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8
搜狗
搜狐在前,搜狗在后,“狐假狗威”张朝阳能否再次笑傲互联网江湖?
导语:一提起互联网巨头,我们一下子就能想到的是“BAT”,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却很少人会联想到搜狐、新浪和网易,看来在大家心中,他们已经“老”了,已经没有关注的价值了。但是中国有句老话,“姜还是老的辣”搜狐近期的表现特别像块老姜。
搜狐股价飙涨
10月13日周五美国股市开盘时,搜狐公司股价就迎来大涨,涨幅一度达到15.88%,股价超过66美元,市值超过25亿美元。前一个交易日的搜狐股价仅有57美元,截止13日收盘搜狐上涨7.45%,报64.5美元。
这还没完,10月16日周一搜狐继续上涨5.56,股价达到了70美元,两个交易日累计上涨了23%,涨了13美元,厉害吧。
原来搜狐一直在我们的关注死角里默默发光。
搜狐的诞生
1995年11月1日,张朝阳博士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回归祖国。依据风险投资创办了搜狐的前身“爱特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998年2月,爱特信推出搜狐,中国首家大型分类查询搜索引擎横空出世,搜狐品牌由此诞生。
“出门靠地图,上网找搜狐”搜狐由此打开了中国网民通往互联网世界的神奇大门。
1999年,搜狐推出新闻及内容频道,奠定了综合门户网站的雏形,开启了中国互联网门户时代。由于张朝阳先生对互联网在中国的传播及商业实践作出的杰出贡献,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50位数字英雄”之一,并先后登上“财富”论坛和《亚洲周刊》封面。
搜狐开门并没有大吉
2000年7月12日,搜狐公司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从一个国内知名企业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品牌。
好尴尬,刚上市就遇上2000年美股科技股泡沫,上市没多久,股价就只剩下0.5美元了。当时还有一个非常着名的“战役”——搜狐一美元保卫战!
不仅搜狐尴尬,同样是中国知名门户网站的新浪和网易也同样尴尬,以为他们都是在2000年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网易最惨,股价甚至达到过负10美元。
好在在创始人张朝阳的带领下,逐步壮大起来。
2000年,搜狐收购中国最大的年青人社区ChinaRen校友录,树立国内最大的中文网站地位。
2002年第3季度,搜狐公司在国内互联网行业首次实现全面盈利,这是中国互联网发展进程中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带动了中国概念股在纳斯达克的全面飙红。
搜狐在“网络三剑客”中的消沉
当初三家差不多同时起步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易和搜狐,逐步发展成为家喻户晓的门户大网站,并且都在纳斯达克扮演着中国概念股的角色。
那时候的“网络三剑客”真是风光无限,张朝阳在深圳发表演讲,马化腾只有在下面认真聆听的份。但是短短十年的互联网发展,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搜狐不仅成为“网络三剑客”的第三名,还被BAT把份额挤得所剩无几。
搜狐和新浪一样,主要依靠广告收入,但面临同质化竞争,在内容方面搜狐能竞争过新浪么?新浪微博可是坐拥3亿用户,从这点来说,搜狐有点弱爆了。
近两年的搜狐对内容资源投入了重金,但早在2005年搜狐就以不菲的价格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赞助商。到了2006年又取得了当年世界杯的视频版权,并且成为NBA.com/China的官方合作伙伴。
然而,斥巨资获得的版权并没有为搜狐带来太多的收益。就拿2006年的世界杯来说,按理说搜狐此次获得了内容资源优势打个漂亮的翻身仗也在情理之中。但是新浪巧妙地利用了自身的影响力去获得资源,结果是新浪胜出!
根据CNNIC当时公布的调查数据,新浪和搜狐是世界杯期间球迷访问最多的两个网站,其中新浪访问率为73.8%,搜狐为54.8%。
实际上,不是老天不爱搜狐,而是搜狐自己错过了许多机会。当初爱特信推出的搜狐,成为了中国首家大型分类查询搜索引擎,“出门靠地图,上网找搜狐”打出了搜狐名声。
但是,他们谁也没有预想到搜索会有今天这么大的市场。直到百度上市,google可与微软叫板,人们才惊呼搜索魅力如此之大!
