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522 返回首页    go 新浪 go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推出“霸王条款”惹众怒,你写的微博不归你了?

一直玩新浪微博的小编最近遇到了问题

刷微博刷着刷着就出现了如下对话框

表示微博更新了其《微博个人信息保护政策》

用户必须点击“同意”按钮方可继续使用微博

对于这类隐私条款相信很多人和小编一样

基本上看也不看都会选择同意

还是有好奇心旺盛的用户把微博的各种使用协议、条款都研究了一遍,这不看不要紧,一看还真在《微博用户服务使用协议》中发现了大问题。

根据微博条款1.3款显示,以后用户在微博平台上发布的一切内容,微博都将享有独家发布平台权益,用户只能在微博上独家展示,未经微博书面允许,用户不得自行授权第三方直接或者间接引用任何内容。

而1.5条款则说,微博用户将无偿授权微博平台法律权力,以任何法律手段追究第三方平台使用在微博上发布的内容等行为,微博将获得所有赔偿款项,同时,用户还承诺配合微博,应微博要求积极提供文件和相关协助。

而在8.3和8.4条款中,微博表示,如果用户违反了有关规定,那么微博有权不通知,立即采取一切手段减轻或者消除用户行为造成的影响,并且由用户承担一切损失和后果。

说人话的意思就是:用户发了微博,内容就是微博独家的,即使这内容微博没付钱;如果用户想用这些内容,需要与微博协商并取得微博书面同意;如果别的平台抓取使用,微博为用户维权,但是所有获得赔偿属于微博。如果造成损失,对不起,这个需要用户负责。

这下用户不干了

该条款一经发布,便引发了网友们的强烈不满,尤其内容创作者更是对其猛喷。女演员李艾佳更是写下《微博,无耻不是你虐夺版权的通行证》。

还有很多人并不承认这个条款。包括媒体人杨江(新周刊)在内的多位用户,则在微博上公开声明:对该弹窗内容不认同,本人微博所有内容版权归本人所有。

作家马伯庸更是质疑称:“我在微博上首发了篇文,杂志想刊登,可如果新浪不同意,我本人点头都没用?”

尤其是摄影师和画手们,开始担心以后不能在微博发布原创作品了,不然都没办法在其他平台发布了。

不仅如此,甚至网文写手、专栏作家、媒体人、段子手等也都对微博的态度表示了担忧;而这些用户则正是这几年的创作者变现风潮中,多个平台相当重视的次头部用户。

对于这条存在已久的《协议》所引发的巨大争议,9月16日凌晨微博官方连夜通过账号@微博管理员发布了一份公告表示:对用户的质疑,微博深感不安和抱歉。同时,微博表示,将《协议》中的1.3和1.5条修改为:

1.3 未经微博平台事先书面许可,用户不得自行授权任何第三方使用微博内容(微博内容即指用户在微博上已发布的信息,例如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包括但不限于自行授权任何第三方发表、复制、转载、更改、引用、链接、下载、同步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部分或全部微博内容等。

1.5 用户同意并授权微博平台以微博平台名义就侵犯用户合法权益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私自复制、使用、编辑、抄袭、在第三方平台上再次发布微博内容等行为)采取任何形式的法律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投诉、诉讼等必要的维权措施。

但没想到,“用户不得自行授权任何第三方使用微博内容”还是让大家无法理解。

于是,9月16日下午,@微博管理员 再次发声,对大家提出的质疑进行了解答,并明确表示,“用户对自己的原创内容毫无争议地拥有着作权,在微博平台上发布的也不会例外。用户对于自己具有完全权利的内容,自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发布到其他平台。

对此,知识产权方面专家王立岩表示,内容的直接来源是用户,构成作品的情况下,其版权归属于用户。但王立岩同时指出,无论着作权是否给到平台,或者这些内容是否属于作品,平台都可以基于商务运营享有一定的利益。

那么,用户自己随便发的一条微博构成着作权吗?

王立岩表示,用户发布内容是否受着作权法保护,首先要看发布内容是否构成着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作品的形式有很多,比如,美术作品、文字作品、摄影作品等等。总体上来说,判断作品的首要标准是是否具有充分的“独创性”。

随便发一条微博,比如,只是一句话说“我吃过晚饭了”,这显然是不具有独创性的,也就无法认定为作品了,用户自然也不能就这样的消息主张享有着作权。

微博头条之争

其实,我们把事件串起来看就知道微博这次协议,很明显与今日头条扯不开关系。微博与今日头条二者之间已经在原创内容上早就展开了激烈竞争。

8月10日,新浪微博突然封掉了给今日头条的接口,官方公告给出的解释是“第三方新闻平台在微博毫不知情、并未授权的情况下直接抓取自媒体账号的内容。”

由此引发了关于用户在平台上创作的内容,其版权归属的第一次争论。总之微博的态度是用户想在其他平台发布内容也可以,得自己复制粘贴过去,不能让其他平台直接从微博上抓取。

距离这场风波仅过了一个月,两家又有了冲突,这次换作今日头条采取行动了。9月10日,今日头条向用户推送信息,宣布将于近期关闭使用新浪微博登陆头条账号的服务。

两周前,今日头条高薪挖角知乎大V一事也引发了内容平台震荡。知乎大V“恶魔奶爸”称,“今日头条今年一口气签了300多个知乎大V,刚把我也签了,而且是给钱的,年收入比普通白领高。签完以后所有内容不可以再发知乎。优质的内容创作者被抢完了,所以知乎的质量每况愈下。”

在线上流量越来越昂贵的时代,原创内容功能已经被互联网平台视为线上流量的最后一座金矿。面对有限的优质作者,在高额补贴吸引门客的金钱策略之后,逼迫作者对平台“二选一”、签独家协议等“大棒”政策也随之而来。

但在商业竞争的同时,平台如果不注意吃相或放任傲慢的态度,不仅会伤害一直默默耕耘的作者,最终也会伤其自身。

长按关注

最后更新:2017-10-08 04:03:31

  上一篇:go 新浪微博的一周下限秀
  下一篇:go 新浪微博发布新版用户使用协议引争议,腾讯微博终于等到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