就是用户意见最大的两条)为《微博用户服务使用协议》既有条款,而并非本次《微博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弹窗中所公示并要求用户同意的新增内容。
1.3 1.5 两条款内容拟修订为:
1.3 未经微博平台事先书面许可,用户不得自行授权任何第三方使用微博内容(微博内容即指用户在微博上已发布的信息,例如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包括但不限于自行授权任何第三方发表、复制、转载、更改、引用、链接、下载、同步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部分或全部微博内容等。
1.5 用户同意并授权微博平台以微博平台名义就侵犯用户合法权益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私自复制、使用、编辑、抄袭、在第三方平台上再次发布微博内容等行为)采取任何形式的法律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投诉、诉讼等必要的维权措施。
微博用户对自身拥有完全着作权等知识产权的内容是可以合法使用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官方也不会真的傻到“你在我平台发一条内容版权就归我”这种智障程度。
新浪微博这个条款主要针对的是谁呢?说明中最后一段解释道:所有未经用户和微博平台共同同意,擅自直接抓取用户已经在微博平台上发布的内容的行为均属于不正当竞争。微博为维护自身权益,将采取各种手段避免遭受不正当竞争的影响。
这里有一个例子。2017 年 8 月 10 日,新浪微博官方公布了一则社区公告,称某第三方新闻平台在微博毫不知情、并未授权的情况下直接从微博抓取自媒体账号的内容,鉴于其行为性质严重,微博先行暂停了第三方接口,并表示将会依法维权。这个公告所针对的第三方新闻平台正是近来风头正劲的《今日头条》。
所以这个协议主要是防第三方的不正当竞争,本意不是用来限制用户的,至于协议为什么写得这么不清不楚争论点众多,大概就是他们法务的水平问题了。
重视版权 请从公平开始
尽管《微博服务使用协议》对普通用户可能没有实质影响,对签约自媒体人的影响也不大,只是让签约内容在法规、协议的约束和保护框架内。但这次微博平台被激起的网民之怒,倒让大家知道了现在“版权”一词到底有多敏感。
而新浪微博以版权手段防止第三方侵权的同时,对用户个人的原始着作权就相对轻视了,如网友所说:“谈什么版权?微博上面擅自修改、复制内容最猖獗的,不就是那些营销号吗?”
的确站在用户的角度看,新浪微博不管针对的是谁,这个协议都存在不公平不合理之处。群众吃瓜归吃瓜,也不代表都是傻瓜。想让用户不瞎想,首先得把要说的话明白无误地说清楚,而不是趁乱蒙混用户,更不能只讲权利,不讲义务。
最后更新:2017-10-08 03:2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