搜狐被“拍在沙滩上”
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被拍在沙滩上,“BAT”的壮大无疑给了搜狐一个巨大的“冲击波”。
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在京联合发布2017年“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榜单。腾讯排在在第一,网易排在第五,新浪第六,搜狐仅名列第七。
排在第七也不能说明搜狐做的就非常差劲,但是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
现在搜狐有只好“狗”,什么狗?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消亡。搜狐没有消亡,迎来的却是一次爆发。爆发的原因,是因为一只“狗”—搜狗。
说起搜狗,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是搜狗中文输入法,提到中文输入法,但是搜狗最早做的,却还是搜狐的老本行:搜索业务。
(搜狗的名称取自2001年电影《大腕》里的幽默台词——“他们搜狐,我们搜狗,各搜各的!”。)
2004年8月3日,为增强搜狐网的搜索技能,搜狐成立了子公司“搜狗”,主要经营搜狐公司的搜索业务。但是在2006年,搜狗却“不务正业”地推出了“搜狗中文输入法”,这是业界首次利用先进的搜索引擎技术开发的输入法,被誉为“互联网输入法”。到了2009年,搜狗输入法诞生三周年的时候,据艾瑞的统计数据显示,当时搜狗输入法的用户使用率为79.7%,遥遥领先于其他输入法。
2010年8月9日搜狐与阿里巴巴宣布将分拆搜狗成立独立公司,引入战略投资,注资后的搜狗有望成为仅次于百度的中文搜索工具。
2013年9月,腾讯宣布向搜狗注资4.48亿美元,并将搜搜和QQ输入法业务与搜狗现有业务进行合并。交易完成后,腾讯获得搜狗完全摊薄后36.5%股份。
分析人士认为,在这个交易中,腾讯,搜狐,搜狗都是赢家,可以取得1+1大于2的战略协同:腾讯盘活了搜搜的资产;搜狐成功地保留了搜狗,而且是更有前途的搜狗;搜狗整合了搜搜后,市场份额直追360;未来搜狗与腾讯互相借助对方的资源,可以更好地移动互联网发力。
2016年9月20日,据SEC最新的信息显示,腾讯已取代搜狐成搜狗最大股东,持股比例高达45%,搜狐持有搜狗的比例为38.35%,但是搜狐仍旧掌握控制权。
获得投资后的“新搜狗”将保持独立运作。搜狐及其关联方仍是搜狗的控股股东,而搜狗将继续作为搜狐的子公司独立运营。在新成立的搜狗公司中,张朝阳继续担任董事长,腾讯总裁刘炽平和首席运营官任宇昕出任董事。王小川继续作为董事和首席执行官领导整个公司发展。
王小川可以“脱单”了
搜狗CEO王小川曾经立下豪言“搜狗一天不上市,我就一天不结婚”。7月31日,搜狗终于宣布计划向美国SEC提交上市文件了,在美国纳斯达克市场挂牌IPO。“钻石王老五”王小川和他执掌的搜狗都将迎来人生中重要的时刻。
搜狗的上市计划酝酿多年,但过去由于管理层股权等问题而一直悬而未决。近期,阿里开始逐步回购股权,加上搜狗积极布局人工智能领域,上市大幕逐渐拉开。早在今年年初,王小川就与包括大股东腾讯、搜狐在内的多方进行会谈商议,讨论具体上市安排。与前几年最大的不同是,今年基本确定将IPO地点定为纳斯达克。自2013年腾讯入股截止IPO计划落地,在这个过程中,搜狗的业务调整和营收立足点上经历了四个关键期阶段:
第一:腾讯入股调整期(2013年Q4至2014年Q3)
2013年9月,腾讯以4.48亿美元投资搜狗,腾讯入股前期对于搜狗业务提升作用并不明显,投资主要用于股权的再分配。根据当时的交易细节,搜狗拿出3.01亿美元给到A类优先股股东分红,同时搜狗还签署了一份回购选择权,要拿剩下的1.47亿美元用于回购。
第二:规模性盈利期(2014Q3至2015年Q4)
据王小川公开表示,搜狗业务在2014年第一季度实现盈亏平衡,第三季度实现规模性盈利,超亿元人民币。至此,新搜狗业务步入正轨,社交化和移动化成为关键词。这个阶段,搜狗和腾讯搜搜产品端和市场端完成整合,新搜狗融合了搜搜无线领域的积累,从而弥补搜狗移动端的不足,实现PC端和移动端的“双线作战”架构。
第三:搜索广告行业动荡期(2016Q1至2016Q3)
