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6
搜狗
為打造中國的ImageNet Kaggle,創新工場、搜狗和頭條站到一起
李根 發自 國家會議中心
量子位 報道 | 公眾號 QbitAI
搜狗CEO王小川、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複和今日頭條顧問張宏江
依舊是為了(緊缺的)AI人才。
創新工場、搜狗和今日頭條三家公司走到一起。
創新工場呐喊運營、李開複博士發揮號召力;搜狗貢獻數據、組織出題、開放計算資源;今日頭條則出數據出獎金,一個名為“AI Challenger全球AI挑戰賽”的數據集比賽正式從0到1。
這三家知名的中國AI組織開宗明義,目的就是為打造中國最大的科研數據集與世界級AI競賽平台,推動中國人工智能領域科研創新。
這將是一個怎樣的“AI Challenger”?
AI Challenger發展規劃
5個月比拚,200萬獎金,千萬級數據
實際上,“AI Challenger全球AI挑戰賽”品牌推出當天,8月14日,比賽報名便已正式開啟。
至9月4日,挑戰賽將正式拉開帷幕,期間將有各路高手展開為期三個月的比拚,並於12月中旬進行總決賽巔峰對決。
這是一次科研導向的競賽,最吸引人的激勵來自兩方麵。
首先是數據,大賽第一年——即2017年,就將有超過1000萬條中英文翻譯數據、70萬個人體動作分析標注數據、30萬張圖片場景標注和語義描述的數據被開放,這也是國內迄今規模最大的公開科研數據集。
在人工智能領域,數據的質和量是科學研究與產品技術研發的核心。高質量訓練數據對機器學習模型的建立和優化有關鍵性的作用。建立大規模、高水準的標注數據集,是推動AI科研和技術前進的驅動力——沒有足夠好的數據,就無法取得世界頂級的科研成果,這是吸引優秀科研人才的一方麵原因。
另一方麵,還有真金白銀的獎勵激勵。光是最後的總決賽評比中,就有合計超過200萬元的團隊獲獎獎金詞,而在比賽進行中,每雙周還會評出雙周獎。
AI Challenger執委會成員、創新工場AI工程院副院長王詠剛還表示,在激勵方麵,2017作為大賽誕生之年隻是開始。未來三年,創新工場、搜狗、今日頭條三方計劃投入數千萬規模的資金,不斷完善平台的建設、擴大數據集的規模,期許AI Challenger在三年內打造來自中國的世界級AI開放數據和競賽平台,成為推進全球人工智能研究和產業前進的新引擎。
這並非說說而已,伏筆已從現在開始埋下。
從此次“AI Challenger全球AI挑戰賽”設置,不難看出三大特點:
第一,發布的多個領域的數據集與前沿、科研、日常生活、未來AI時代之間關係密切,為現在,也圖將來;
第二,在幾個公開任務領域,如人體關鍵點監測、圖像檢測、機器翻譯口語數據集現在均是國內規模最大,甚至嚴格意義上說都是世界規模最大的;
第三,起步中國,放眼世界,希望打造一個世界級開放平台。在推出當日公布的5個競賽項目中,也設置了諸如人體關鍵點檢測等認為,沒有語言限製,有利於吸引非中文選手參加,主辦方努力希望把數據集、競賽變成世界級平台。
當然,世界級平台也正是“AI Challenger全球AI挑戰賽”會持續進行和投入的原因。主辦方稱,會圍繞前沿、科研領域數據集建設,在包括自動駕駛、醫療、交通等前沿、熱點人工智能應用領域,建成中國最大數據集,打造世界級數據集和科研競賽平台。
AI Challenger2017委員會名單
吸引人才,挖掘人才
實際上,之所以如此鄭重其事、大手筆投入打造“AI Challenger全球AI挑戰賽”,最核心最迫切任務也在吸引人才,挖掘人才,特別是目前潛力巨大的中國科研領域人才。
對於發起本次合作,創新工場董事長暨CEO、創新工場AI工程院院長李開複回憶說:“今年5月的美國之行,讓我見到了很多美國頂尖教授,他們感歎自己已經追不上互聯網巨頭的速度,雖然能力不比Google的工程師差,但數據、計算力方麵的局限,已阻礙了頂尖科研成果的產生。”
於是聯想國內情況,李開複認為也存在類似的痛點和挑戰,決定邀約AI公司一起試水。王小川的搜狗,張一鳴的今日頭條,進入了他的視野。
在此之前,“生於清華”的搜狗與清華始終有聯合研究,在過去9年,雙方在數據、人才、資源等方麵相互輸送,並實現產學研轉換,而李開複博士的號召,讓王小川自覺可以做得更大,而且是全球意義的,於是一拍即合。
今日頭條方麵,其顧問兼技術戰略研究院院長張宏江博士稱,之所以與王小川、李開複一起走到一起,是希望看到更多的學校,通過這些數據集能夠把更好的問題提出來,開發出更好的算法,今日頭條也從能中間受益,在學校能有新的解決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已從金山軟件退休的張宏江被今日頭條“返聘”的重要原因。張宏江博士此次代表張一鳴出現在合作啟動儀式上,官方身份是今日頭條顧問、技術戰略研究院院長。他告訴量子位,“AI人才”是他在頭條的重要工作之一,現在頭條AI實驗室已有50人規模,未來目標是200人。(張宏江博士還告訴量子位,源碼資本合夥人的工作也在兼任中,而今日頭條實際上也是源碼的明星投資項目。)
毫無疑問,通過“AI Challenger全球AI挑戰賽”這樣的活動,創新工場、搜狗和今日頭條在AI方麵的號召力和品牌影響力將進一步增長,這對未來吸引更多科研人才進入商業組織,助益良多,人才供應端的吸引力正在不斷加強。
而以VC為主業的創新工場,也能在人才和創業團隊投資方麵,更具品牌影響力。
AI Challenger2017指導委員會名單
此外,細心觀察的話,涉會“名錄”也是一次足以載入史冊的產學研大聯合。
在整個競賽的嘉賓名錄中,競賽主席有李開複、王小川、張一鳴;
執行委員會有:馬維英、王嘉平、王硯峰、王詠剛、楊洪濤、張宏江;
指導委員會成員則有來自科研領域的:劉世霞、馬毅、孫劍、王亮、王亦洲、黃書劍、林德康、劉洋、史小東、趙鐵軍。
不可謂不是彬彬之盛。
中國 ImageNet+Kaggle ?
最後,因緣巧合的是,上月月底舉辦了八屆的ImageNet挑戰賽由創始人之一李飛飛博士正式宣布退出曆史舞台。國際上,ImageNet挑戰賽曾是每年企業和研究者都極為看重的活動。
另一機器學習競賽平台Kaggle著眼於真實數據和真實問題的解決方案,同樣吸引了全球將近百萬數據科學家和研究者進行挑戰和探索其多元化的公開數據集。
發起者李開複博士被問到了AI Challenger與前兩者的對比。
李開複回答說:ImageNet和Kaggle讓全世界的AI人才受益,但中國AI人才還可以有更直接的方式提升能力,我們希望AI Challenger成為催化劑,希望更多中國人才參與的AI Challenger,改變世界。
最後更新:2017-08-20 00:3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