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
搜狗
搜狗的十三年上市之路:抗百度、联腾讯、两拒周鸿祎
点击播放
GIF/18K
全文共2658字,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作者 | 孟祥涛
编辑 | 伊西科
2013年,在当时搜索合并浪潮之中,张朝阳对迟迟没有起色的搜狗失去了耐心,准备将其打包卖给周鸿祎。在这场交易中,张朝阳可以获得足够满意的回报,而周鸿祎一旦拿下搜狗三成的市场份额,加上一家独大的安全卫士和分发,则是具备了足以改写当时互联网格局的实力。每个人对这个结果都乐见其成,除了王小川。
从2004年搜狗诞生,王小川就一直想正面挑战百度的搜索行业老大地位,更是提出了输入法-浏览器-搜索三级火箭模式,在母公司搜狐、360、阿里巴巴之间苦心维持着搜狗的独立性。可如果这场交易最终成立,这意味着他要永久地失去搜狗。
在搜狐和360的交易进行到尾声的时候,王小川申请了一次去深圳的出差,准备向马化腾求援,在去往机场的路上,电话响了起来,是张朝阳的助理打来的,对方要他立刻回去,否则停职处理。王小川没有在意,撂下电话沉吟片刻,拨通了另一个号码,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和马化腾敲定了腾讯战略投资的基本条款,最终,搜狗获得腾讯4.48亿美元注资,并将腾讯旗下搜索业务并入搜狗,同时获得腾讯多个一级入口。
对于王小川来说,这是最好的结果,搜狗拿到了钱和腾讯的资源,有了更好的发展,而更重要的,搜狗保住了,还是他的。这不是王小川捍卫搜狗的个例,却是最富有戏剧性的那个。
七月的最后一天,随着王小川内部信的发布,搜狗正式启动IPO,在坊间流传许久、虚实难辨的搜狗上市消息,终于在这一刻落下了实锤。这也意味着搜狗过去的故事走向尾声,新的大幕正缓缓拉起。
王小川创业记
在1996年,当张朝阳以尼葛洛庞帝门徒的身份载誉回国,创立搜狐的前身爱特信的时候,王小川正陷入成长的阵痛。以保送生身份进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王小川,因为沉迷于游戏,成绩垫底,并与心仪的女孩失之交臂。多重打击之下,这位从小奥数大赛拿奖到手软、一路保送的天才少年甚至一度有了自杀的念头。
不过幸好,王小川及时调整好了心态,将游戏账号送人,开始努力学习,大学生活也渐渐步入正轨,不久便以编程牛人的身份着称,在大三开始与隔壁宿舍的许朝军一起在陈一舟的ChinaRen兼职,他与张朝阳的第一次缘分也起于此时。
对于这次初见,王小川早已记不起细节,只想起是一个夏天,搜狐在五道口举办活动,还在ChinaRen兼职的他穿着拖鞋过去顺道过去,看着台上台下激情澎湃的人们,王小川并没受到感染,纯粹是看热闹的心态。那时的王小川不会想到,他的职业生涯会与那个叫张朝阳的演讲者产生如此错杂的交集。
在ChinaRen期间,王小川带领一干实习生做出的网站每天浏览量达到了4400万,一跃成为了当时中国第四大网站,贡献了ChinaRen绝大部分流量,之后,王小川又仅仅带着8个人花3个月的时间就研发出一款搜索系统,如此战绩也成为搜狐收购ChinaRen之后,张朝阳对其极力挽留的最大理由。2004年8月3日,搜狗正式上线,仅仅1年之后,27岁的王小川成为搜狐最年轻的副总裁。
但是在百度上市后,加之谷歌的来势汹汹,搜狗与两者的差距被越拉越大。不过失之桑榆收之东隅,2006年发布的搜狗输入法迅速占领超过四成的市场份额成为意外之喜,扭转了王小川在搜狐日渐尴尬的处境。
得益于搜狗输入法的成功,王小川感到要做大搜索,必须通过浏览器做桥梁,否则一点儿机会都没有。但这一看法却没有得到张朝阳的支持,彼时的2008年,是PC时代浏览器混战的一年。Google发布了Chrome浏览器,微软发布了IE8 beta2,傲游(MyIE)浏览器如日中天,360旗下世界之窗浏览器势头强劲,此外还有Opera、腾讯TT、Safari、IQ浏览器……