受到百度魏则西事件影响,2016年中旬,监管部门出台了针对搜索引擎领域的新法规,搜索广告行业受到大幅震荡。搜狗也未幸免,2016年度Q3营收环比下滑6%。事实上,搜狗已经重点发力广告营收。王小川在2016年宣布计划IPO的采访中曾表示,2016年末搜狗拉拢到了更多广告商,同时在推广方面加大了力度,2016年Q4,搜狗的营销投入达1亿元,比上一季度增加4倍。
第四:人工智能技术导入阶段(2016Q4至2017Q2)
随着语音交互场景和人工智能概念盛行,搜狗的技术研究和AI布局优势得到凸显,其自主研发的问答、语音和翻译等技术开始被广泛应用于搜索和输入法等产品中。在2016年财报交流会上,王小川表示,搜狗手机输入法的语音输入日频次已达2.6亿次,比一年前增长80%以上。
春节刚过,一向低调的搜狗一改常态,在人事和资本上动作频频。近日,有消息称,搜狗将全盘接收搜搜桌面端搜索业务,并将在团队、渠道和流量以及战略层面进行全面整合。人事调整 上市进入倒计时阶段。在不久前腾讯科技评选出的2013年有望上市的十大中概股公司里面,搜狗名列榜首。传言多年,搜狗终于真的要上市了,而搜狗首席执行官王小川守护搜狗12年后,终于可以结婚了。
搜狗上市盛宴:腾讯坐享其成,搜狐重返舞台
历时13年后终于向纳斯达克迈进,搜狗将完成自身价值的最大化,搜狗上市,背后的投资方自然是坐享其成。天灏资本CEO侯晓天表示,目前已经没有什么可以阻碍搜狗上市,唯一要考虑的就是估值因素,搜狗应对自己的价值做出合理的判断。她给出的搜狗估值为40到60亿美元。
按搜狗60亿美元估值计算,一旦IPO成功,按照腾讯持股43.7%的比例计算,其将持有呃搜狗股份价值为26.22亿美元。减去此前投入的4.48亿美元投资,腾讯将净赚27.74亿美元,约143亿人民币。
虽然腾讯持有大多数的搜狗股权,但是从披露的IPO文件来看,搜狐持有搜狗3,720,250股A级普通股和127,200,000股B级普通股,持股比例为37.8%,张朝阳持有9.2%的A级普通股,合计持股比例达到了47%。搜狐和张朝阳仍然掌握控制权,为搜狗实际控制人。
此外,在本次募股申请提交之前,腾讯、搜狐、搜狗进行了股东投票协议。协议规定,募股后三年内,搜狐和腾讯将根据持有股份选举董事会,董事会将由7人组成,其中4人来自搜狐,2人来自腾讯,剩下一个席位为搜狗CEO。
三年后,搜狐将有权改变董事会的规模和构成,并且为腾讯提供三年内指派两名董事会成员的权力。协议还规定,只要搜狐和腾讯的A普通股和B普通股占比超过50%,搜狐或腾讯可以移除或替换董事。
即便上市后,搜狐依然对搜狗拥有更大的话语权,这一点对于搜狐自身战略以及搜狗保持相对独立的发展来说,都分外重要。因此,搜狗的上市最大的受益者还是它的母公司,搜狐。
除了掌握着搜狗的控制权,搜狗对搜狐的贡献更体现在一张张的报表上。
今年的7月31日,搜狐公司发布截至6月30日的2017财年第二季度未经审计财报。财报显示,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计算,搜狐第二季度总营收为4.61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4.20亿美元增长10%;归属于搜狐的净亏损为890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的6300万美元净亏损扩大41%。
这份并不靓丽的财报没有导致投资者卖出搜狐股票,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搜狗的营收为2.11亿美元,同比增长20%,环比增长30%,为母公司搜狐贡献了超过一半的营业收入。
除此之外,搜狗上市更有利于搜狐进一步加快业务架构调整。在张朝阳的棋局中,搜狗的上市是复兴搜狐的一个环节,更重要的是游戏、视频和内容三大板块全面加速收割利润。
在决定命运的时刻,母公司搜狐选择了信任与等待,而子公司搜狗则帮助搜狐稳住了对搜狗的控制权,并最终为母公司带来超额的回报。搜狗与搜狐的故事随着搜狗宣布上市,绝对可以成为互联网公司管理运营的正面典型。
看来搜狐变“飞狐”是有内功基础的,搜狐从纳斯达克辉煌上市到衰落再到如今的崛起,在BAT占主流的互联网世界能否重铸辉煌呢? 不管搜狐何时再现辉煌,我们看到它自身还是在不断壮大,投资价值也在逐步显露。
最后更新:2017-10-18 23:0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