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競爭白熱化,新浪微博新用戶條約惹爭議
9月15日晚,新浪微博發布新版用戶服務使用協議,其中部分協議內容引發用戶熱議。在最新的《微博服務使用協議》中規定,用戶在微博上發布的信息,將不可撤銷地授權微博平台作為微博內容的獨家發布平台,用戶所發表的微博內容僅在微博平台上予以獨家展示。未經微博平台事先書麵許可,用戶不得自行或授權任何第三方以任何形式直接或間接使用微博內容。
說得直白一點,這個協議的意思就是,用戶在微博上發布的原創內容,都歸新浪微博所有。所以對於不少的普通用戶來說,針對這樣的條款提出了自己的質疑?@我是豆花,以後我發布微博是不是隻能屬於新浪微博了呢?@那年花兒圓,以前經常在內容和創意時,會引用微博的內容作為論據,不知道以後是不是得給微博繳費了?…
搶占市場份額,內容資訊APP互搏
眾所周知,隨著移動互聯網資訊入口的越來越顯著重要,各家資訊閱讀類App對此款業務的投入量也是越來越大。而好的內容成為所有的廠商“必爭之地”。這不,新浪作為傳統互聯網企業,曾經憑借新浪微博市值一度躍居中國BAT之上,但是隨著這些年,移動新聞聚合APP不斷蠶食移動資訊市場,新浪的寶座也是慢慢移位,所以在這樣的環境下,作為新浪的王牌欄目新浪微博當然會焦急,當然會采取行動了。
早在2017年8月,這場“廝殺之戰”就已經開始了。但是微博賬號“微博管理員”在聲明中提到第三方新聞平台直接從微博抓取包括自媒體賬號內容在內的行為,微博毫不知情且並未授權。鑒於該行為性質嚴重,微博將先行暫停第三方接口查清原因,如出現違反第三方協議的行為,會依法維權。據《新京報》報道,該第三方平台也許正是指的國內新聞聚合的老大某頭條吧!9月10日晚,今日頭條向用戶發送通知,稱將關閉今日頭條的新浪微博賬號登錄,需改為手機號或者微信QQ等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今日頭條在推廣“微頭條”業務時,曾經允許用戶將微博上的內容自動同步到頭條上。不過,該舉遭到了微博的反對,發布公告稱關閉今日頭條旗下微頭條產品的數據接口,禁止微博內容自動同步到微頭條平台。這一次,今日頭條宣布關閉微博登錄方式,可以說是兩者之間矛盾的進一步升級。
新浪微博突然強調用戶內容的獨家原創性,或因內容競爭白熱化加劇
對於內容APP來說,最值錢的就是原創內容,而在版權意識不是很強烈的中國,對於內容的原創保護就顯得尤其重要了。今日頭條批量、自動地抓取微博原創內容,雖然說事先得到作者的同意,但仍然構成對微博正當的商業權益的侵害。這種“搭便車”的行為典型地反映了其市場競爭策略。微博作為原創內容的發表載體,以及以巨大受眾數量培育“大V”的新媒體形態,有權維護自己商業模式中的正當權益。
但是在具體的操作方麵上,新浪微博是否應該跟用戶單獨簽訂協議更好,不能隻是這樣以偏概全向全體用戶的格式簽訂合同會更好點呢?基於此原因,在9月16日淩晨,新浪微博對其中一些款項進行了擬修改,稱用戶對自身擁有完全著作權等知識產權的內容可以合法使用,但是所有未經用戶和微博平台共同同意,擅自直接抓取用戶已經在微博平台上發布的內容的行為均屬於不正當競爭。
9月16日下午,新浪微博做出進一步說明,指出著作權理所應當是屬於內容創作者所有的,權利本身都歸屬於作者,微博作為發布平台隻享有一定範圍的使用權。用戶對於自己具有完全權利的內容,自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發布到其他平台。不能允許的是未經微博平台同意,自行授權、允許、協助第三方非法抓取已發布的微博內容,非法抓取是指采用程序或者非正常瀏覽等技術手段獲取內容數據的行為。
雖然說,在內容競爭白熱化的時代,誰搶占了內容誰就具有話語權。但是,平台的用戶是平台賴以生存的基礎和未來,所以如何在既不損害用戶的權益又能保證平台發展的方式,才是平台應該考慮之道。
最後更新:2017-10-08 04: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