奈何王小川百般劝说,张朝阳并不想趟这趟浑水,两下僵持的结果,王小川出局,其搜索负责人的职位被取代。但较劲的王小川并没有放弃,开始独立研发浏览器,2008年12月,搜狗浏览器第一版正式发布,却没有收获多少市场反响。
“搜狗原来姓王不姓张”
2010年,国内搜索行业陷入瓶颈期,周鸿祎找到张朝阳,想要投资搜狗,并同时提出,把搜狗浏览器业务转给360,同时360和搜狐成立一家合资公司专做搜索,王小川陷入危机。他只好一人去杭州见了马云,说服对方投资,化解了这次危局,同时搜狗从搜狐内部分拆,由王小川担任CEO。
后来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王小川回忆起这段故事,感慨道:“如果没有Charles(张朝阳)的坚持,就根本没有搜狗;如果没有周鸿祎获得搜狗技术的欲望,就没有搜狗的分拆;而如果没有马云的果断加入,就没有新搜狗的降生。”
三年后,周鸿祎卷土重来,不想还是铩羽而归,让其大为恼火,很快公开放话称“才知道搜狗姓王不姓张”。
在搜狗的前五年,还是在搜狐呵护下成长起来的,虽然一开始搜狗就被打上了王小川深刻的个人印记,但张朝阳还是将他当做职业经理人看待,但这个职业经理人逐渐昂扬的自主意识却是互联网行业里所鲜见的。
在2013年的交易完成后,腾讯获得搜狗36.5%的股份,搜狐依旧是最大的股东,但公司的主导权已经稳稳掌握在王小川的手里。
而在2014年,搜狗已经具备了独立上市的条件,之所以拖到现在,最大的障碍是张朝阳。虽然搜狗已经独立,但搜狐及张朝阳个人所占股份仍达到47%,是为第一大股东。而过去几年,搜狐业绩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搜狗在支撑。无论是考虑到股价还是日后可能丧失的第一大股东地位,张朝阳都不会轻易放行。在搜狗上市背后,利益的置换与妥协的过程想必艰难而复杂,才能产生王小川、张朝阳、腾讯几方的一致。
张朝阳和王小川两人的关系很难用一句话说清:对王小川而言,张朝阳是他的伯乐,却又构成了他某种意义上的天花板;对张朝阳而言,对于王小川个人的才华充分欣赏,想必也对他强烈的独立意识心情复杂。
下一站人工智能
搜狗和百度再次站到了同一片战场。
王小川很认同陆奇那句“搜索是AI最好的场景”,并在2015年就早早表示,搜狗就是人工智能公司,在他看来,“搜索其实就是AI,它的核心本质都是让机器像人一样思考”。
因此,搜狗和百度对于人工智能的技术和能力方面的认知具有相似性,,具体做法上也屡屡“撞衫”:在语言识别和自然语言方面,百度有度秘,搜狗输入法也具备了语音识别的功能;在智能答题方面,百度有小度机器人,搜狗也有汪仔。
虽然同样作为搜索引擎具备海量数据优势,但由于平台规模和定位的不同,搜狗和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仍有路径上的区隔。
比起百度以人工智能为切口,大跃进式的发展模式,搜狗则显得相对克制,小步试错,将重心放在对现有产品体验的提升上。
搜狗的思路主要两大方向,一是在“自然交互+知识计算”的技术路线图上持续探索,改进人机交互界面,让用户表达更自然;二是研究知识的表达、提取、推理计算技术,研发未来交互问答式的下一代搜索引擎新形态,实现“无处不在的搜索”。两者的核心底层技术仍然是语言。
至于两种路径、两种节奏最后谁能胜出,那就是下一个13年的故事了。
THE END.
欢迎你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让更多人来了解
创投圈里有趣的故事
关注有言UTalk
陪我们一直
有情有趣有用有品
最后更新:2017-08-19 23:49:15